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4 页

朱由校抿了下嘴角,目光扫过众臣,起身径自离去,身后传来太监尖尖的“退朝”叫声。

 

……………..

 

奉圣夫人,客巴巴,客氏,在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被王体乾带着一群太监送出了皇宫。

 

惊愕、迷茫、难以置信等情绪充斥,可哭哭啼啼也没用,甚至提出去见天启帝一面辞行,也被告知皇帝正在经筵听袁可立讲课。

 

宫外的宅院虽比不上皇宫,可这不是住在哪、屋子大小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皇帝的恩宠,关系到能否继续影响少年皇帝的大事情。

 

客氏流着泪向乾清宫方向叩头拜别,无可奈何、悲戚哀伤地出宫而去。

 

当然,她还存着侥幸,认为皇上只是迫于大臣的压力作出决定,很快就会再将她召回。

 

与客氏有着差不多同样情绪的,自然是魏大爷无疑。

 

客氏出宫,不仅使他失去了强助,更让他心中惶恐害怕,猜想着是不是很快会被皇帝贬谪罢黜。

 

皇宫里暗流汹涌,争斗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妃嫔争宠,太监争锋,手段冷酷而残忍。

 

魏大爷忘不了他刚刚把曾经的恩人、大太监王安害死;他也知道不少太监,特别是几个大太监,明里恭顺,暗地里却嫉妒怨恨。

 

捧高踩低,人之常情,也是人的劣根性。在皇宫里几十年,魏大爷还能看不清楚?

 

看着老相好洒泪出宫,魏大爷还想去乾清宫献殷勤,顺便探听下皇帝的口风。但在殿外便被太监刘若愚所阻,传皇帝口谕,令其返回休息。

 

刘若愚隶属于另一位司礼监秉笔太监李永贞,因为擅长书法且博学多才,被派到内直房经管文书。

 

而李永贞则是依附魏忠贤,才一月五迁,由文书房升司礼监秉笔太监。

 

也就是说,刘若愚是魏大爷手下的手下。但现在却敢阻挡魏大爷,虽说是奉了皇命,可却让魏大爷意识到前途黯淡。

 

魏大爷失魂落魄地回到住处,连饭都没吃,坐在椅中胡思乱想,直到天色渐暗,也没让小太监掌灯。

 

就在魏大爷心神难定,越想越觉得前景莫测时,屋外传来了尖尖的又熟悉的声音。

 

魏大爷赶忙起身,推门而出,对着王体乾一躬到地,口称:“忠贤见过王公公。”

 

王体乾身为司礼监掌印太监,位在魏忠贤的秉笔太监之上。只是因为客氏受宠,这家伙为引避,从不敢居魏忠贤之上,反倒是处处巴结。

 

看着昔日巴结献媚的魏公公给自己行大礼,王体乾心中掠过一丝快意,脸上却堆起笑容,上前虚扶,道:“魏公公如此大礼,岂不折杀杂家?”

 

魏大爷前途未卜,一反常态地执礼甚恭,也是试探。

 

毕竟王体乾还是皇爷身边的人,又派他遣客氏出宫,好象宠信仍在。

 

眼见王体乾嘴上说得客气,但从神情上却知道自己猜得不错,愈发心中惶恐。

 

“杂家身负皇命。”王体乾恭敬地向乾清宫方向拱了拱手,说道:“魏公公,咱们屋内说话吧!”

 

“是,是。”魏大爷赶忙躬身,姿态放到最低,“王公公,您请。”

 

进到屋内,王体乾却令随从太监在外等候,让人关上了门。然后,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躬身肃立的魏大爷。

 

屋内静谧,却显出几分阴森,令魏大爷生出寒意,不是身上冷,而是心中寒。

 

王体乾欣赏了一会儿,沉声说道:“皇爷问你,王安公公是怎么死的?”

 

天启元年,天启帝任命王安掌管司礼监,王安根据过去的惯例加以推辞,客氏便趁机劝皇帝答应了王安的请求,接着又和魏忠贤图谋杀死他。

 

起初,魏忠贤犹豫不忍下手,后经客氏的劝说拿定了主意,把王安降职充当南海子净军,而后暗令南海子提督刘朝杀死王安。

 

刘朝上任后断绝王安送食物,王安只好刨取篱笆底下的萝卜吃。三天后刘朝见王安还没有被饿死,便直接杀死了他。

 

一个失宠的老太监,死就死了,谁也不会在意。

 

可王体乾突然发问,却如五雷轰顶,重重地击在了魏大爷的心上。

 

原因很简单,这是皇帝在问。你为什么要杀王安,那曾经是你的恩主,提拔你、重用你,你却恩将仇报。

 

王体乾见魏大爷目瞪口呆地惊怔不语,脸上浮些几丝冷笑,继续问道:“锦衣卫已经奉命抓捕南海子提督刘朝,魏公公可是要与他对质?”

 

扑通!

 

魏大爷膝盖一软,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哀叫连声:“奴婢有罪,奴婢罪该万死,请皇爷开恩……”

 

王体乾抿了抿嘴角,看魏大爷这熊样儿,心中更加畅快,可也有几分遗憾。

 

按照皇爷的吩咐,要是魏大爷狡赖不承认,他二话不说,转身就走,魏大爷也就人头落地了。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12 , Processed in 0.02849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