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18 页

满桂咧着大嘴告退而出,捧着盔甲马刀这个高兴,一路上还美滋滋地想:不就是装蒙古人嘛,算个啥,这升官得赏来得比砍脑袋瓜子简单多啦!

 

哎?俺到底是不是蒙古人啊,这事儿是不是回家好好问问?

 

殿内,朱由校又在围着沙盘转悠,完善着联蒙古制后金的大战略。

 

现在,科尔沁已经倒向后金,喀尔喀则因为实力的关系,表面上屈服于后金,却与明朝暗通款曲。

 

如果保持目前的状态,对明朝是有利的。左翼蒙古中的察哈尔部已被争取,喀尔喀哪怕保持中立,后金也不会得到力量上的增强。

 

但历史上的林丹汗脑子不太好使,竟梦想着恢复蒙古的统一,重建成吉思汗的霸业,也不看看当下的形势。

 

结果,因为林丹汗挑起的左翼蒙古内战,逼得科尔沁、喀尔喀全面投向后金。

 

然后,在后金的数次打击下,林丹汗无奈之下进行战略转移,率部西迁右翼蒙古,最后病死于青海。

 

察哈尔部的败逃,导致漠南蒙古被后金征服,明朝的蓟州、宣大直面威胁,也给后金绕袭大明创造了条件。

 

朱由校想改变这样的历史走向,其实挺难的。因为他不是兽医,治不了林丹汗的间歇性疯牛病。

 

但换一个思路的话,却还是有很多办法,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形势变化的根由。

 

没错,林丹汗或是虎墩兔吧,难以实现统一蒙古诸部的野心,就因为有后金的存在,并积极地介入蒙古诸部的内战。

 

而蒙古诸部陆续倒向后金,一是打不过,二是能得到好处。

 

后金如果没有笼络蒙古诸部的财物,即便用武力迫使蒙古诸部结盟,也是“要盟”,不能使蒙古诸部甘心投靠并卖力。

 

这就象明朝与蒙古诸部的关系一样,抚之则安,不抚则战。

 

相比于后金,明朝的物资钱财显然更为雄厚,对蒙古诸部的吸引力更大。

 

所以,北方边镇的明军必须尽快强大起来,这才是实行种种策略的根本。

 

首先,明军要能抵挡住蒙古诸部的劫掠,才能以市赏和贸易这两个最有力的手段来加以控制;

 

其次,明军要对后金形成足够的军事压力,至少要能扰袭不断,牵制并破坏后金对蒙古诸部的征讨;

 

最后则是比较彻底地解决问题,那就是重占大宁卫,再把战线向北向东推到义州(辽宁义县、阜新),与宁远、锦州形成两个战略要点。

 

这不仅能挡住后金西进,还能重新建立与左翼蒙古诸部的联系,并和宁远的明军集团形成对后金的夹击之势。

 

嗯,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战略态势,就不是三方布置,而是四方攻击了。

 

朱由校摸着下巴,发出嘿嘿的笑声。

 

这可都是根据历史走向而做出的布置,就算不能完全成功,也不至于比历史上的结果更糟吧?

 

第一百六十九章 坚城宁远(深切哀悼)

 

宁远。

 

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城池的改建已经全部完成。二十多门红夷大炮也布放完毕,黑洞洞的炮口指向城外。

 

但这还没完,城外的战壕胸墙工事也接近完工,全部搭建了遮雨的设施,外围则是壕沟、尖桩、鹿砦密布。

 

熊廷弼举着御赐的望远镜,在城楼上四处瞭望。好半晌才放下望远镜,口中发出感叹,“若广宁城有如此布置,东虏怕是要血流成河。”

 

天气已热,何可纲却盔甲整齐,全无懈怠之态。

 

听到经略大人感慨,躬身答道:“大人所言极是。若东虏再来攻,定叫他伤亡惨重,铩羽而归。”

 

祖大寿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说道:“东虏于广宁已尝败绩,怕是不敢再来攻打坚城了。”

 

熊廷弼轻轻摇头,说道:“依本官所料,最迟冬天,东虏定然再来进犯。”

 

停顿了一下,熊廷弼的目光扫过身旁几位将领幕僚,沉声说道:“广宁一战,东虏所得甚少,怕是难以支撑。他们不来进攻抢掠,等着挨饿吗?”

 

历史上广宁失陷后,后金消停了好几年。

 

这其中,有明廷更换辽东督师、加强军备的原因,也有在广宁一战中抢得足够多,暂时不缺吃穿,以及需要整顿内部的关系。

 

但现在,在广宁遭到挫败的后金,按照朱由校的话,再不抢上一把,就要陷入经济危机了。

 

就象北方的游牧民族,遇到天灾,通常会南下抢掠以渡过难关是一个道理。

 

“大人。”何可纲拱手问道:“若是抢掠,东虏的目标或许应是觉华岛吧?”

 

祖大寿眨巴下眼睛,摇头道:“东虏没有船只,岂能攻打海岛?”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3:30 , Processed in 0.03562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