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592 页

张盘待孔有德的烟抽完,才靠近过来,随便地一坐,说道:“别不舍得调人,也别想糊弄。混成协以后的作用大着呢,冯大铁等人虽然忠勇无畏,可想领一协人马,能力还是不够的。”

 

孔有德眨巴眨巴眼睛,颇有些心热,但还强绷着,试探地问道:“老张,依你看,万岁会派谁去统领?”

 

张盘想了想,无奈地摇头,说道:“某想不出来。”

 

孔有德咧了咧嘴,颇有些后悔地说道:“当时若是某亲自率领三营就好了。”

 

张盘呵呵一笑,说道:“那就该治你擅离职守之罪了。”

 

停顿了一下,张盘继续说道:“其实,咱们也不用眼热。好好训练,左右两协还就不如混成协了?”

 

孔有德摸着下巴的胡茬,颌首赞同,“这话说得没错,要是武器装备一样,咱们还真敢跟混成协比一比。”

 

张盘抽出靴中匕首,也不拔出刀鞘,在地上划着曲线,指点着说道:“混成协再强,也不可能直接打到辽沈,左右两协便是最得力的友军。再加上辽西友军,对辽沈形成夹击之势,总攻的时日不会太久了。”

 

独立兵团?!

 

孔有德陷入了沉思,难道朝廷要把东江镇进行划分?辽南会成为另一镇明军?

 

按照目前的兵力情况,辽西、辽南、东江本部可以作为三大集团,也确实对建奴形成了三面围攻的态势。

 

本来辽南的兵力是最弱的,全靠登镇调兵才有出击之力。但混成协建立后,便与东江本部不分上下,都是三协的人马。

 

关键是辽南的位置很重要,直接北上进攻,攻克盖州、海州后,便直指重镇辽阳,后面就是沈阳,等于是打到建奴的老巢了。

 

辽西明军还有个辽泽不好过,东江本部离得更远,直捣黄龙的话,辽南是最为方便的。

 

“火炮、火枪、粮弹物资,还有马匹,朝廷不断向辽南投入,用意应该很明显了。”张盘笑着说道:“咱们已经是平辽的主力,建功立业近在眼前,就看咱们有没有这个本事儿了。”

 

“谁敢说咱们没本事儿?”孔有德眯了下眼睛,说道:“以步兵大破建奴,咱们是第一个吧?别人都得跟着咱们学呢!”

 

“要跟着咱们学的东西多着呢!”张盘也显得自信满满,说道:“某这些天研究琢磨,发现步兵战阵还有不少能够改进的地方。”

 

“说来听听。”孔有德瞪大了眼睛,显得甚是急迫。

 

建功立业,加官晋爵,把这当成人生目标,一点毛病也没有。特别是遇到了不吝啬于此的皇帝,谁还不赶紧努力奋斗?

 

什么功利之心,往上爬是人之常情好不好。不想升官,不想封侯,淡泊名利你当什么官儿呀,那不成傻子啦?

 

第一百八十七章 万岁,该修三大殿啦

 

皇权之所以强大,不是在于杀伐决断,而是在于能让你加官晋爵、光宗耀祖。再往深里说,能名垂青史。

 

所以,明君有臣子拥护,昏君、暴君也有一帮拥趸。不管是忠心侍君,还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其实并不重要。

 

这是朱由校的理解,他不知道臣子们内心怎么想,他只看工作是否让他满意。

 

换句话说,如果真到了王朝末日,要一群死节尽忠的臣子并没有实际作用,扶危济难的擎天保驾之臣,才最重要。

 

现在还没到那么惨,要求自然也大大降低。有工作能力当然很好,能力差些可有执行力,能把朝廷的政策落实下去,那也是个不错的官员。

 

不需要你完美或超额地完成任务,循规蹈矩、不折不扣地执行还做不到的话,管你诗词文章多么华丽优美,多么廉洁贫困,也是不合格的庸官,那还要你何用?

 

“王卿。”朱由校看着恭谨坐在绣墩上的王三善,对这位老臣还是很尊重,语气和缓,“京察工作做得很好,做到了公正公平,朕心甚慰,稍后便有嘉赏。”

 

王三善赶忙躬身谦谢道:“此乃臣职责所在,不敢当万岁嘉赏。”

 

“现在有多少官员,连分内之事都做不好。”朱由校感慨一声,摆了摆手,似乎能挥去心中的不满,继续说道:“王卿对大明的情形已经很了解,辽东、西南战事未停,各地又有灾患,使得朝廷财政紧张。朕不欲加赋税而苦百姓,而大明积弊丛生,也是该改革振作的时候了。”

 

“微臣明白。”

 

王三善虽然入京,但对西南战事还甚是关心,随着明军的武器装备不断增强,奢安叛军已经难以突破围困,只能是坐以待毙。

 

当然,这个办法比较耗时,对朝廷财政的压力更大,但却是最为稳妥的取胜之道。

 

去年的金花银,朱由校便投入到了西南和辽东;今年的,他也做好了继续支撑战事的心理准备。

 

而王三善是少有的有军事谋略的文官,对朝廷的围困战法有些微言。他当然不知道,正是他的轻敌和性急,才被皇帝调回京师。

 

今年的京察交给王三善,也是皇帝再三考虑后所做的决定,使京察不致成为各党相争、打击报复的工具。

 

能者上、庸者下,皇帝并不想玩儿什么权谋,直接把王三善调进京,堂堂正正地对官场进行了整肃。

 

时不我待,哪有时间缓缓图之。连亡国之君崇祯,对官员都是想罢就罢,想杀就杀,何况是现在的朱由校?

 

王三善干得不错,朱由校除了要嘉赏,还要继续委以重任,派往江南,对南京的官员进行整肃。

 

南京作为陪都,同北京一样,也有三省六部等一套机构。但南京的机构和官员,并没有多少工作可干,倒是经常成为官员养老赋闲的所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52 , Processed in 0.04688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