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451 页

引线被点燃,连炮手也迅速地跑进了旁边的土墙后,众人都注目于这门从未见过的火炮。

 

“轰”的一声巨响,在火焰和白烟的升腾中,炮弹射出了炮膛。被火药气体喷着的装填缓燃火药的木质信管,喷着隐约可见的火星,掠过天空,向远方飞去。

 

大明重迫发射的口径惊人,炮弹可达二十多斤,相当于西方二十四磅臼炮。由于是青铜所制,装填的发射药足足是十斤野战炮的一倍。

 

尽管由于身管短,很多火药来不及充分燃烧,但从发射的声势上看,却是相当地惊人。

 

挺吓人哪!朱由校的望远镜停在了山坡上的弹着点,还不忘吐槽了一句。

 

时间在流逝,朱由校没有动,不明情况的人们也只能等待,不知道这火炮已经发射完了,就靠这一下子砸死敌人吗?

 

好半晌,朱由校估计有了三四十秒了,落地的炮弹才轰然一声爆炸,在山坡上腾起了混着雪尘泥土的黑色烟柱。

 

在众人情不自禁发出的惊讶声中,朱由校放下了望远镜,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因为射角较大的缘故,臼炮发射出的炮弹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

 

为了避免在空中爆炸,更是为了发射安全的考虑,延时引信是宁长勿短。所以,三四十秒只是中等,有的落地到爆炸甚至长达一分钟之久。

 

极为简陋的信管,能达到这样的程度,朱由校也能够接受。这总比带着长长引线的开花炮弹,需要在炮口点燃要安全许多。

 

在众人重新转过来的目光中,台子上的皇帝站起了身,孙尚书好象在躬身劝说,但皇帝笑着摆手,不为所动。

 

终于,在孙承宗的陪同下,在侍卫的保护下。皇帝走下了台子,向着火炮阵地走来。

 

“微臣(末将)拜见万岁!”皇帝所过之处,文臣武将都施礼拜见。

 

“免礼,平身。”朱由校不时抬手,笑着叫起众人。

 

直走到火炮阵地,皇帝先围着大明重迫转了两圈,又看过旁边的炮弹,不时轻轻颌首,还称赞了孙元化等人。

 

接着,朱由校又来到了不远处的野战炮前,就近观察了一番,还伸手拍了拍粗重的炮管,脸上笑得轻松。

 

因为倍径小的关系,野战炮的身管不长,不同于红夷大炮这样的长管加农炮,也是可以发射开花弹的。

 

也就是说,野战炮能打三种炮弹:实心炮弹、榴弹、榴霰…弹。这与朱由校记忆中的拿破仑火炮的资料基本相同。

 

既然野战炮也能发射开花弹,为什么还要造大明重迫呢?

 

因为大明重迫不仅射程远,而且重量轻。加上厚木底座也不到两百斤,装上车就能拉着可哪跑,甚至能用人抬着移动,机动性不是一般的强。

 

而以四十五度角发射,大明重迫能打到一千米左右;十斤炮则是七八百米,五斤炮五百多米,旧式火炮和佛朗机是三百多米,一百多米有掷弹车扔出的轰天雷。

 

到了一百米之内,则是轻重火枪发威的距离;再近的话,就上刺刀干他丫的!

 

朱由校想着对敌人的杀伤距离,从近在咫尺的刺刀见红,到一千米的远程轰炸,这得打死多少建奴呀,不由得心中畅快。

 

一时兴起,皇帝竟亲自动手,搬起一颗十斤球形弹,走到火炮前,塞进了炮口。

 

“万岁当心。”孙老师赶忙上前,六十多岁的老人,动作还是挺利索的。

 

朱由校摆了摆手,瞅着炮弹很顺溜地进了炮管,眨巴着眼睛,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半晌,似有所悟的皇帝才展开笑颜,又夸赞了武学炮科的学员们,才转身启驾回宫。

 

…………………

 

重视火器,重视大炮,重视炮兵,这是穿越到古代的现代人,从军事历史的发展历程中所禀持的坚定思维。

 

大量火炮用于战争,甚至是野战,以及炮兵的正规化、专业化,在历史上的战争进程中影响深远,称为里程碑也不为分。

 

“炮兵是战争之神”!

 

朱由校认真地写下了御笔亲题,思索了半晌,继续给武学写着炮科的扩大,以及炮兵的训练。

 

造火炮很费钱,训练所需要的火药、炮弹也要花费很多,但这在朱由校看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培养专业、正规、英勇的炮兵,制定科学先进的炮兵战术,这才是朱由校所认为的重点难点。

 

尽管朱由校对于平辽有着迫切的希望,但现在就把火炮用于野战,显然是操之过急的。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武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使用武器的人。

 

所以,为部队大量装备火炮只是开始,在炮兵和战术达到要求之前,也多要用于守御,而不是野战。

 

野战炮兵与依托城池或阵地防御是大不相同的,阵地的设置、轰击的角度距离,以及与步兵、骑兵的配合等等,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即便朱由校能拿出些后世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完整的,要经过实战的检验。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27 , Processed in 0.04101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