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577 页

风声在耳边呼啸,马速已经提到最快,阿敏只想尽快离开这死生之地,摆脱生与死的纠缠。

 

但异变突生,战马突然失了前蹄,向前猛栽过去,幅度之大,连阿敏也无法调整姿态,重重地摔在地上。

 

虽然有头盔的防护,阿敏也被摔得晕头转向。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几个黑影便猛扑上来,刀背、枪托、大脚丫子乱七八糟地招呼下来。

 

枪托猛击在脸上,鼻梁折断,污血混着鼻涕奔涌而下,阿敏眼冒金星;

 

刀背猛劈下来,敲在小腿上,伴着骨头碎裂的脆响,阿敏发出长声惨叫;

 

咣,沉重的大脚狠狠敲在阿敏的嘴上,堵住他惨叫的同时,几颗牙齿迸飞落地。

 

逃跑已经够狼狈了,可现在狼狈已经远远不够形容阿敏。后金的二贝勒呢,身经百战的建州勇士呢,连还手之力都没有,便被几个明军士兵打成了死狗。

 

“就是这个王八蛋在大旗下指挥。”一个明军军官恨恨地猛跺在阿敏的两腿之间,可惜阿敏已经昏了过去,这一下断子绝孙的重击,只让他抽搐了两下。

 

“应该是个大官儿。”樊化龙脸上还留着硝烟和灰迹,摸着下巴端详死狗阿敏,猜测道:“没准是阿敏呢!”

 

停顿了一下,他一把拉住正要用枪托猛敲阿敏脑袋的士兵,“别他娘…的打死了,抓个活的,功劳才大呢!”

 

哦,士兵收住枪托,还有些怏怏不甘。瞅了一眼满头血污的阿敏,不太确定地问道:“不是已经死了吧?”

 

“没死,你看还动呢!”明军军官用力踩了踩,伸手指了指阿敏微微颤动的手指。

 

“还踩?”樊化龙把这个坏家伙拔拉开,猛地抬头,瞪起了眼睛,“快,快隐蔽,把绊马绳拴好,又来了。”

 

十几个明军士兵手忙脚乱地布置好,迅速地躲藏隐蔽,等着敌人再自投罗网。

 

哪还有敌人,是飞骑兵追了上来。看清服饰,几个明军士兵赶忙跳出,挥舞手臂,大声呼喊着提醒。

 

“唉!可能让他们捡了个便宜。”虎大威放慢了马速,苦笑道:“不用再追了,有他们堵着,哪还有漏网之鱼?”

 

猛如虎摇了摇头,也有些遗憾。

 

但他们却忽略了一点,这可是明军骑兵在面对面的战斗中击败建奴的第一战,意义非凡,说是里程碑也不为过。

 

………………………

 

科尔沁大草原,在蒙语是“弓箭手”的意思。

 

泉河,植被,天空,风味,到处都透着原始的气息。即便是后世,也让人为她的不饰雕琢的天然美丽所吸引。

 

但对海兰珠和布木布泰来说,昔日云在走、鸟在飞,有如柔软的绿色大地毯般的绿茵草原,却都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和其他亲人,都被象奴隶般地押送而走,或许会被无情砍杀。一想到这些,她们的心上便被压上了沉重的石头,悲痛的不能呼吸。

 

不过,她们也是幸运的。在其他零散的科尔沁牧民的帮助下,她们刚进入其他部落的领地,便碰到了一群回归故土的汉人。

 

这是明廷与内喀尔喀及察哈尔部达成的协议之一,也是开马市贸易的先决条件。蒙古诸部必须交还以前抢掠过的汉人,并送他们安然入境。

 

如果说内喀尔喀以前还有敷衍的态度,但科尔沁的迅速覆亡,奥巴被押送交林丹汗处置,科尔沁贵族则被押解明境,震慑的力度可是非同一般。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后金已被大明压制,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已经没有力量保护盟友。科尔沁部的覆灭,就是明证。

 

林丹汗则逐渐显露出“安内”的决心,攻打科尔沁,就是一次付诸实施的行动。科尔沁完了,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内喀尔喀。

 

而后金已经无力提供保护,能与林丹汗抗衡的,也就只剩下大明而已。

 

所以,内喀尔喀五部马上便开始履行协议,把部落中的汉人集中送往团山堡,从这个明廷指定的马市进入广宁境内。

 

能够回归故国,对很多被抢掠为奴的汉人来说,是欢天喜地的事情。尽管有些人已经苍老,但对故土的思念,却还是那么执着。

 

正因为有不少汉人已经远离故土生活了很多年,在穿着打扮,甚至是说话行为上,已经有了一些蒙古人的特点,这使得海兰珠等人能够混入其中。

 

负责护送汉人归国的蒙古官儿和士兵哪管那许多,你说是汉人,就一起送到团山堡,他们才懒得分辨甄别。

 

只要顺利送到,就能在团山堡马市进行交易,这还是明军弃守广宁之后的头一次,部落里缺的东西还真不少,可不能出了岔子。

 

想想大夏天的还没布做衣服,想想铁锅几家合着用一口,还有粮食和茶叶,赶着成群牛羊的蒙古人可是满怀着热切的心思。

 

而这第一批送还的汉人,便是交易的敲门砖,还真不能虐待。

 

“等回到大明,先把这皮衣换了。”一个中年汉人热得敞开了怀,抹着头上的汗水说道:“天这么热,穿着棉布衣服才舒服呢!”

 

旁边的老者笑了笑,脸上的皱纹显得更多更密,说道:“十几年了呀,没想到还能把老骨头埋在故土,更没想到大明还惦记着咱们。”

 

说着,他有些迟疑地向着旁边的人问道:“现在是什么年号了,还是万历年间吗?”

 

“现在的年号是天启,新皇帝刚登基三年。”年轻人笑着答道,他因为聪明伶俐,甚得蒙古人的喜爱,能跟着东跑西颠,知道得倒比老人更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08 , Processed in 0.06755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