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976 页

何况,还能够去天竺跑马圈地、抢掠财富。那里可不同于国内,朝廷和皇帝对于土司是防范和猜忌的,发展空间十分有限。

 

王三善呵呵笑着,捋须颌首,却并不轻易作出决定。

 

价高者得,这当然是皇帝的意思。同时,将西南土司的实力进行摊薄,使其精力向外,更是为日后的改土归流打下好的基础。

 

而重建并拓展蜀身毒道,亦将使西南诸省得到一次经济上的飞跃发展。西南的蜀锦、卭杖、漆器、芒硝等商货,又有了出口的新渠道。

 

而滇省的昆明、大理、永昌、腾冲等地,作为商路的必经城镇,随着人流的增长,更将出现巨大的变化。

 

可惜,老夫就要卸任,致仕回乡了。

 

王三善心中发出感慨,颇有些不甘。年岁虽大,但雄心仍在。

 

嗯,主力回滇后,还有一件大事要办。

 

王三善微抿起嘴角,想到的是皇帝秘密、交代的差事。沐国公,镇守云南数百年,如今也到了该谢幕的时候了。

 

……………….

 

击败缅军,占领缅甸国都阿瓦城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京城。

 

比八百里加急还要快上几天,得益于通讯信号塔的铺开建成。

 

尽管因为山川河流的关系,某些线路还是中断,需要骑马或坐船传送接续,可速度还是令人叹为观止。

 

京城,已是初冬,可胜利的消息却冲淡了寒意,又掀起了京城百姓的热情。

 

在老百姓看来,国都都被占领了,等于是被灭国。不管有什么区别,老百姓愿意这样想,也愿意这样说。

 

继占城之后,这是第二个“被灭”的国家了,又一次“灭国”之战,含金量不同,这才算真正显示大明帝国重振国势,重树天朝上国的权威。

 

“缅甸不是好东西,神宗时便打过好几仗,好些地盘都被他们抢走了。”

 

“这下子连本带利都收回来了,要是把那个缅王抓住,押到京师献俘,那——”

 

“俺就关心得到了多少缴获,战争债券呢,可是俺的全部积蓄。”

 

“打胜了,还能亏本?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等着清点出来,报上登数字,回家数钱吧!”

 

“我说呢,咱的消息还是不灵通,前几天就有高价收债券的,肯定是知道胜局已定了。”

 

………………

 

伐缅之战的胜利,又成了百姓的谈资。

 

战争债券,也成为焦点之一。短短的一年期债券,到底能收益多少,不仅百姓关心,皇帝也在估算。

 

尽管准确的数字还没有统计出来,但大概的数目还是先报给了皇帝。

 

“皇爷,金银财物差不多有七八百万两,人口买卖有三四十万,再加上土官们的捐输报效,以及其它杂项,不到一千万,也差得不多。”

 

李成成算账很快,皇帝的账房管家很是尽职尽责。

 

皇帝微笑颌首,刨去战争的各项投入,以及犒赏军队的钱财,剩个三四百万两还是有把握的。

 

何况,这还是眼前的利益,占领的土地给了各家土官,日后也是要交纳赋税的。

 

嗯,战争债券不过是发行了三百万元,算到战争的总投入里,也就是一半左右。

 

好吧,赚得不少,皇帝摆弄了下手指头,还是没算出精确数字。

 

有了这暴利,为以后发行债券打下了好基础。一年期太短,该发行三年期的,把攻取河套、吕宋等军事行动都算进去。

 

这些行动的眼前收获不大,重在长远,三年期,也就不会太少,打消大家购买的积极性。

 

对了,得搞个胜利庆祝,让老百姓都得点实惠,都为国家的强盛而高兴、自豪。

 

东西不用多,也不必贵重,白给的,哪怕是一张纸,也有的是人抢。

 

皇帝沉吟着,算了下皇家购买的五十万债券,能得到多少收益,拿出多少来给老百姓发东西才算合适。

 

第四百六十三章 南洋大战略

 

对于资本市场的设立,皇帝一直处于犹豫之中。

 

尽管发行了债券,希望能聚小溪为大河,集中民间资金干大事。但债券的交易,还只限于个人的私自买卖,并没有真正的债券市场。

 

当然,债券作为银行最稳健的投资渠道之一,无论是中央银行,还是工商银行,都在进行。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58 , Processed in 0.06953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