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53 页

饭管够吃,剩下的到晚上都分给百姓。正因如此,民工们吃起来不急,还有心思在聊天说笑。

 

就是这样的精神状态,在以往的灾害之年,也是很少见到的。

 

煮饭的也是民工,一个粗壮的妇女看着李邦华,粗声大气地问道:“没带碗吗?”

 

李邦华笑着摆手,说道:“本,嗯,我吃过了,到这里歇息一下。”

 

妇女不以为意,正好走来一个民工,她拎起大勺子给人盛饭,不再理会李邦华。

 

李邦华找了个空地,坐下来象是休息,耳朵却听着民工们的议论。

 

“今年能把这渠都修成,明年引来河水,就是旱涝保收的水浇地啦!”

 

“就怕明年还是大旱,你看那河水都降下多少?”一个老民工摇头,表示并不乐观,说道:“种地不成的话,官府要是还有活儿,能管饭,倒也不怕。”

 

旁边的民工沉默了一下,看着吃饱饭在旁边玩耍嬉戏的孩童,眼中闪过忧色,沉闷地说道:“要是不行的话,就到辽东去。”

 

“俺也是这么想的。”一个年轻民工说道:“听说辽东就是冬天冷一点,能种庄稼,路上也不愁。”

 

老民工苦笑了一下,说道:“老了,实在不想走了。”

 

“要是能象现在这样,有活儿干,有饭吃,谁愿离开家乡啊!”有人叹息道:“一年两年的话,朝廷还能拔粮调粮。时间长了,怕是挺不住。”

 

众人沉默下来,虽然今年不用愁吃的,但金山银山也怕坐吃山空。朝廷那边能不能挺住,关系到他们是否迁徙,是否能吃上饭。

 

“朝廷已经安排好了,大家不必发愁。”李邦华突然开口,打破了沉默。

 

待众人的目光移注过来,李邦华笑了笑,说道:“大家担心的是持续几年的灾害,可朝廷准备的是对付十几年的特大灾。”

 

“十几年?!”

 

这个数字显然惊呆了众人,失声之后便是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李邦华向东拱了拱手,继续说道:“万岁英明,预料到大灾,两年来陕西的赋税便不解京,就地储存屯放。只这些,就够陕西支撑一两年。”

 

“众位想必也看到了,从外地运粮的车就没停过,明年的已经足够。”

 

“再说以工代赈,朝廷也准备了各种工程,别说一年,就是几年,也干不完。”

 

李邦华自信地笑着,说道:“至于移民辽东,也是一个出路。朝廷责成地方官府好好安置,都是大明疆土,到哪里不是家?开枝散叶,也是好事一件。”

 

众人的神色各异,有高兴的,有开心的,也有疑惑的。

 

老民工拱了拱手,迟疑地问道:“敢问这位先生……”

 

李邦华笑着摆了下手,起身道:“某说的都是真的,官府不日就会下公文,让诸位安心便是。”

 

说着,李邦华含笑颌首,转身出了席棚,向远处等候的官吏们走去。

 

“是个大官呢!”有人发现了端倪,惊咦地叫道。

 

“真是的。看那个毕恭毕敬的,不就是县太爷。”

 

“县太爷算什么?”从席棚角落里站起个人,鄙视地扫视众人,说道:“他是陕西最大的官儿,巡抚李大人。”

 

哼,一群土包子,连李大人都不认识。此人脸上的神情,显示出了心里的话,也显摆出自己见多识广的样子。

 

“留在家乡,不过是混个饱。”这人继续说着,显示自己的见识高明,“到了辽东,那是攒家业。这边混几年,在那边都成小富之家,见天吃肉喝酒了。”

 

好象是这个道理哈!

 

不怪这人说大话,这见识就是比咱们强。混个肚饱好象挺没出息,不如人家离乡去闯。

 

众人的目光闪烁,心思各异,连那个不舍离乡的老民工也不吭声了。

 

李邦华走回到官吏和从人之中,先是对县令称赞了一句,转而便吩咐道:“百姓还是不够安心,官府这边的宣传力度要加大,一切以稳定人心为主。”

 

“万岁早就开始布置,陕西省的存粮足够一年吃用;朝廷以工代赈能实施十数年之久,不用担心没活儿干没饭吃。”

 

李邦华郑重地说道:“这些,都要让老百姓知道。另外,把这些安定民心的举措,都写进赈灾经验中,都告诉那些前来见习的官吏。”

 

大规模的灾害,持续时间之长,史所罕见。依靠官吏们以前的经验,难免有错漏不足。

 

所以,皇帝要陕西官吏把经验都写下来,让其他各省官员学习。同时,皇帝还令吏部调派了诠选的官吏,以及河南、山西等省官员,到陕西实地学习。

 

大灾害现在只在陕西,明年或后年就将从西向东蔓延,山西、河南、北直隶、山东都将遭灾,朝廷和地方官府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而准备得越充分,越全面,应对大灾的经验越丰富,社会稳定越有保证。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0:31 , Processed in 0.06111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