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510 页

明廷新封的建州卫指挥使纳拉忠明已至皮岛就职,其祖乃是叶赫部的金台吉,誓灭建奴,为明尽忠,为祖复仇。

 

叶赫纳拉氏,金台吉的后裔?!

 

皇太极的眼睛瞪大了,缓慢地眨了一下,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气。

 

叶赫部与建州女真的仇怨,皇太极太熟悉不过。当时围攻叶赫城时,他年纪虽小,可还是去到城下劝降舅舅。

 

叶赫部虽灭,但只杀了金台吉和布扬石等重要人物,部众还是被收拢,成为了女真八旗所部。

 

明廷这是在分化瓦解呀!皇太极嗅到了浓浓的阴谋气息,而且,好象还牵扯到了自己身上。

 

我娘好象就是叶赫纳拉氏哎!这个什么纳拉忠明岂不是和我有着亲戚关系,还是比较近的那种?

 

皇太极摸着下巴想了半晌,抬头叫道:“来人,召罗先生速速来见。”

 

不对劲儿,很不对劲儿呀!

 

皇太极紧皱着眉头,起身在屋内来回踱步。

 

父汗肯定也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毕竟消息情报来源匮乏之下,报纸是研究明廷动向的重要依据之一,李永芳等人不会疏漏。

 

按理说,父汗肯定也会猜想到是明廷在耍阴谋诡计。

 

阿敏之父是舒尔哈齐,是父汗的弟弟,被父汗幽禁而死,但阿敏未受牵连,依然是四大贝勒之一,统一旗军马。

 

连侄子都得不计前嫌而重用,何况是亲生儿子。这一点,皇太极是肯定的。

 

但父汗不在意,别人呢?难道不会以此为攻击自己的借口?

 

第一百五十二章 东江军行动,虎墩兔添乱

 

现在后金最有实力的便是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

 

莽古尔泰已经废废了,连骑马都困难,已经失去了继承汗位的资格。

 

二贝勒阿敏统领镶蓝旗,有兄弟济尔哈朗帮衬,战功卓著,也颇有野心。但从亲疏关系上看,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希望。

 

大贝勒代善领正红、镶红二旗,还有儿子岳讬、硕讬、萨哈廉等能征惯战之辈,实力雄厚。

 

而且,多罗贝勒杜度自父亲褚英被杀后,便一直跟着代善,唯其马首是瞻。现在领正蓝旗,也算是代善的人。

 

皇太极本来努力表现,想争取把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归自己统辖,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但努尔哈赤把残破的正蓝旗交与杜度,把完整的镶白旗交给了小儿子多铎,并暂由其兄阿济格统率。

 

这样一来,汗位的竞争者就多出了一股新兴的势力。

 

大妃阿巴亥倚仗努尔哈赤的宠爱,为二儿子多尔衮争得了十五个牛录,大儿子阿济格和小儿子多铎则共有镶白旗。

 

但这股新兴势力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年纪太小。最大的阿济格不到十八岁,最小的多铎则只有九岁,虽受努尔哈赤的喜爱,却难以服众。

 

皇太极呢,手中只有正白旗,资历上不靠前,战功也不是最大的,但对继承汗位谁不动心,他当然也不例外。

 

皇太极善于结交,与岳讬、萨哈廉、济尔哈朗等小贝勒关系密切。八旗中的一些高级将领,也很钦服他。

 

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努尔哈赤的态度。

 

有一次,努尔哈赤曾看似随意地问皇太极:“为何济尔哈朗、德格类、岳托等散朝后,都抛开自己的父兄,单单要送你四贝勒回府?”

 

这说明皇太极早早地就在培植自己的势力,连努尔哈赤都看出来了。看似随意的问话,其实也透露出努尔哈赤的警惕。

 

或许,这也就是努尔哈赤不给皇太极增加武力,而是把镶蓝旗给杜度,又把镶白旗交给了小儿子的原因吧!

 

皇太极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所收敛。但这个纳拉忠明一出来,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

 

或许父汗不会被这种分化瓦解的小伎俩所骗,连舒尔哈齐被杀后,阿敏都未受牵连,依然升为四大贝勒之一,掌一旗人马,又何况皇太极这个亲儿子?

 

但其他汗位的竞争者能放过这个攻击的机会嘛,皇太极认为即便不是马上,隐患却长久存在,不知道何时爆发。

 

紧皱着眉头,皇太极在室内来回踱步,越想越觉得明廷这个阴谋太损了,似乎有针对自己的意思。

 

还叶赫纳拉氏,还忠明,能不能起个更恶心的“死忠明”的名字,就象是让人吃了苍蝇般难受。

 

哪个王八蛋想出的计策,若是抓到你,定要亲手掐死你一个时辰,方解心头之恨。

 

皇太极脸上抽了两下,暗暗地发狠咬牙。

 

罗绣锦还未赶到,亲卫队长前来禀报,哨骑传来情报,东江军一部渡过鸭绿江,占领险山堡;镇江堡江面亦有明军活动,似有袭取之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25 , Processed in 0.04827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