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02 页

当然,皇帝现在并没有太高的奢望。轨道车用马拉,用牛拉,一样比现在的道路运输提高了数倍的效率。

 

“甚好。”皇帝放下文件,笑着对孙元化说道:“既已试验可行,那便加快实施吧!资金问题,朕想办法解决。”

 

停顿了一下,皇帝又提醒道:“当务之急是培养出一批铁路的建设人才,通过他们,把铁轨修建推向全国。”

 

孙元化躬身奏道:“万岁若是如此打算,微臣建议设立专门学校。”

 

皇帝微微颌首,说道:“可以。你召集人手,把此事办好吧!”

 

国家需要读书人,但不是光读四书五经,只有科举一途的读书人。各种专业人才,在皇帝推动的大明建设中,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

 

至于官职,对皇帝来说,根本不算事儿。这也是为了照顾当时的社会习俗和固有观念,你说院士、工程师很牛掰,可人家就认几品几品。

 

如果不是这样,科学院的吸引力哪有那么强?不管是不是真存着钻研科学的精神,只要你有专业之长,就有官职和品阶,享受官员的待遇。

 

好象是官员滥授,日后有冗官之忧。可皇帝不这么想,官职官阶用在技术官员身上,和后世的职称并没有多大的不同。

 

孙元化躬身应是,顿了顿又奏道:“启奏万岁,膛线枪的研制进展缓慢,虽制造出了实物,但费工费时,大规模生产制造很是困难。”

 

皇帝对于军工的关注是有目共睹的,提出的思路和建议也是正确的。不管是费了多大的力气,膛线火枪的样品倒是制造出来了,实弹射击的试验结果也令人振奋。

 

可象孙元化所奏,费时费力地制造,根本不可能有装备军队的一天,只能作为少量的样品存在于世。

 

皇帝知道孙元化的禀奏是什么意思,怕自己心急,担心自己降罪。

 

他摆了摆手,说道:“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先研制出拉膛线的机器,膛线枪的制造才能规模化。这和以前制造火枪枪管是一样的道理,由人工到机械,才装备了我大明军队。这项工作不着急,你们慢慢研制便是。”

 

“微臣明白了。”孙元化暗自松了口气。

 

燧发火枪已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皇帝还真不着急换装线膛枪。但科技树是要不断攀登的,由滑膛到线膛,也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轨迹。

 

第三百九十九章 阶梯人才培养,辜恩背德

 

而且,没有目标,没有科研新项目,科学院又有什么用,又怎么能培养出顶尖的科学家?

 

工业革命,将要由大明来发起并引领,底蕴便是不断涌现出来的科技人才。所谓的厚积薄发,正是同样的道理。

 

皇帝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引导和提倡激励,使大明帝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急追进取,并最终超越领先。

 

没错,大明帝国在科学基础上已经落后,尽管这种落后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才能够看出恶果。

 

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没有谁比皇帝更清楚,也没有谁比皇帝更有痛切的感悟。

 

“其实,按照正常的思维和发展,线膛枪是先于适用的子弹问世的。”皇帝缓缓说道:“这个先后顺序,对孙爱卿或许有些启迪……”

 

历史上,线膛枪问世之后,只是一种实验性的武器。因为刻有膛线,前装子弹要保证在枪膛中的闭气性,往往做得比枪的口径略大。

 

这样的结果就是装弹时极为费劲,通常需要用锤子来击打推弹杆才能将枪弹推到位。

 

而这又常常导致更危险的情况发生,就是枪膛破裂。子弹也会产生变形,达不到预期的杀伤效果。

 

米尼弹则是对这种种弊端的改进,而应运发明的。米尼弹的口径比枪口径略小,装填轻松。

 

弹体还有螺纹以配合膛线,尾部空心,使用软木材料,依靠发射的火药气体而受热膨胀,从而保证气密性,并使弹体沿膛线旋转。

 

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但在实际上,孙元化等研制人员却印象深刻。

 

如果不是皇帝所提的建议和思路,他们根本就想不到子弹的改进方法,线膛枪的实用也就卡在第一个大困难上。

 

现在的困难只是枪管中膛线的拉制,一旦有适用的机械制造出来,除了资金,线膛枪作为实用武器也就没有了障碍。

 

有坩埚生产出的高碳钢刀具,品质还在不断提高,制造出拉线机械并不是太过困难的任务。

 

就如同当初钻滑膛枪管,由人工到机械,工作效率的提升,令人震惊,也是能迅速装备明军的重要原因。

 

“……与枪管同轴心,刻刀在拉动的时候同步旋转……”

 

孙元化心中有了约略的想法,对万岁的学识和奇思妙想早已钦佩不已,此时倒也没有太过激动和惊喜。

 

皇帝讲说片刻,端起茶杯喝了口水,又缓缓说道:“科学院的扩建完成后,便从少英院中招收见习弟子。从小培养栋梁之才,形成阶梯,才能保证不出现人才断层。”

 

就目前而言,科学院中的大多数人员都是半路出家,依靠着成年人的学识、理解和悟性,强行补习自然科学,再向上攀登。

 

这种办法是无奈之举,也非长远之计。所以,皇帝才要把少英院的孩子们安排进去。

 

早了还不行,没老师,总不能皇帝去亲自教吧?经过这几年的准备,通过对科学院的考察,皇帝认为条件已经成熟。

 

“微臣遵旨。”孙元化躬身领旨。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7:09 , Processed in 0.056948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