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404 页

朱由校趁此短暂时间也整理了思路和语言,说道:“老奴命不久矣,也就三五年的事情。其子众多,且未立继承人,争位不可避免。”

 

骆思恭觉得皇帝有些想当然。老奴是岁数大了,可还能骑马打仗,结实得很,怎么就命不久矣了呢?

 

好吧,皇帝这么说也别反驳,反正也没定具体死期,三五年后谁知道呢?说不定明天老奴就从马上掉下去,嘎吧一下就蹬腿儿了呢!

 

“放出风声,让建奴知道,朕很赏识老奴的八子皇太极。因其母为叶赫那拉氏,因皇太极心慕汉家文化、爱读书。而老奴及其诸子皆凶狠残暴,且目不识丁。”

 

“皇太极是个知书识礼的,若他继承汗位——”

 

朱由校嘴角上翘,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冷笑,最后说道:“朕说不定会议和,仿效唐朝例,设蕃王蕃将,使后金世代为我大明之屏障,长久地保卫边塞。”

 

骆思恭听得认真,虽然皇帝的话要传出去的话肯定掀起惊天波澜,但听到他的耳中,却没有关系。

 

让建奴知道,皇太极是个有文化的东虏,与嗜杀残暴的老奴不同,很得明帝器重。

 

如果老奴蹬腿嗝屁,如果皇太极继续汗位,大明与后金可以讲和,后金差不多就能割据辽东,作为大明的藩属。

 

皇帝这是要坑皇太极呀,骆思恭明白了。虽然在他的情报中,皇太极在建奴诸贝勒中也不是很突出,不是最有势力的,可皇帝好象看他眼眶子发青啊!

 

皇帝看你不爽,那还有什么说的,把这事儿办得利索漂亮,让万岁满意就是了。

 

第一百零四章 江南商会有资格

 

骆思恭也老了,他想让儿子接掌锦衣卫,但要有足够的功绩才有说服力,还能让万岁点头应允。

 

所以,他几次都把差使派给骆养性,石佛口抓捕王好贤,山西监视八大家。而皇帝又交代了这件差使,正好让儿子再立一功,得到皇帝的青睐赞赏。

 

“万岁放心,微臣明白您的意思了。”骆思恭把茶碗递还给宫人,站起躬身施礼,“微臣这便回去安排,肯定不露痕迹地把风声传到建奴那边。”

 

真懂了?朱由校眨着眼睛,觉得不应该怀疑骆思恭的智商,可能是在位时间最长的锦衣卫指挥使,能没几把刷子?

 

“好,下去吧!”朱由校摆了摆手。

 

骆思恭告退而出,朱由校又摸着下巴思索了半晌,觉得先这样布置下去。

 

能成功更好,建奴内乱也省了明朝很多力气。不成功那就武力平灭,皇太极也只是运气好,还真没那么可怕。

 

………………

 

“草民接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唐默跪倒接旨谢恩,声音都有些颤抖。

 

终于等来了,终于得到了,和唐默一起在香案后跪倒的江南商会众人也是兴奋激动。

 

显然,民爵就是圣上赏识认可的标志。尽管只是表面上的尊荣,并没有太多实际上的恩惠。但象征意义非同寻常,到目前为止,商贾中也只有四人获得。

 

而所谓的上书权,却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层层转递,而是直呈御前,相当于直奏。就这个权利,又有几个官员能有?

 

传旨的公公也不多作停留,圣旨、仪服等交给唐默,便转身离去。夏中时借着相送,塞给公公一小锭金子,公公淡淡一笑,收于袖中,也没客气。

 

对于传旨的宫人得到些外快,朱由校能不知道吗,但他却没立下死规矩。

 

只不过,你收了可以,回去得如实报告。也不是要收回那点金银,可态度要端正。否则,处罚是肯定的,以后也不会再有出来的机会。

 

就象官员间的人情来往,只要不是收受贿赂、为人办事,就没必要管得太死太严。以后呢,朱由校也会在官员中实行申报制度,在礼物的价值上有所规定。

 

等到夏中时回转大厅,气氛已经是一片欢腾。包括唐默在内,都是满脸喜悦,说笑声不断。

 

“海商总会的李旦、颜思齐,中华商会的吴大章、邵翰良,都已来到京师。明日入宫觐见,咱们江南商会也有一席之地,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

 

“这几日提心吊胆,终于得偿所愿,心中的石头落地,好生畅快,当饮宴庆祝,一醉方休。”

 

“日后还要好好表现,助唐兄一臂之力,升到五品,与李、颜、吴三人平起平坐,咱江南商会也不低人一等。”

 

唐默笑着连连点头,刚刚换上赐的六品服饰,还想矜持一些,可这笑容却怎么也掩饰不住心中的狂喜和激动。

 

眼见夏中时回来,唐默伸手相招,笑道:“老夏,明日觐见,是不是得提前商议一下,别在海商和中华两商会面前丢了脸?”

 

夏中时先拱手致贺,然后才开口说道:“商议也可,不商议也无妨。既然已经赐封民爵,圣上对咱们呈上的章程必然是满意的。明日三大商会共同觐见,也就是恭聆圣训,统一意见。太出乎意料的政策和条件,想必是不会有的。”

 

唐默觉得有道理,心中更加安定,笑道:“那便畅饮一番,以示庆祝?”

 

夏中时沉吟了一下,说道:“不如派人去请李旦、颜思齐,还有吴大章等人,在酒桌上协调一下,明日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唐默一拍大腿,说道:“还是老夏想得周到。以前请他们,有高攀献媚之嫌。现在嘛,以庆祝之名,倒是名正言顺,也不低人一等,令人瞧不起。”

 

夏中时点了点头,但又委婉地提醒道:“礼数还是要有的。他们的资格老,已为圣上办了些差使,甚得信重。”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57 , Processed in 0.041770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