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82 页

一次胜利已经不能让少年皇帝喜不自胜,他最关心的还是新军的新战术,到底有怎样的效果?

 

仔细看过两遍,朱由校得出了获胜的关键,极其简单的三个字:不——适——应。

 

就是这么回事,建奴初次对上新军的战术打法,根本就不了解,还按原先的手段来应战,不败才奇了怪呢!

 

以前的明军也没少装备火器,单兵主要使用的是鸟铳和三眼。威力小不说,鸟铳的质量和士兵的训练,才是最大的问题。

 

因为鸟铳频繁的炸膛,明军鸟铳手在使用时往往心惊胆颤,对鸟铳的杀伤力也缺乏信心。

 

当面对纵横驰奔、呼啸冲杀的建奴骑兵时,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着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而缺乏严格的训练,更令他们在作战中心慌手乱,填装不能自如,常常不能正常发射出铅丸。

 

建奴骑兵就抓住明军的这个弱点,在阵前虚晃,待明军鸟铳乱放后,再加速冲锋,进行近身肉搏。

 

明军的鸟铳手放完一枪,根本就来不及填装,鸟铳没有刺刀,用烧火棍当然打不过凶悍的建奴。

 

所以,没有敢战的肉搏近战兵保护,就算明军装备着火器,在野战中也难以与建奴争锋。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浑河血战,最精锐的火器部队戚家军,最勇悍敢战的近战步兵白杆兵,相互配合,才打得建奴损失惨重。

 

对于明军的火炮,建奴就用盾车来对付。等接近之后,还是猛冲上来用近战肉搏击败明军。

 

所以,不管是武学的教授,还是与建奴交战过的将领,差不多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明军的近战厮杀是最大的缺陷。

 

此次旅顺堡防御战能够大获全胜,一是鲁密铳的犀利出乎建奴意料,二是掷弹车扔出的轰天雷,发挥出了开花弹的威力。

 

当然,预设的完备工事,更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则令朱由校感到欣慰的,则是最后的野战中,长枪兵刀盾手顶住了建奴的近战冲杀。

 

虽然处于下风,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却是难能可贵的。这证明新军半年多的严格训练,以及军中的严刑峻法起到了作用。

 

朱由校仔细阅看,认真思考,心中喜悦之际,也知道该继续加强新军的武器装备了。

 

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整体实力上不如大明的建奴,学习改进的动力和欲望应该更加旺盛。

 

这次吃了大亏,以后的战法肯定会有所变化。

 

如果我是建奴,该如何对付明军装备的犀利火器,并扭转对阵的不利局面呢?

 

朱由校思虑良久,微微一笑,把报捷奏报收好,准备先交给兵部和武学,由他们研究讨论,得出结论后,自己再看能不能拾遗补缺。

 

“又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啊!”

 

朱由校嘴上这么说,可脸上并没有丝毫的肉痛神情,笑着对王体乾说道:“前线将士拼死作战,这赏银和抚恤不能拖,也不能少。”

 

“皇爷恩赏官兵,实为明主之仁。”王体乾躬身答道:“奴婢以为,户部若是不敷,再动用内帑不迟。”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先着户部拔付赏银。嗯,对于有功将领,朕也是要加赏的。最近内库的进账,应该足够了。王伴要替朕省钱,却不可寒了前线将士之心。”

 

“是,皇爷英明。”王体乾见皇爷明白自己的苦心,暗自窃喜。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王体乾可以退下。

 

把身体舒服地窝在御椅中,朱由校摸着下巴在琢磨,是不是在京师搞点什么活动,让老百姓能切实地感受到前线胜利的好处。

 

不能花太多钱,要惠而不费,整点啥好呢?

 

……………………

 

第二十七章 经营东江

 

在皇帝正为怎么与民同乐苦思冥想之时,经历了旅顺堡大战的明军各部已经撤出陆地。他们带着作战的经验,以及各人的感悟,各自归队。

 

以战代练的目的达到,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得益于阵地防御的优势,在总体的战损比上,却是扎扎实实的一场胜利。

 

部队要补充休整,弹药物资需要补充。明军虽然获胜,也很清醒,不想与建奴在陆地上继续纠缠。

 

撤回驻地最快的当然是东江镇左协,广鹿岛近在咫尺,不到半天,大小船只便陆续入港靠岸。

 

大胜的喜悦过后,便是不可避免的悲伤。埋葬战死的同袍,医治伤员,好几天的时间,沉郁压抑的气氛才逐渐淡去。

 

这就是战争,这就是战乱的常态,悲伤是暂时的,生活还要继续。也不是人们健忘,而是习惯了。

 

因为伤亡多是近战肉搏兵,左协也是各作战部队中损失最大的,伤亡超过两千。就算兵员补充得快,也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训练,才能达到齐装满员。

 

“看来,某得去皮岛走一遭了。”张盘放下招兵的统计表,苦笑一声,说道:“拜见大帅,请他接济左协兵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6:10 , Processed in 0.03499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