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86 页

可现在是王体乾掌权,对这个和皇帝有旧怨的老妃嫔,自然不会有什么特殊照顾。

 

宫人们捧高踩低也是平常,见李选侍失势,肯定不会那么尽心侍奉。连带着八公主,也应该吃了些苦头。

 

孩子无辜,仇恨不应该转移到她身上。再说,此朱由校非彼朱由校,对李选侍也没那么深的刻骨之恨。

 

朱由校叫来王体乾,询问了一番,才知道自己确实有三个皇妹。分别是六妹朱徽妍,七妹朱徽婧,八妹朱徽娖。

 

老六老七都是傅懿妃所生,分别是十一岁和十岁;老八则是李选侍的独女,九岁。

 

而这三位公主都随母亲住在哕鸾宫,那里有一号殿、仁寿殿、喈凤殿等住所,专供太妃养老的。

 

“哕鸾宫既是太妃养老之所,日常用度不可或缺,势利欺主的宫人更留不得。”朱由校语气淡淡,却透着几分寒意,“王伴,你去查察,今日便要处理好。”

 

王体乾一听便心知肚明,虽然不是他指使的,可宫中这种事情很常见。

 

就象被打入冷宫的妃嫔,一些势利眼的宫人哪会如以前那般尽职尽责、毕恭毕敬。

 

不过,皇爷把这事交代给自己,显然是认为和自己有那么点关系。

 

王体乾一边应着,一边在猜测是怎么回事。

 

朱由校又接着说道:“告诉皇后一声,中午朕要在她那里用膳,还有六、七、八三位皇妹,你也派人去知会一声。另外,让皇后派人去内库支取些赏赐之物,午膳也要多预备。”

 

“是,奴婢遵旨。”王体乾叩头领旨,起身退了出去。

 

肯定是哪个不开眼的奴婢亏待了公主,害得老子受牵累。王体乾边走边咬牙,非好好收拾这帮贱婢不可。

 

……………分隔线………………

 

千里之外,倭国,江户城。

 

此时的倭国幕府,已经是德川家的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在掌控。

 

而经过了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两代的征战,丰臣氏已被灭,在倭国形成了天下一统的局面。

 

大将军府内,正在举行宴会,款待上国天使。而这样的宴会,已经是近些日子以来的第三回了。

 

德川家忠脸带微醺,看着侍从展开的书画,又是一番的兴奋激动。

 

你看看,天朝上国的名士大家果然牛逼,这书画绝对是宝贝中的宝贝,可传国传家,世代珍藏之。

 

董其昌挥毫作画完毕,回到座中,在两个倭女的殷勤侍奉下,脸上淡定如常地饮酒。可心里却美得很,再回到馆驿,又能见到成箱的银子喽!

 

你说这倭人,叽哩哇啦地说鸟语,可是真有钱呢!这出使一趟,还真是赚大发了。

 

“父亲,又有大名慕名而来,想用重金求取大明天使董大人的字画。”德川家光凑近父亲,低声禀告道。

 

德川秀忠笑了笑,说道:“明国派使前来,对我们德川家的声望极有禆益,能更好地控制各地大名。”

 

停顿了一下,德川秀忠又强调道:“所以,明国提出的贸易条件,我准备全部接受,并要尽快尽好地促成此事。”

 

德川家光深以为然,说道:“父亲所言极是。没有明国官书的商船就不准贸易,这也更利于幕府加强对大名的控制。”

 

德川秀忠摸了摸下巴,笑着点头,端起酒杯起身,离席向董其昌敬酒。

 

明倭关系在丰臣秀吉侵朝时陷入冰点,之后德川家康掌权,先与朝鲜修好,又托朝鲜代为转达,想修复侵朝战争而恶化中断的中日关系,但是被明朝拒绝。

 

大阪夏之阵,德川幕府彻底消灭了丰臣家族残余势力之后,德川秀忠又托日本赴华僧人和长期居日的浙江商人为中介,意图恢复中日之间的商业往来。

 

德川秀忠认为,即使不能恢复两国勘合贸易,也至少应该恢复民间合法经贸,但依然被明朝无视。

 

没错,大明就是这么牛!

 

葡萄牙人来了,要做生意,滚粗!

 

西班牙人来了,要做生意,滚粗!

 

荷兰人来了,还是要做生意,滚粗!

 

倭人,滚粗!

 

非得干几仗,逼得西夷跑到倭国去,间接地去买大明的商货。

 

具体的流程是这样纸滴:西夷先到日本,把他们的香料、玻璃制品等货物卖掉,换成银子;再从在日本的华商那里购买丝织品、陶瓷、药材等货运回国。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奉书插旗,颜思齐的决定

 

而华商手中的商货是哪里来的呢,不用细说,多数都是通过走私这个渠道搞来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32 , Processed in 0.03508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