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20 页

等巡视完毕,熊廷弼等人返回城内的时候,却在城门处遇到了一个等他多时的将领。

 

“经略大人。”黄得功恭恭敬敬地躬身施礼。

 

熊廷弼微微颌首,问道:“去京城入武学的准备都做好了?”

 

黄得功苦了脸,吭哧道:“末将觉得战阵厮杀没啥好学的,想求大人……”

 

“胡说。”熊廷弼一瞪眼睛,斥道:“抬举武人,这是万岁的恩典。你赶紧收拾,明天便赶去京城。”

 

说完,熊廷弼一拔马头,径自入城,把黄得功给晾在那儿了。

 

何可纲看着黄得功傻站在那儿有些不忍,翻身下马,走到黄得功身旁,说道:“黄闯子,去武学乃是好事,别人想去还去不成呢!”

 

看黄得功抬起头看他,何可纲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臂,说道:“万岁于武学极是看重,以后呀,武将要晋升,必须是武学出身,或是在武学进修过。”

 

“能吗?”黄得功眨巴眨巴眼睛,说道:“俺作战勇敢,杀敌建功,难道就不得赏赐晋升?”

 

“看,你还是没明白。”何可纲笑道:“你要是在战阵上立了大功,或是经略大人举荐,或是万岁简拔,也总归是要进武学走一遭的。”

 

黄得功挠着脑袋想了想,似乎有点开窍,问道:“要是不进武学,万岁是不是不放心,不会信任重用?”

 

何可纲咧了咧嘴,不敢乱下结论。他无奈地笑了笑。再次拍了拍黄得功,转身上马而去。

 

“看来俺猜对了。”黄得功大眼珠子转了转,无奈地耸耸肩膀,“早晚都要去,也就不用拖沓,明日启程就是了。”

 

其实,对于朱由校借着武学进修,不断地调换将领,其目的包括熊廷弼和何可纲等很多人,都看得很清楚明白。

 

这是皇帝在抓兵权,在控制大明的军队。

 

通过武学,进行考察、锻炼、甄选,同时换上或安插自己信任的得力将领,逐渐接掌各地兵权。

 

若是表现得好,得到皇帝认可,自然还能领兵当官,甚至是简拔晋升;若是不堪,那武学就是某些人军旅生涯的终点了。

 

先是京畿,再是北方边镇,将来还会扩大到内地和南方。这一步一步的程序,并不隐蔽,也不难猜透。

 

说白了,不通过武学这一关,以后想得到皇帝的信任和重用,想重掌兵权并得到晋升,基本上没希望了。

 

但皇帝的心思好猜透,谁又敢直白地说出来,谁又敢抗拒呢?

 

………………

 

皮岛。

 

知道皇帝心思的毛文龙,正在营帐内斥责着自己的养子毛承禄。

 

“日后绝口不得再提此事。”

 

毛文龙瞪着被驴踢了脑袋的毛承禄,看他懵逼的傻样儿,索性把话说得再清楚些,“武学是万岁挑选将领的手段,从武学出来的,有天子门生的意味。”

 

毛承禄眨巴眨巴眼睛,明白了,后背顿时冒出冷汗,叩头道:“是孩儿糊涂,险些害了父亲。”

 

毛文龙哼了一声,坐在椅中缓了缓,摆手道:“明白就好。亏了没有外人,否则……”

 

用力摇了摇头,毛文龙没有再说下去,语气也缓和了一些,“起来吧!”

 

毛承禄站起来,蔫头耷拉脑地立在一旁,心中暗悔:怎么就想不通这个道理,还想着提高效率,在东江镇也建个类似武学的学校,就地培训低级军官呢?

 

“武学还涉及到军制改革,非是我等能够涉及其中的。”毛文龙又沉声告诫了一句,才交代道:“东江军的训练还要加快,再有月余,便要出兵作战。”

 

毛承禄赶忙躬身应道:“再有一个月,东江四协便会都有火铳营,再辅以掷弹车和其余火炮,足以对东虏展开大规模攻击。”

 

毛文龙不置可否,沉吟了半晌,说道:“我军新建,多数官兵未经战阵,尚不宜与东虏大战。先择敌虚弱之地袭击,既以战代练,又能以小胜鼓舞士气。”

 

“那便多派人刺探敌情。”毛承禄说道:“还请父帅让孩儿打这首仗,必能获胜以报。”

 

“军中莫要以父子相称。”毛文龙笑了笑,说道:“汝建功之心,本帅岂能不知。且去勤练所部,方能首战必胜。”

 

毛承禄躬身施礼,告退而出。

 

毛文龙待养子出帐,又伏身于桌案上的地图上,微皱着眉头寻找敌人的漏洞。

 

现在,东江军已扩充至两万余人,每协五千,分驻于皮岛、广鹿岛、大小长山岛、鹿岛、獐子岛等处。

 

可以说,东江军的布署已经接近完成,沿着辽东辽南的沿海岛屿铺开,形成了战略包围的态势。

 

在完成战略包围的过程中,东江军也借着水师之利,将沿海的船只尽行缴获或摧毁,使后金丧失了出海作战的能力。

 

当然,后金没什么大船,也没有什么水师,让他们片板不得下海,还是比较容易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39 , Processed in 0.0370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