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860 页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打断了皇帝的思绪,他眼睛一轮,脸上露出笑意,朗声道:“众卿平身,赐宴。”

 

又是春节,又是皇家赐宴,照比往年,气氛更加的欢庆,皇帝的笑容更和熙,心情看起来也更愉快。

 

平辽!大明帝国击败了建虏,重新把辽东大地纳入管辖。

 

从上到下都是欢乐振奋的,边关再不闻警,连老百姓也知道太平日子的可贵。

 

可尽管如此,却没人象皇帝这般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因为没人知道,历史不改变的后,十几年后,一直被大明帝国看不起,人口不足百万的建虏会入主中原。

 

不知道建奴乃是大明帝国的心腹大患,也就没有皇帝这般的轻松之感。

 

这就是穿越者的忧喜,超越了常人的原因所在。

 

没发生过的事情,再怎么说也不会有人相信;等着事情发生,又没有了重新挽救的机会。

 

知道得太多,要做的就多,心累、身累;什么也不知道,就那么一天天的过,倒少了很多烦恼。

 

但皇帝也有自己的快乐,因为他是皇帝,更享受能稳坐龙椅,将这万众拥戴、唯我独尊的日子过得长久。

 

端起酒杯,皇帝高高在上,目光所及,众臣恭敬万分地举杯相贺。

 

饮下一口酒,皇帝的目光停留在信王朱由检身上,微微一笑,点头示意。

 

朱由检端着酒杯,上前祝贺。作为有差使的亲王,又是皇帝的弟弟,他当然不知道因为皇兄的努力,他不必做一个凄惨的亡国之君,更不必自挂东南枝。

 

“由检。”皇帝微笑着对身前的兄弟说道:“你已经到了婚配的年龄,皇后跟朕说起,很是着急,也是朕太忙,竟忘了给你操持。”

 

“多谢皇兄、皇嫂关心。”朱由检显出一丝腼腆,说道:“臣弟觉得也不必着急,再等上一两年也好。”

 

皇帝沉吟了一下,笑着说道:“你既是这样想,那就等一等。朕和皇后帮你物色着,你自己若有喜欢的,也尽可向朕言明。”

 

……………………

 

第三百五十七章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朱由检躬身谢道:“臣弟的亲事,全凭皇兄皇嫂作主。”

 

皇帝笑着颌首,又与朱由检说了几句话,才让他退下。

 

无论如何,皇帝不希望朱由检还象历史上那样,娶周氏为王妃。

 

周氏固然贤淑,但其父的贪婪也不可改变,属于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如果成了翁婿,周奎日后的贪渎纳贿,朱由检就不太可能狠心处置。

 

皇帝虽然不会念什么情份,但因为这事而与朱由检生出嫌隙,依然不是他所愿意的事情。

 

而且,皇帝不想再搞什么选秀女之类的仪式。主要是——比较费钱。

 

当然,皇帝也没奢望朱由检能来场自由恋爱。选是要选的,只从小范围,比如臣僚中的适龄女子中选。

 

况且,皇帝觉得朱由检的年龄也不算大,再过两年也不算晚。

 

其实,除了兄弟的婚事,皇帝还在考虑一件大事,那就是就藩的事情。

 

比信王朱由检年纪更大的,留在京城未就藩的,还有桂王等人。皇帝不想再劳民伤财,放他们去就藩,可总要有个合适的借口,合理的安排。

 

宗藩、勋贵,一直是皇帝想要解决的难题。但他还不能操之过急,只能是逐渐地进行,十分令人头痛。

 

“皇爷。”王体乾躬下身子,压低声音请示道:“是否开始歌舞?”

 

皇帝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应允。

 

时间不大,丝竹之声响起,开始了歌舞表演。

 

………………….

 

寒风凛冽,如哭如嚎。

 

木屋内,代善、多尔衮等后金高官却没有过年的喜庆,脸上都有愁容。

 

在明军的追击堵截下,只有三十多万女真人逃到了海西。按当时的女真人口计算,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战略转移了。

 

可代善、多尔衮等人,却并没有多少的激动和喜悦。从天到地,只能这样形容他们的心情。

 

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甚至连粮食也很少。为了生存,这些女真人不得不重操旧业,以渔猎来维持,进入原始状态的生活也难以避免。

 

“昔日的四大贝勒,只剩下了自己一个。”代善微垂着头,在桌下扳着指头,心中阵阵凄苦,“儿子也死得七七八八,且都是勇猛并身经百战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26 , Processed in 0.05717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