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345 页

张柱子点了点头,把锤子交给别人,又吩咐了几句,才随张盘走到一旁。

 

沉吟了一下,张盘开口说道:“天气转冷,施工不便,粮草物资也有限。军队营房修建完毕后,百姓多数还是要回到原住的岛上。等到明年开春,才是大批返回,建屋屯垦的时候。”

 

张柱子知道这些,没说话,等着张盘继续往下说。

 

“但也要留下部分精壮百姓,你更是走不得。”张盘笑了笑,说道:“先收拾出老村屯的房屋,也够居住了。你带着他们,把田地丈量好,登记造册,明年就少了很多麻烦。”

 

“而且——”张盘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某估计,建奴不会与我军长期对峙,可能会很快退出金州。应该会有很多辽民趁机脱离建奴统治,或从海上,或从陆地,前来投奔。”

 

张柱子想了想,说道:“大人的意思是把他们暂时留下来,又有些不放心,由我和留下来的精壮百姓看管?”

 

“看管?”张盘点了点头,说道:“嗯,看管和照顾兼而有之吧!”

 

“明白了,大人。”张柱子说道:“有些胆子大的百姓是想留下来生活的,先到先得,田地先紧着他们挑,也就没问题了。”

 

张盘拍了拍张柱子的胳膊,摘下自己的棉手套塞给张柱子,笑道:“这些事情你可以灵活处理,反正朝廷也不收赋税钱粮,有地种自然是好事。”

 

张柱子又询问了几个问题,比如给精壮百姓拔些枪刀武器之类的,张盘一一答应。

 

事情交代完毕,张盘才挥手告别,带人离去。

 

张柱子看着张盘等人远去,戴上了手套,里面还是温乎的。这是给军队的装备,老百姓却是没有,只能是自己去做。

 

但他现在不是感慨有手套真好,而是为收复旅大地区,并能守之长久,而感到兴奋和喜悦。

 

虽然张盘没有说,他也没问,但从安置百姓的计划中,他能看出张盘的信心。而这,也是军队的信心和底气。

 

呼出一口浓重的白雾,张柱子带着欢欣的笑容,快步向远处钉木桩的百姓们走去。

 

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这里是安全的,官兵肯定守得住。

 

…………………

 

皮岛。

 

参与袭扰行动的各部人马已经全部返回驻地,但也只放松休整了数日,又紧张起来。

 

随着冬季的来临,建奴的进攻将指向何处?东江军折腾得欢实,会不会成为建奴攻打的重点目标?

 

皮岛、身弥岛是不用太担心的,但鸭绿江封冻的话,满浦、昌城,以及新义州和铁山,就很可能遭到建奴的攻打。

 

尽管也构筑了很多防御工事,可在地理位置上,却没有旅大地区的优势。

 

而且,这可是圣上在密奏中提醒过的。你要是掉以轻心,真蒙受了重大损失,可就是失职渎职了。

 

按照往常年份的情况,鸭绿江封冻还要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两个月的时间里,如何完善防御,就是毛文龙等人要殚精竭虑的工作了。

 

“满浦、昌城只留少量驻军,作为警戒和监视。”陈继盛看了毛文龙一眼,继续指点着地图说道:“兵力集中于新义州,并把屯田的老弱迁到岛上。”

 

毛文龙轻轻颌首,看似赞赏,却没有做出肯定的答复。

 

其实,陈继盛的建议并不符合他的心思。鸭绿江结冻,建奴不仅可以直接跨江来攻,还可以从中游绕袭,对新义州形成多点进攻。

 

第六十四章 欲恢全辽,先复四卫

 

如果只是单纯防守的话,不仅防线太长,防守的兵力也会单薄,容易被建奴攻破一点而造成不利的局面。

 

把征询的目光看向苟真怀,毛文龙虽然没说话,苟真怀也不会沉默。

 

因为,这样被动防守的战略,不符合东江军的实际情况,更与圣上交代的原则相悖。

 

苟真怀伸手指在地图上划了半个圈,说道:“要守整个新义州,防线实在是有些过长。某觉得,既然老弱百姓要迁走,新义州守不守,意义就不大了。”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满浦、昌城嘛,某同意陈副将的意见,只留少数人马警戒和监视。敌人若大举来攻,可以随时弃守。”

 

毛文龙同样微微颌首,继续问道:“苟将军,那我军要如何行动,反击建奴的进攻?”

 

苟真怀笑了笑,说道:“某觉得,他打他的,咱们打咱们的。皮岛留一协守军,有水师配合,建奴就只能望洋兴叹。其他两协,不如直赴辽南,与左右两协共同作战,攻打辽南四卫。”

 

皇帝对辽南四卫的热心是令人惊讶,也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朝廷将在物资上的大力支持。

 

而先守住,再加强,就是毛文龙和苟真怀的真实想法。

 

其实,这也是朱由校受到了影响,而意识到辽南四卫对于五年平辽的至关重要。以前也有认知,却没有这般强烈,这般重视。

 

兵部尚书孙承宗在题本中便明确指出:“欲恢全辽,必先复金复海盖。盖四卫在三岔河东,而实全辽膏腴之地。”

 

“辽西七百里,北山南海,宽者不过数十里,狭者十余里耳。其旧镇辽阳,在河之东,然开原、铁岭一带,俱切近北鄙,地亦荒瘠。唯四卫膏腴,而又近海,辽之所以富实。”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26 , Processed in 0.05068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