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885 页

皇帝深知,宗藩造不了反,造反也掀不起风浪。而底层的老百姓,因为吃不上饭,历史上才是大明的掘墓人。

 

所以,收拾宗藩顶多落个不好的名声,对自己的龙椅却是没什么影响。

 

而朝堂上的官员,对于宗藩的印象也不好,皇帝要暂扣他们俸禄,也没有谁敢触霉头,为藩王说话。

 

“退朝!”眼见无人再奏,又接到皇帝的手势,王体乾拉长了声音,宣布朝会的结束。

 

兵部尚书熊廷弼未出午门,便被宫人唤住,引至乾清宫。

 

“微臣拜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熊廷弼进到殿内,施礼叩见。

 

“熊卿免礼平身。”皇帝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赐座!”

 

熊廷弼再次叩谢后,才在绣墩上落座。

 

“讨伐缅甸的准备工作如何了?”皇帝开门见山,直接询问道:“霜降之后能否如期发动?”

 

云南多瘴疠,尽管有了些预防手段,但千军万马的行动,皇帝还是同意了兵部制定的军事计划,待霜降瘴息后再大举发动。

 

熊廷弼躬身奏道:“回万岁,兵部左侍郎正在滇省监督,据最新的回报,讨伐行动可按期进行。”

 

停顿了一下,熊廷弼继续奏道:“滇省各家土司也联系完毕,可出动土兵共计三万余。”

 

攻打缅甸并不是明军的独自行动,出兵的土司在战后都可获得土地和战利品,这也是皇帝削弱国内土司,并减少明军伤亡人数的手段。

 

除此之外,皇帝还派人前往暹罗联系,共同攻打缅甸。要知道,暹罗和缅甸是世仇,暹罗又很亲明,是不错的盟友。

 

集中所有可以参与的力量,皇帝要一战就把缅甸打残打废。甚至于,灭其国也不是不可能。

 

听了熊廷弼的汇报,皇帝放下心来,又叮嘱了加强北方防御的事情。

 

大灾害对于北方游牧民族,也就是蒙古诸部的影响更大。生产方式单一的游牧民族,远没有农耕民族抗击灾害的力量。

 

而随着灾害的持续和加重,草场南移,粮食紧缺,蒙古诸部铤而走险是可以预见的。

 

象虎墩兔,本就因为内喀尔喀等部归化大明而不满,灾害的影响,使其很可能把内部矛盾转嫁到外部征战掠夺上。

 

第三百七十九章 闻战而喜

 

但经过平辽之战后,明国打造出了十几万装备精良、战力强悍的雄师,对北方游牧民族已不畏惧。

 

北方各边镇都分配了平辽强军,而京师的飞骑也只保留万人,其余的全部调派到各边镇。

 

这些强军既是模范,也是种子,很快就带动了整个边镇军队战力的提升。

 

而辽东战事的结束,向北推进的松缓,使各边镇得到了更大的武器装备供应。飞骑营、枪骑营陆续建立,机动能力也具备了与游牧民族抗衡的条件。

 

说抗衡还是谦虚,或者说是保守。

 

按照前线将领的估计,现在与蒙古诸部开战,已经是胜券在握。只是大草原辽阔,击败蒙古人容易,想要彻底消除祸患,却是很难。

 

皇帝也是这样认为,尽管还是叮嘱不要轻敌,不要冒进。但凭借着火枪火炮,以及骑兵墙横推战术,蒙古骑兵确实已经是落后太多了。

 

只不过,现在与蒙古诸部大规模开战,投入不少,可得到的利益远不如西南和南洋。

 

“熊卿,以后作战时,战利品一半上缴,一半奖赏将士,如何?”皇帝喝了口茶水,微笑着说道:“使我大明军队闻战而喜,这应该算是很好的办法吧?”

 

熊廷弼愣了一下,听皇帝说到“闻战而喜”,知道这并不是突然有的想法,应该是思虑已久,才要推出实施的。

 

历史上,“闻战而喜”的中原王朝倒也有那么几个,比如春秋战国时的大秦,唐初的府兵。更多的,则是游牧民族,还有被打得狼狈北窜的建奴。

 

要做到“闻战而喜”,其实也不困难,最简单的就是有利可图,或者说是物质激励。

 

比如大秦的军功制,把工资待遇和封赏都跟军功挂钩。所以,秦国从将领到士兵,一听到打仗都乐得合不拢嘴。

 

将领升官发财,士兵发财养家,这都要靠战争。你说机会来了,谁不想抓住。所以,大秦军队是真正的虎狼之师,上了战场都是疯子。

 

唐初的府兵也是一样,在对外族的征战中,杀起人来不手软,抢起钱财宝物更不含糊。

 

“回万岁,秦国、唐初确可借鉴,只是南北征战,不是很平衡。”熊廷弼想了想,躬身奏道:“微臣对此有些担心。”

 

南洋征战,西南讨伐,打的都不是什么强大的敌人,但战胜后缴获的物资钱财却不会少。

 

而北方呢,不管是残余的建奴,还是蒙古诸部,说是穷光蛋有些过分,但似乎都不富裕。

 

皇帝微微颌首,说道:“熊卿所说也有道理,但却有些过虑了。朝廷养军,本已是粮饷充足。能再得部分缴获,岂不更好?北虏和建虏虽然穷,可总还有点东西吧。牛羊、土地、人口等等,不好计算的话,让商会介入,折成银币不就成了。”

 

熊廷弼眨巴眨巴眼睛,觉得皇帝的算盘打得挺精,商会自然会压价折银,但对朝廷的捐输定不会少。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5-29 14:44 , Processed in 0.0595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