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310 页

“老四来了。”老胡头出了铁匠铺,一屁股坐在板凳上,掏出烟袋锅,不紧不慢地装烟打火,“今儿领的料足,你卖点力气,多打几副。”

 

周老四痛快地答应一声,脱下外衣,穿上有些破旧的工作服,迈步进了铁匠铺。

 

一股热气扑脸,却没让周老四脸上的笑容收敛。他适应了一下光线,便熟练地操起家伙,把铁料挟进炉火中。

 

老胡头吧哒吧哒抽着烟袋,看似很随意地问道:“老四啊,你说那个南蛮子就献了个法子,就得了二十两赏银?”

 

周老四翻了下炉火中的铁料,说道:“是啊,我想起来还来气呢!”

 

“你来啥气呀?”老胡头呵呵一笑,说道:“先到先得,谁让你想不出来呢!”

 

周老四也不争辩,嘿然一笑,说道:“二十两银子啊,说真的,谁不眼红呢?”

 

老胡头轻轻颌首,说道:“这倒也是。可没见识,也没本事儿,就只能眼红了。”

 

周老四张了张嘴,把自己的想法又咽了回去。还没实验成功,可不能让别人知道了。说不定,下一个领赏银的就是自己呢!

 

对面的屋门一开,老胡头的儿媳妇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把捻好的绳子。走到公爹面前,笑着说道:“爹,这有四十多条,应该够用了吧?”

 

老胡头用力点头,伸手接过,说道:“趁着天光还早,跟老太婆去京城逛逛吧!对了,别忘了买一小坛烧酒回来,要高粱烧啊!”

 

话音未落,他口中的老太婆已经收拾利整走了出来,白了老头子一眼。见铁匠铺里有人,也没回嘴,招呼着儿媳妇走了出去。

 

周老四撇了撇嘴,他是知道老胡头怕老太婆的。眼见铁料已经烧红,便挟出来放在铁砧上,轮起锤子,咣咣地砸了下去。

 

领料加工,这是兵器局新推出的章程,京城附近的大小铁匠铺基本上都领了这活儿。

 

价钱公道,不拖欠,也不用你负担什么。只管卖力辛苦,一个人的话,十天半月差不多能得一两多银子呢!

 

兵器局里象周老四这样的,用业余时间出来打个零工,做个兼职,不在少数。

 

对于这种略显粗糙的铁面具,凭周老四的手艺,自然不在话下。叮叮当当一阵敲击,铁料已经现出了面具的雏形。

 

“喝口水,歇一歇。”老胡头进来看了一眼,招呼着,“凭你这手艺和速度,一天给你婆娘买只鸡吃,足够了。”

 

周老四还真是打着这样的心思,嘿嘿一笑,走了出去。

 

“这活儿不错。”老胡头给周老四倒了碗水,说道:“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哇?”

 

周老四喝了两口,用袖子抹了下嘴,说道:“应该不会少吧,我听说还要打造铁丝——”

 

伸出小手指比量了一下,周老四说道:“比这还要细,差不多是面条那么粗的。”

 

老胡头皱了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拉铁丝嘛,用人太费劲,买马又太贵,绞盘兴许能行。”

 

金属拉丝技术,兴起于西方,他们很早就有拔丝板这种工具。

 

中国最早记录铁模拉丝技术的是《天工开物》,上面记载的是拉丝制针的工艺流程。

 

而在明代,应该是很早就掌握了四孔拉丝机的技术,并受元朝的影响,曾经大规模生产并装备锁子甲。

 

对于低碳铁料,可以使用人力或马拉的方式拉丝。也可以利用重力,使用绞盘、秋千、棘轮等设备。

 

在蒸汽机发明之前,水力则是取代人力和畜力的最佳动力。但这对于小作坊来说,却是不可能的。

 

作为老工匠,老胡头和周老四对于拉丝技术都是掌握的。甚至可以用剪切铁板,再锻打的笨办法。只不过在效率上,他们不能做到很高罢了。

 

“有活儿就好嘛!”周老四对此倒是很乐观,说道:“不管用人用马,还是做绞盘,就算干得慢一些,也是在赚钱不是。”

 

老胡头点着头,笑道:“到时候还来我这里干吧,你再找两个也成。”

 

停顿了一下,老胡头又补充道:“就是没有官府的活儿,铁炉子、烟囱的零活儿也断不了。”

 

周老四犹豫了一下,盘算着老婆生产的日子,最终还是点头答应下来。

 

…………………

 

京城。

 

一股香甜的味道在空气中散发,走过街头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抽鼻转目,寻找着源头。

 

“烤地瓜喽,又香又甜又糯的烤地瓜喽!”二丫见有人注意,更加大声地叫卖着。

 

天凉了,渴水不好卖,可老孙家又找到了新的营生。据说这炉子铁桶是宫中传出来,地瓜也是今年刚种的新鲜玩艺儿。

 

先是城内的几个皇家店铺推出,样式图纸都公开,并给很多小工坊都发送了一份。

 

除此以外,还有蜂窝煤,听说有聪明人在西山已经招人开厂,就准备冬天往京城拉,赚上一笔。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42 , Processed in 0.04723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