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747 页

当然,这是他的角度。而随他而来的札鲁特部的牧民,以及内喀尔喀诸部的蒙古兵,可不一定和他想的一样。

 

上万的骑兵,二百多辆辎重马车,三十多门轻便火炮。整个队伍威势十足,浩浩荡荡,驰行于枯草泛黄的辽河套草原,扑奔开原、铁岭。

 

…………………….

 

广宁,西平堡、镇武堡。

 

周遇吉率领的京师飞骑营主力,又从广宁补充了五千龙骑兵,一万多人的奇兵部队,就驻扎在这两个堡寨。

 

在沙盘前,周遇吉再次仔细审视思索,目光焦点,更多地落在一个不起眼的地点——黄泥洼。

 

黄泥洼在辽阳的西北,几乎是广宁至辽阳最短的直线距离。广宁之战时,建奴便是从此出发,越过辽河套,直抵西平堡,打了广宁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现在,这条攻击线将被明军所用,在四面围攻建奴之时,奇兵突出,直抵辽阳,插入建奴的腹心。

 

“禀将军。”军中赞画上前报告,“前锋部队传回消息,木料搜集完毕,搭设浮桥的地点也勘查确定。”

 

周遇吉点了点头,说道:“标记下来吧!”

 

赞画应了一声,在沙盘上标记路线,和渡河地点。要从西平堡直抵黄泥洼,中间有两条河流需要越过,一是辽河,一是蛤蜊河。

 

如果象建奴那样,选择隆冬时节发动,河流封冻,便可人马踏冰而过。但明军却等不到那个时候,必须要提前做好渡河的准备。

 

辽河虽宽,却有明军水师相助,渡过不算困难;蛤蜊河虽窄,却需要搭设浮桥,通行人马车辆。

 

看着沙盘在赞画的标记下有了改变,周遇吉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搭设浮桥需要多长时间?这个也要准确估计。”

 

赞画躬身拱手道:“回将军,有水师相助,可把小船由陆地从辽河运至蛤蜊河。按照前锋探路部队的报告,渡河地点河宽不过百米,末将以为,半天时间足矣!”

 

周遇吉看着赞画,脸上显出几分惊异。他本来不是提问,但赞画的回答却是计划周细,滴水不漏。

 

“武学抽调来的,吴家志。”周遇吉不掩赞赏地点了点头,说道:“说得极好,还有什么建议,不妨一起说出来!”

 

吴家志抿了下嘴角,说道:“道路也要详加勘察,并进行适当的处理。毕竟泥沼温地不少,很可能影响我军行进。”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武学新开的工兵科对此是专业,虽然学习时间尚短,可也可一用。”

 

“好,甚好。”周遇吉伸手取过将令,交到吴家志手中,“这些工作便交由你去做。”

 

吴家志躬身接令,施礼应喏道:“是,将军。”

 

武学原有炮兵科、骑兵科、步兵科,今年才设的参谋科和工兵科,招的人也不多。

 

对于这个参谋科,周遇吉也不甚了了,觉得就是培养军中赞画之类的军官。

 

但吴家志调来的时间不长,周遇吉对他的印象就不错,办事很干练,让他省了不少心。

 

现在,吴家志的出谋划策更让他眼睛一亮,觉得万岁所新设的这个参谋科还真有点门道儿。

 

嗯,还有工兵科,估计也很给力。架桥铺路,也是作战所需,肯定比普通部队兼职干得好。

 

有这样的赞画在身边协助,不用多,有两三个就能让自己的工作量大减。周遇吉看着吴家志离去的背影,摸着下巴微笑起来。

 

………………….

 

海州卫城。

 

佟养性立在城头,望着城外愈发严密坚固的明军营寨,不由得眯了下眼睛。

 

壕沟、营寨,明军已经把海城牢牢地围困起来。岳讬、济尔哈朗的两红旗,数次袭扰,却无法动摇兵力雄厚、武器犀利的明军。

 

“明军设大营于城北,要阻挡我辽沈大军来援吗?”固山贝子硕托观察良久,突然开口问道:“难道攻城不重要,真是令人疑惑。”

 

第二百七十九章 八方云动(四)

 

两红旗和佟养性的汉兵在海城河一战中被击败,损失不小,汉兵更是军心不稳。

 

有鉴于此,硕托率两千真夷入城稳定军心,也是镇压威慑的作用。

 

内外结合、挫败明军攻城企图,岳讬等人的计划与努尔哈赤的基本相同,但实际情况却出乎岳讬、硕托等人的意料。

 

明军倚仗兵力和火器之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逐渐地收拢包围,以壕沟、营寨将海城围困了起来。

 

城内的敌军和城外的两红旗也曾配合行动,但激战之后却未能打破明军的围城作战。

 

说白了,在明军从城南开始,张开两翼,再逐渐合拢的过程中,海城的建奴和汉兵是有机会冲出,或者说是逃出去的。

 

但明军尚未攻城,便弃城而逃,这是岳讬等人所不能接受的,也是努尔哈赤未曾下过的命令。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4:50 , Processed in 0.07511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