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07 页

郑元进把药汤一口喝进,又用清水漱了漱口,伸手指了指,让儿子坐下。

 

“知道为什么急着把拖欠的钱粮如数交上吗?”郑元进看着儿子,有些考较的意思。

 

郑少康想了想,说道:“莫不是换了县官,怕他因此而生事?”

 

郑元进轻轻摇头,说道:“若只是换县官,上任三把火,倒不必如此。咱郑家又不是欠得最多,要下手也不会先对咱家。”

 

伸手点了点旁边桌案上的报纸,郑元进语重心长地说道:“康儿,仔细研读,你便会明白这是朝廷的意思,圣上的决定。”

 

郑少康似懂非懂,说道:“可朝廷并未严加催讨啊?”

 

嘿嘿,郑元进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就问你,严加催讨有用吗?”

 

“这——”郑少康沉吟了一下,说道:“若未换县官,还是有办法应付过去的。”

 

郑元进点了点头,说道:“这就是症结所在,朝廷看得清楚,才不动声色,猛然出手,重重打击。你真以为那些富豪大户都与闻香教勾结,要谋叛造反?”

 

郑少康悚然而惊,张着嘴巴,好半晌才不敢相信地说道:“那,那是朝廷故意栽赃,借机杀人抄家?”

 

郑元进的脸色沉郁下来,说道:“拖欠赋税,最多不过打板子;偷税漏税,罪亦不重。即便是这些,咱们也能逃避。所以,朝廷才——”

 

父亲欲言又止,郑少康却是流出冷汗。不禁惶惧地张望了一下,生恐杀声四起,官兵冲入郑家,又拿下一个“谋叛造反”的富豪。

 

“暂时应该无事。”郑元进摆了摆手,安慰着儿子,“杀鸡儆猴的震慑,是为了实施‘因粮’之政打基础。谁要是敢再抗拒,朝廷也不会介意再杀人抄家,反倒得的更多。”

 

郑少康似乎明白了许多,叹了口气,说道:“也只有谋反作乱的罪名,才无人敢串联抗拒,无人敢为其申辩。徐鸿儒已被正法,王好贤却被关押,还不是让他咬谁就咬谁。”

 

郑元进有些黯然地苦笑一声,说道:“贪婪和侥幸,这报上说得极是。既不是真的缴不上钱粮,何苦让朝廷忍无可忍,痛施辣手?家破人亡啊,何苦呢?”

 

如果说以前,郑元进还担心与别的地主豪绅步调不一致,而招到白眼和排挤。现在可是生恐和那帮贪婪的家伙有什么牵连,自家的性命和财产要紧哪!

 

郑少康站起躬身道:“孩儿这就让账房算清积欠,打点装车,明日一早便送进县城。”

 

郑元进摆了摆手,靠在椅中微闭上了眼睛。

 

郑少康转身退下,走到门口时,听到父亲轻声的叹息,“哪个庙里都有屈死的鬼呀!”

 

………………分隔线………………………

 

这就是大明的京师!

 

越行越近,高大的城池给人带来的震撼和压迫感也越来越强。

 

颜思齐仰脸看着,不由得用力地咽了口唾沫。海上的波澜壮阔,和陆地上巨城的壮观巍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天子脚下,大明京城啊——”旁边的马车上发出略显苍老的慨叹,立时惹得颜思齐心情不好,直翻愣眼睛。

 

他倒是没敢耽搁,可手下兄弟们却疑虑多多,等他好不容易劝服众人,拿上赦书坐上海船便直奔天津。

 

按照杨天生的指点,颜思齐走的是钦使出使朝鲜、倭国的航线,也算是相当快捷了。

 

但就迟了那么一两天,比他实力更强大的海商——李旦,竟不比他慢多少,差不多是前后脚到达的天津。

 

颜思齐这个别扭呀,可有位钦使吴铮在,他总不好仗着年轻体壮,纵马急驰,把坐马车的李旦给甩了吧?

 

没办法,两位海商的领袖人物只能结伴而行,前往京师,晋见圣上。

 

当然,对于李旦能接受赦书,还敢去京城,颜思齐是很诧异,很出乎意料的。

 

不是越老越怕死嘛,这家伙怎么会跟自己一样,有绝决的勇气,不应该呀?

 

在颜思齐想来,李旦接赦书是肯定的,但绝不敢轻易赶赴京师。顶多派他的儿子李国助去试探,然后再做打算。

 

李国助嘛,分量可就不够了,颜思齐自信能压其一头。先到先得,等李旦作出最后决定,恐怕也晚了。

 

疑惑之余,颜思齐在路上便旁敲侧击,顺便还提了下汪直,想吓唬吓唬李旦。

 

当然,他也知道,这作用可能不大,可就想看看李旦是咋想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头儿冲下的问题

 

可李旦却毫不在意,只一句话便让颜思齐哑口无言。

 

“万岁若要杀我等,还用得着召入京师,污了圣名,脏了金手嘛?”

 

老家伙比猴儿还精啊,这个道理自己可是琢磨了好久,还是在好兄弟杨天生的劝说解释下,才明白的。

 

姜还是老的辣呀!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07 , Processed in 0.04580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