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88 页

朱童蒙赶忙躬身道:“微臣定竭心尽力,不负皇恩。”

 

朱由校笑了笑,说道:“朕给朱卿选了一些能员猛将,助你一臂之力。”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的面色严肃起来,说道:“朱卿不仅要练精兵、镇边关,还要抚蒙古诸部,招归化蒙人,并探悉河套形势。”

 

朱由校加重了语气,强调道:“河套丢失,我大明北方边防无宁日。东胜卫,朕是早晚要重建的。不管是五年十年,此乃朝廷必行之策。”

 

“河套存则边患息,河套失则边患起。此方略若实现,可保大明北方百年安定。朱卿以为如何?”

 

“万岁英明,河套确乃重地,必要收复。”朱童蒙赞叹着躬身领命,心中亦是凛然,自觉肩上担子更重,却也钦佩皇帝的雄心壮志。

 

明初,太祖驱逐元将王保保于塞外后,光复河套并设东胜州。

 

永乐年间,朱棣为防漠南诸卫及塞王异动,将漠南诸卫及塞王尽迁关内,东胜卫城逐渐荒废。

 

正统三年,明朝重新在河套地区设立东胜卫。但因新设东胜卫孤悬草原、粮草不济、守御困难,后又迁至延、绥地区。

 

此后,河套地区防务空虚,逐渐为漠南蒙古诸部占据,宣告明朝彻底失去了河套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第三十章 面授机宜,一低头的温柔

 

河套地区对大明的重要性勿庸讳言,但明朝统治者却在此出现了盲点,将无比重要的河套地区拱手相让。

 

这就使得整个北部的防御体系,在大同与宁夏之间出现了空档,给明朝带来了持续不断的袭扰与损失。

 

当然,即使恢复东胜卫,驻兵防御的物资运输和消耗,也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当年弃守河套,这个应该是主要原因。

 

但朱童蒙现在不会说,也不会问。八字还没一撇呢,现在考虑这个实在是不合时宜。

 

“朕说得够多了。”朱由校笑了笑,喝了口茶水,又接着说道:“最后补充一个,那就是宣府的茶马互市。规矩要改,一步一步地来,不可操之过急……”

 

宣府,也就是张家口,从隆庆五年开始,在大境门外元宝山一带,就逐渐形成了“茶马互市”的边贸市场。

 

来自蒙古草原的牲畜、皮毛、药材、毛织品、银器,与内地商人运来的丝绸、茶业、瓷器和白糖,在这里交易,并促进了张家口的繁荣。

 

对于朱由校来说,互市贸易不仅是笼络安抚蒙古诸部的手段,更是有利可图的一个大买卖。

 

尽管对于卖国的蝗商八大家他要放长线有大阴谋,但不意味着要让他们继续靠边境贸易赚钱。

 

说白了,朱由校要用自己的“皇商”垄断边贸。蝗商八大家嘛,只能是漏点残羹冷炙当喂狗了。

 

与“奉书插旗”是差不多的操作,但朱由校的定义,更愿意把这个办法叫做“进出口许可证”。

 

“实施许可证制度,对现在的边贸应该没有什么影响,更能增加朝廷收入,只不过是商人有所不同罢了。”

 

朱由校带着意味深长的笑意,端详了一下自己的掌纹,缓缓说道:“待朱卿练好精兵,再实施计口销售不迟。现下,先摸清蒙古诸部的情况,做好准备吧!”

 

“万岁深谋远虑,微臣万分钦佩。”朱童蒙真的是服气了,这环环相扣的谋划,连军事带政治,还有商业,多管齐下还怕不能制服西虏?

 

朱由校笑着压了压手,将两份文件递给宫人转给朱童蒙,开口说道:“这是总的方略政策,还有朕挑选的能员干将名单。朱卿可歇息几日,再召他们议事。至于以后是否合用,朱卿可自专。”

 

朱童蒙接过文件收好,又有宫人送过密奏匣子,见皇帝再无吩咐,他知趣地躬身告退。

 

御书房内又安静下来,朱由校轻轻叩击着椅子扶手,微垂眼帘,若有所思。

 

孙传庭、朱童蒙、吴用先、卢象升,再加上蓟镇总兵杨肇基、宣府镇总兵尤世威、大同总兵孙祖寿,以及新任命的宁夏总兵马世龙、延绥镇总兵贺虎臣,北方边防线上可谓是名臣勇将云集。

 

没错,卢象升将以右参政兼副使的身份,协助朱童蒙赴宣大整军经武。

 

而原登镇总兵贺虎臣调任延绥镇,并不是不够忠勇,而是他不擅长舟师水战。西北是他的家乡,那里更能发挥所长。

 

接任登镇总兵的则是驻防扎舟山,灭倭杀贼屡有战绩的新晋总兵张可大。张可大不仅能打,还博学多才,治政也有成绩,颇有儒将之风。

 

如此多的能员干将,半年以后,各军镇应该是兵强马壮,能和蒙古诸部好好聊聊了吧?

 

朱由校盘算着时间,觉得终于把九边重镇安排得妥当。只要保证粮饷充足,以后的工作就不用自己事必躬亲,太过操心了。

 

诸葛亮咋死的,累死的呗!

 

一个合格睿智的领导,可不要无巨细,啥事儿都亲自去做,亲自去管。

 

要懂得“抓大放小”,要会识人用人,集中时间和精力去解决主要矛盾,才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荀子有言: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朱由校觉得选贤任能才是为君之要,若臣子皆是碌碌之辈,你就是累死也没用。

 

就象崇祯,唉,这还真是个啥事儿都能想起他来的典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07 , Processed in 0.0504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