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31 页

陈和义呵呵笑着,拱了拱手,开口说道:“万岁英明神武,平辽灭奴,剿平土酋。大明军力之强,有目共睹。今万岁欲开疆拓土,使大明威加四海,特发行战争债券……”

 

平辽债,兴辽债,朝廷相继发行了两个债券。平辽债是五年期,后年到期;兴辽债去年发行,三年期。

 

尽管债券还没有偿还,但没人担心朝廷还不上。

 

形势很好,大家都能看出来。而且,平辽和兴辽债券,是以辽东土地山林为抵押,没钱还有地呢!

 

况且,债券的利息虽不算高,可也比闲在家里强吧!所以,除了急用钱的,很少有人提前出售手中的债券。

 

朝廷为了增强债券的信誉,从今年开始,便授命银行进行回购平辽债。当然,债券没到期,你自然拿不到利息,只能收回本钱。

 

陈和义继续讲解着战争债券的规定,众人也都认真听着。作为朝廷支持的大商会,是肯定要回报朝廷的。又不是无偿捐输,抵触情绪不大。

 

战争债券,为的是开疆拓土,实质上就是扩张掠夺。陈和义说得越多,大家心里越清楚。

 

这不是那种固定利息的债券,而是属于风险投资。仗打胜了,抢得多,自然分得多;打败了,那就赔了,本钱都可能赔光。

 

朝廷缺钱吗,钱没有嫌多的,有多少也能花出去。

 

但皇帝发行战争债,一方面是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明子民都参与到国家的扩张中去。

 

为什么会有穷兵黩武、好战必亡,那是战争的姿势不对,打开方式错误。

 

扩张掠夺,本质是没有错的,但得益者是谁呢,增加负担的群体又是哪个?

 

正因为受益者少,广大的老百姓却要背上加赋增税的负担。打胜了,没啥好处;打输了,可能还要再增负担,甚至是家破人亡。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老百姓厌战的情绪不是平白无故的,想要达到“闻战则喜”的目的,就要让他们体会到战争的好处。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形成开拓进取的精神。而把战争与金融联系起来,西夷早就这么做了,效果显著。

 

“一年差不多就能见到收益,应该不少于一成。”陈和义扫视着众人,继续说道:“某相信大明的军力,相信能百战百胜。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朝廷也讲明了,完全自愿,不摊派不强迫。”

 

看了杨润民一眼,得到杨润民的颌首微笑,陈和义转过头说道:“风险是有,可做生意同样有赔有赚。买或不买,买多少,诸位会后细细商量。”

 

“敢问杨大人,可否透露一下,此次开战的目标。”有商人拱手问询。

 

杨润民沉吟了一下,说道:“南方蛮夷之国,其王室颇为富有。”

 

占城国?水真腊?缅甸?

 

知道些周边国家形势的,立刻开动脑筋,想着大明要对哪个动手开战。

 

陈和义笑了两声,说道:“某不是炫耀显摆,身家也没有亿万。但朝廷征讨蛮夷,壮我国威,某还是要贡献微薄之力。多了没有,一万元,别人要笑某吝啬,也由得他了。”

 

副会长打样儿,一万元自是不算多,也是给了众人面子。不用拿得太多,超过副会长不太好。

 

众人脸上现出轻松之色,三三两两议论着,拱手告辞。

 

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口买卖

 

战争债券,多少都无所谓,就是推出一个新模式,全民参与到国家的对外扩张和掠夺之中。

 

没错,说的好听叫开疆拓土、威镇四海,本质就是侵略和抢掠。

 

大明子民亿兆,岂能只局限于所谓的“疆域万里,地大物博”?看不到土地数量已经无法满足“耕者有其田”,看不到无地农民成千上万?

 

当然,只是土地的增加,还不能满足皇帝的要求。既然发行了战争债券,那抢掠来的财富最好是可见的,能动人心的。

 

今年便要发动的战争,主要是伐缅,次要是并吞占城国,以及做好收复前套的准备工作。

 

伐缅是几年前早已计划好的,重振大明帝国对西南诸邦国的天威,并收复原属大明的宣慰使司。

 

吞并占城国则是今年根据新形势确定的计划,动用的兵力包括湄公省的五千兵,以及海军南海第一舰队。

 

几年前进占开发湄公省时,占城国还可以作为缓冲。现在,占城国衰弱不堪,行将被南阮吞并,明国必须抢在之前,抑制住南阮向南扩张的脚步。

 

在安南的北郑南阮,总体实力上是北郑占优,南阮勉强与之抗衡,要想增强实力,就必须南下。

 

历史上也是这样,南阮并吞了占城国,又占据了湄公河三角洲,才拥有了压倒北郑的实力。

 

但皇帝岂能让南阮如意,他可是早盯上了占城国,王室的财富,高产的稻米种植区,这都是壮大明国的养分。

 

与荷兰人在南海的一战,尽歼其舰队,消息已经传开,北郑南阮都应该知道。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00 , Processed in 0.058336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