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17 页

别看大灾害正在蔓延、扩大,但皇帝已经有了渡过的信心,也就不会影响他强力地推进大明的各项建设。

 

孙维达连连点头,赞道:“这个定装货箱真的很快捷方便,回去之后,某也把江船进行改造。”

 

“孙会长但有看好的匠人,自可从某这里借调。”李旦哈哈笑着,大方地做出表示,“他们都做得熟练,干得又快又好。”

 

“多谢李兄。”孙维达感谢过后,停顿了一下,又试探地问道:“某对海外不甚熟悉,不知这婆罗洲发展前景如何,李兄可否解说一二?”

 

李旦笑着看了孙维达一眼,说道:“婆罗洲的发展前景,某也不是很清楚。”

 

眼看孙维达露出些许失望的神情,李旦向北面拱了拱手,又接着说道:“但万岁很是看重,某自然是全力开拓。”

 

万岁看重啊?!孙维达眼睛一亮。

 

对于海商总会在婆罗洲的立足开拓,孙维达也是听到了点风声,具体的并不清楚。

 

但他也是个有想法,有魄力的,长江航运虽然把持在商会手中,可他觉得发展的潜力已经不大,对此并不满足。

 

李旦伸手示意,请孙维达落座,才喝着茶水,又向他介绍了婆罗洲的大概情况。

 

其实,皇帝对于婆罗洲的关注和支持,李旦并不是全部了解。他认为是皇帝对于开疆拓土的执着,而这只不过是皇帝的一个目的。

 

婆罗洲的土著势力薄弱,荷兰人刚在爪哇的巴达维亚建立基地,还来不及对外扩张。

 

抢先在婆罗洲立足,并借助海商总会的名义,没有派驻正规军,但不断输送人员,扩充实力、坚实基础,作为攻打巴达维亚的基地。

 

与荷兰人在澳门海域开战的消息传来,李旦差不多能够猜到皇帝的又一个意图。

 

但谁也不会想到,皇帝对婆罗洲是势在必得,不仅仅是开疆拓土,以及攻打荷兰人两个目的。

 

金鸡纳树了解下,橡胶树知道不知道,婆罗洲的气候条件,正是这两种战略性植物的生长沃土。

 

对了,还有石油。巴厘巴板,浡泥(文莱),地下埋藏的石油可是天文数字的财富。

 

历史上的二战,小日本冒险南下,与美国开战,不就是为了石油和橡胶。

 

皇帝一面支持海商总会在婆罗洲的立足开拓,一面通过各种手段求购金鸡纳树和橡胶树的种子。

 

相比于能治疗虐疾的金鸡纳树,橡胶树种子的获得应该更加容易。因为橡胶的作用还不为世人所知,也没有不准橡胶树种子外流的限制。

 

南美的玉米、土豆已经流入大明数十年,金鸡纳树和橡胶种子只要大力搜购,总会得偿所愿的。

 

为此,皇帝给传教士们画了个大饼。只要能弄到两样东西中的一种,大明帝国新开拓的领土内,便可自由传教。

 

这委实是个极有诱惑力的条件,而皇帝也并不太担心对大明造成多大的影响。如果觉得难以控制,就来一次清洗压制好了。

 

宗教,放任是不行的,影响到了国家和政权的稳定,自然要管制打压,甚至是灭除。

 

历史上的几次灭佛运动,就说明了宗教无法抗衡国家权力。

 

所以,道教、佛教,还有基督教,都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发展,但前提是不能危害国家稳定,政权稳固。

 

李旦给孙维达讲述得还是比较详细,能往婆罗洲拉人是越多越好。毕竟,婆罗洲的开拓以海商总会为主导,发展得越好,功劳越大。

 

当然,李旦没有把皇帝的承诺说出来,那是暗地里的,不能公开。有封地的实爵,李旦的拼命努力,就是为了这个。

 

吕宋的西班人是肯定要灭掉的,然后是荷兰红毛鬼,还要抵挡英国佬在亚洲的侵略扩张。

 

看看,除了湄公省外,海外之地那么宽广,有封地的实爵多几个,影响不大。

 

在皇帝的计划中,要在海外赐予封地的可不是李旦一个。谁贡献多,谁功劳大,封爵不吝啬,不管你是商贾,还是文臣武将。

 

…………………….

 

固原。

 

三边总督孙传庭的开府之地,即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节制甘、凉、肃、西、宁夏、延绥、神道岭、兴安、固原共九总兵。。

 

孙传庭从万历四十七年考中三甲进士,到现在身为一方大员,位高权重,也不过十年之久,算得上平步青云、仕途坦荡了。

 

当然,皇帝的擢升也是有章可循。首先,孙传庭别看是进士出身,可身长八尺,能左右射,武艺绝伦。

 

个人武力值只是其一,孙传庭还经过了学习、进修、实习观战、考察等阶段,才被皇帝提拔到三边总督位置上的。

 

学习、进修是指在武学的一年时间;实习观战则是在灭奴平辽的最后阶段,随京营飞骑在辽东作战;至于考察,则是皇帝的三次召见,孙传庭陈述西北防务,并得到皇帝的面授机宜。

 

“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这是孙传庭出京赴塞时所作的诗句,显示了他建功立业的志向。

 

而他离京前陛辞时,皇帝所说的“河套存则边患息,河套失则边患起”,则给了他树立了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还只是初期的。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32 , Processed in 0.078290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