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401 页

按照这个产量来估算,顶多一年,辽镇和东江镇就差不多能够让大半士兵都装备上燧发枪。

 

守城部队可以继续使用火绳枪,三四万装备着燧发枪加刺刀的部队,再有火炮配合,也就具有了与建奴野战的能力。

 

再苟一年,就是反攻倒算,平灭建奴的时候了。

 

少年皇帝在车辇中盘算着,眯起了眼睛,已经看见了平辽胜利的曙光。

 

劳资有钱,扩大产能不仅促进就业,还能更快地装备部队;

 

劳资有钱,让官兵吃饱吃好,还有足额的饷银,难道还打造不出敢战强军?

 

朱由校想到钱,更是信心十足。办法多的是,他可不愁。

 

……………………

 

一年多来,朝堂上风向的改变,皇帝的喜好和思想倾向,基本上都会在《大明论坛》上体现出来。

 

随着对何逊、邵经邦、杨乔时的批判,所谓的“名臣”定义,也重新更改,任谁都知道,朝廷要对商税收取采取大动作了。

 

而越来越多的数据资料被刊载登报,经济发达省份的官员也顿感压力。无他,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内陆商业不算繁荣的地方所交的商税,都比你们多,到哪也说不过这个理去。是你无能、懈怠,还是收受贿赂,给商贾行方便,损国利己?

 

压力最大的当然是各地的税课使司,皇帝的不满已经昭然若揭,轻则撤职罢官,重则问罪下狱,税课使司的官员似乎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的下场。

 

或许还能抢救一下,他们是这样想的,自然要卖卖力气,多收些银子,来平息皇帝的怒气。

 

但朱由校并没有急于下手,因为他没有太多合适的官员补缺。撤换容易,你让谁去接任呢?

 

新学是建起来了,也是为了培养能按照他的意旨行事的专业性官员。但入学的生员太少,完全达不到他的要求啊!

 

既然如此,这可就是你们逼朕做昏君、下死手啦!

 

朱由校提笔在手,刷刷点点下了圣旨。命令各地严格实施李起元所提议的改革十三项中削减监儒杂流待遇,监儒杂流不准优免的措施。

 

不是能靠着优免吃喝不愁嘛,朕就打碎你们的饭碗,去除你们的特权。要是不能自食其力,饿死也活该。

 

“拟旨:监儒杂流及生员若存为国效力之心,当入新学习经世致用之学,或是教书育人……”

 

这就是朱由校给监儒杂流和生员指出的路,想继续得到优免,一是入新学,二是办校教书。

 

入新学没啥解释的,办校教书则有说道。不是后世那种大的小学、中学,而是私塾性质的村镇学校。

 

说白了,朱由校就是希望生员能去当个村办教师,从而提高整个大明的教育水平。

 

别以为读了几年书,考个秀才、监生、举人啥的,就端上了铁饭碗,可以不劳而获。

 

你要么去新学进修,学点有用的,会分配你个官职;要么就在本村或他村开个私垫,教教小孩子读书识字。反正你得干点活儿,得做点贡献。

 

开私垫还有规定,必须免费教三个以上的孩子,男女不限,并具报官府,才会让你享受优免。

 

“拟旨:有功名者若为商贾带货过钞关,造成国家税收损失,除其功名,五科不得再仕……”

 

让你读了几年书就敢一专多能,让你给商贾运货保驾护航,没了功名还嘚瑟个屁?还十五年不让你科举,就看你怕不怕?

 

“拟旨:为官者若为商贾过钞关行方便,罢官除籍,永不叙用……”

 

除了什么秀才举人进士,还有官员,也不能放过。逮住就滚回家吃老米,这辈子只能是个平民百姓了。

 

“拟旨:授江南商会会长唐默民爵六等,可上书朝廷……”

 

江南商会还算乖顺,朱由校也想观其后效。而且,江南商会得到皇帝承认和上书权,也是做出贡献的。

 

至少在短期内,江南商会的会员在自律自醒上应是能够信任的。

 

皇帝当然也给了他们与海商、中华两商会同样的待遇,十五税一,完税后会得到证明文书,在其他钞关则可免费通过。

 

钞关收费是朱由校要废除的征税方式,但现在不是时候,他还没准备好。但从商贾入手,先把商税收上来,则规避了税务机关的缺失。

 

接连口述了数道谕旨,朱由校微微长出了一口气,端起茶碗喝着润了润嗓子,对宫人吩咐道:“宣吴铮、郑芝龙及三大商会首领明日觐见。”

 

明初在京税务机关为宣课司,宣课司主要负责征收商贾、侩屠、市场杂税,设于国家都城。

 

第一百零二章 内管家,老奴快死了

 

府、州、县则为通课司,后来改通课司为税课司、局。

 

而户部下设有十三个清吏司,分管各省的赋税事务。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1:16 , Processed in 0.03963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