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大唐女帝:你认出我了吗?完本 - 第 2547 页

  坐在他对面的一观道道长张显德随声附和着。

  “嘿嘿,那是!要知道本侯爷在杨阁老身旁可是下了不少

  功夫的,京城的高公公和曹公公也都拿过侯爷我的银子.

  。

  [1516)稍安勿躁

  要不兴办团练这事只怕也不会如此顺利!”

  “大王深谋远虑,贫道佩服!佩服!

  “哈哈,如今放眼这南阳城中除了我京山侯崔克诚还有谁

  能有资格来做这个团练总兵呢?只要掌握了这支军队,接下

  来咱们的计划就会顺利很多了!”

  阴影中一位男子的声音传来。

  “只是,这团练的人数被限制在了一万以内。

  数量上少了些,

  崔克诚毫不在意的挥了挥手道:“无妨!无妨!咱们的手

  里还有一张王牌呢!借用团练的幌子招兵即可,到时候送到

  那里去训练。

  军队岂不是要多少有多少了!哈哈哈!”

  “原来如此!侯爷的计划真是天衣无缝啊!”

  此时的崔克诚确信南阳城团练总兵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

  物了,然而此时另一位志在团练总兵位置的年轻人正在卧龙

  岗上寻找着自己的得力帮手。

  天边的晚霞映射出华美的色彩,黄昏的天空中几片云朵

  无牵无挂的随风飘荡,与巍峨高耸的山脉相对显得舒卷自如

  ;泉水淙淙潺流,自由奔泻,清澄透澈。

  该有一个怎样的淡泊胸怀才配得上这白云坦荡,该有何

  种的心态才能欣赏这泉水的闲静雅致呢。

  杨易一边向山上走着,一边痴迷着山中的美景。

  他不禁感叹道:“难怪当年的诸葛孔明会选择此处隐居,

  着实是个遁迹尘世的好去处。

  再穿过了一条小溪之后,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

  密林之中忽然隐约有阵阵箫声飘来,杨易寻声望去只见

  一座茅草屋藏匿于密林之中,有人影被烛光映射在了纸糊的

  窗子上来回的晃动着。

  走到近前杨易才发现茅草屋的外面还有一圈木竹达成的

  栅栏,一扇半开的柴门预示着主人此时就在家中。

  杨易迟疑了一下还是推开了柴门,伴随着斑驳柴门的“嘎

  吱”之声,茅草屋内的箫声戛然而止。

  拓跋腾启见杨易进屋,也不客套,示意他随便坐。

  杨易在木椅上落座后便开口说:“拓跋公子,你离开后我

  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你的建议。

  我决定兴办团练了,今日前来就是想向公子请教一件事

  情的。

  拓跋腾启听完杨易的话笑了笑道:“大王稍安勿躁,在下

  这里有一首曲子想请大王鉴赏一番。

  此刻的杨易心里有一箩筐的事情等着干,哪里有什么闲

  心去听曲子。

  但如今自己是有求于拓跋腾启,也只好将就将就了。

  拓跋腾启见杨易没有反对便自顾自的将床头摆放的木琴

  拿了过来,用手轻轻的抚摸着琴弦。

  看得出来他对此物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拓跋腾启温柔的如同对待久别的情人一般含情脉脉的望

  着古琴,嘴角挂着笑意开始的弹奏。

  他那修长而优雅的十指轻轻的在琴弦上跳跃着,转瞬之

  间音符如泛起了涟漪般在这简陋的房间内荡漾开来。

  飘逸的泛音仿佛使人置身于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

  之中,曲风时而婉转时奔放;时而如涓涓溪流穿石而过让心

  心境舒缓,时而又如崖壁高耸云水奔腾让人心潮澎湃.

  (1517)一窍不通

  杨易虽然不懂的如何去鉴赏古琴曲,但此刻的他也被这

  高山流水的琴声所吸引,整个人都沉寂在了荡漾的琴声之中。

  一曲终了,杨易久久的才缓过神来。

  拓跋腾启微笑着说道:“此琴名为焦桐,出自东汉大儒蔡

  邕之手。

  传说蔡邕远迹吴中之时,曾于烈火之中救出了一段尚未

  完工、但声音异常的梧桐木。

  后蔡邕以此木制作了一把七弦琴,因此琴琴尾处尚留有

  焦痕,因而取名为焦桐。

  在下久闻大王学富五车,可曾识得此物?”

  “这个...我不识得此物。

  杨易对音律这种事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自然也不知道

  这些名琴的由来了。

  然而此时的拓跋腾启仿佛并不在乎杨易的回答,他好似

  还沉浸在刚刚的乐曲中继续说:“大凡这世上的珍稀之物,

  都会有所缺憾;假若此琴少了这道焦痕,只怕是与寻常之物

  无疑了。

  这话拓跋腾启像是在对杨易说的,又像是在对自己说的

  一样。

  杨易此时在一旁安静的听着拓跋腾启的感慨之言,他知

  道任何表象的背后都会有深层次的理由存在着。

  拓跋腾启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这是杨易的直观感受。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5:42 , Processed in 0.146905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