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648 页

武将地位低下还只是其一,由擅长纸上谈兵的文官指挥作战,败多胜少也就不意外了。

 

王阳明先生的胜利,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文官的真实能力。袁可立也是一样,他的出色也不能掩盖其他文官的无能和军事能力的低下。

 

但要实现文武并重,军政分离,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湄公省的成立,则给了朱由校一个实验的机会。

 

……………….

 

从量变到质变,总要有一个过程。有时候时间较短,使人有剧烈之感;有时候比较缓慢,可以用潜移默化来形容。

 

对于个人来说,有的身处其中,感觉比较明显;有的影响较小,也就没意识到太大的变化。

 

这和个人所处的地位,以及环境不同,也有很大关系。

 

文官感受到了朝堂风向的变化,感受到了皇帝的铁腕和惩贪的决心;武将则有了更多更大的权力,在文官面前也能把腰挺得直一些,战事也变得越来越有胜利的希望。

 

对于升斗小民,他们忙着让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或许也感觉到了改革的春风,感觉到了压力的舒缓,但还不是那么的强烈和明显。

 

身处皇宫的朱由校,也并不能完全体会到别人的感受,他只能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设计的道路走下去。

 

当然,他对大明发生的变化,也是有感觉的。从财政收入的多少,从战事的胜败,从官员的密奏中,从厂卫的报告中,他能意识到这个老大帝国的病体正在好转。

 

而他的布置,或是眼前,或是长远,不管有几个人能看懂,都有如落在棋盘上棋子,早晚有发挥作用的时候。

 

最快见到效果的当属辽东战事,大批武器弹药的输送,粮草物资和战马的不断补充,使得辽东各部明军在提升战力的同时,更给建奴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

 

当辽镇的人马沿三岔河水路并进,接连攻占牛庄驿和东昌堡;当张盘和张榜的两个混成协攻占耀州驿,海州卫便处于明军的两面夹击之下。

 

当明军的水师逐步探索航道,沿辽河北上,并出现在浑河,有可能直抵沈阳时,建奴感觉到了防不胜防的窘迫。

 

浑河航运始于元代,并日益繁荣。

 

明初开始官运粮饷,通常是从山东装船沿渤海湾、辽东湾到东北,沿辽河北上,把粮饷沿途运到各地驻军,其中沈阳段经浑河运输。

 

此后,商品运输逐渐产生,浑河货运变得繁忙起来。

 

当时的明廷允许每船同时运输八分官物两分私物,使摆渡船家有利可图,东北的大米、人参、木耳等商品才开始销往各地。

 

而浑河沈阳段也因此形成了固定的码头,大小船只从沈阳出发,船上载客,再从营口返回,船上载物。

 

在那个时候,或者说直到清末,沈阳都可以算是座沿海城市。通过浑河航运,与外面广阔的世界连在了起来。

 

但现在,建奴痛恨浑河,痛恨这条“黄金水道”。因为明军的船只可以畅通,而他们的骑射只能望河兴叹。

 

难道只是航行那么简单,傻子也知道船能载炮、船能运兵。明军水师打通了海上通浑河的航道,意味着沈阳可能会遭到明军的登陆袭攻。

 

而明军水师的优势,则是建奴拍马也追赶不上的。正因为如此,建奴才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要挡住明军水师,或是阻塞河道,但对于当时水流湍急的浑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办法则是江上拦铁链,但这个工程依然是建奴不能完成的任务。

 

也就是说,建奴对于明军水师没有什么有效的办法。密切监视,阻止明军溯河而上并登陆袭攻,好象只有这么个被动的办法。

 

不管明军水师是佯动还是实攻,都能牵制不少建奴的兵力,这可能就是明军的目的;但对建奴来说,却要全神贯注,不能令明军袭攻得逞。

 

形势进一步恶化了,这还不包括东江本部对建州卫的步步紧逼,辽南明军和辽镇联手对辽阳形成的威胁。

 

……………………

 

第二百一十章 难解之困,毛文龙之忧

 

这次是真的吗?

 

皇太极神色有些复杂,意识到父汗正在看着他,等他说出分析和判断,可他真的不敢轻易断言。

 

刚刚得到的《大明论坛》报上,又登载了明廷调动九边精锐开赴辽东,要一举平辽的消息。

 

上次就是这样的假消息,使得后金方面紧张戒备,并影响到了对边缘地区的防御,以及对明军进占广宁的反应。

 

但事后却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九边精锐入辽,完全是明廷放出的假风声,就是为了使后金的军事布置出现错漏。

 

现在又放出消息,后金依然不敢轻易判断真假。很简单,在明军数面紧逼的形势下,没有给后金留出纠错反应的时间和余地。

 

历史上的后金也曾实施过收缩战略,但那时辽西明军最远也只推到锦州、大凌河,耗费无数钱财人力修筑的锦州、大凌河城还数次被后金出兵摧毁。

 

而当时的东江皮岛和辽南旅顺,明军因为兵力和装备的关系,也无法象现在这样构成重大威胁,且在不断向前推进。

 

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明军对辽东的增兵,一来是建奴的实力在这两三年内有不小的损耗,其次则是面对明军的步步进逼,努尔哈赤想集中兵力打个短促突击。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14 , Processed in 0.04837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