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天道酬勤:我的武道没有瓶颈 - 第 42 页

“是!”

守在门外的高延士,在得到赵弘明的传唤后,迅速联系其他杂务小太监,然后推门而入,跟着一起为赵弘明整理仪容。

高延士做得很仔细,很认真,恨不得要将赵弘明的头发一根根的打理一遍。

他知道出身卑微的他如今在宫廷之中,唯一可以仰仗的就是眼前这位五殿下,不得不尽心尽力。

早在他进宫的时候,已经听那些老太监就说过。

他们这些宦官都是出身卑贱而又是残缺之身,那些武学势力、那些世家压根就不会正眼瞧他们。

只有皇家才给他们机会,给他们资源,让他们有了成为武学大家的可能。

一定要把握好机会。

他们这些人是皇族平衡朝廷势力的重要手段,跟皇家是一根藤上的蚂蚱。

所以皇家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皇家。

他们宦官离开了皇家,武学势力容不下,世家容不下,在天下难以立足。

而皇家离开了他们,则失去了一层制衡手段,难以对付那些大臣,那些武学势力。

所以在没有起势之前,不能有任何的异心,好心服侍皇家便是正道。

赵弘明发现身后这位新来的小太监,手脚麻利,给他整理头发,又快又好,下意识的多看了两眼。

……

十几天的时间眨眼即过。

盘腿坐在床上的赵弘明吐出一口浊气,结束了修炼。

随着八荒不老功的不断精进,他需要睡觉的时间大幅减少。

他大致算了一下,现在每天只要睡三四个小时就足可以保持旺盛的精力,而不会对身体和精神产生任何的影响。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把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修炼八荒不老功,以及练习撼山拳。

赵弘明看了眼视线中的武道属性面板。

【姓名:赵弘明】

【修炼功法:八荒不老功-通窍七品(15/4500)】

【武技:天地一刀斩-七层(700/700)、八荒秘行(2100/X)、撼山拳-十八层(180/180)】

【可突破武学:无】

【今日修炼时间:1小时】

【体质:良好】

【根骨加成:1.8】

经过这些天的刻苦修炼,他终于把撼山拳练至大成,同时修为也再次突破至通脉七品的水平。

赵弘明坐在床上,脑中观想出自己的天地之桥。

在他观想出天地之桥后,他的神魂就与肉体产生了强烈的联系和共鸣。

一股充斥蓬勃生命力的真意散溢而出。

赵弘明想象自己站在天地之桥上,纵身一跃。

顿时有股剧烈的失重感袭来。

自己的神魂仿佛脱壳而出,融入了虚空之中,他的感官像是被扩大了数倍。

无数虫蚁等之物爬行之音,漂浮在空气中的灰尘,以及屋中淡不可闻的木头香气……

尽数被感知到。

就连自己脑后之景也都看得一清二楚。

只是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短暂的几息后,他就觉得神魂颤抖,有种撕裂的疼痛,他重新观想自己落在天地之桥上,结束了尝试。

“看来也还是需要达到先天之境才可稳固神魂,实现真正的神魂外游,但这也已经很强了。以后能够提前感知到其他人的敌意,先前第六感得到更加进一步的强化。”

“并且有了八荒秘行这一武技,也有藏匿气息的能力。如此的话,加上天地一刀斩和撼山拳,进可攻,退可守。”

赵弘明终于有了一丝丝心安,不断感受身体的变化,体会武道世界的神奇。

然而人力有穷时,人毕竟是血肉之躯,如果面对武夫大军,他知道仅凭这点能力是不能够抗衡的。

这些日子,越是修炼赵弘明就越知道当世之武夫,想要成仙的话,到底有多难,有多绝望。

他在天道酬勤武学面板的加持,修炼的进度就已经比妖孽还妖孽。

就这样的情况之下,距离所谓的先天都还有一些距离,那造化境更是差的远。

更不知道造化境之上还有什么样的境界,成仙看上去简直遥遥无期。

赵弘明甩掉脑海中这些太过久远的念头,孤身一人来到了后院。

他让高延士守在院外,不要让任何人打扰。

赵弘明在院中站定,真气运转。

澎湃的气血,旺盛的精意,以及长生真意独有的生机……

原本被八荒秘行这门武技掩盖的一切都开始表露而出。

赵弘明摆出了撼山拳的起手式。

他双手握拳,心神一动,远转真气。

这时,他手背上出现密密麻麻的血点,然后这些血点相融合在了一起,由红转黑,硬如坚铁。

这是撼山拳练至大成之后的标志。

拳重而沉。

撼山拳后半部注重真气的运用,赵弘明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要义。

他双接连出招,双臂几乎化为两道残影,带起一阵阵的尖锐的呼啸声。

赵弘明每一拳都好像有着千钧之力,落在人身,定然是伤人肺腑至深。

用了八口气,将撼山拳尽数打完,全身肌肉在长生真意的滋养之下,只有一丝丝酸胀,根本没有任何的疲倦之意。

赵弘明就像是一头不知疲倦的怪兽,又接着使出了一套刀法……

 

第40章 楚国使节被袭击,三国宣战

 

三月后。

魏国都城大梁城,乾清宫。

建安皇帝赵佣煦带着众多文臣商议一个重要的事情。

即将对魏国用兵的楚国派出了使节,不日将要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

大魏朝廷上下,对此产生了激烈的讨论。

“这个时候楚国派出使节来魏,到底有何目的?”建安皇帝坐在皇位上,眉毛皱起,发出疑问。

接待各国使节是礼部尚书吴瀚文负责的主要工作之一,见建安皇帝提出疑问,他主动站出来说道:“回禀陛下,依微臣来看,楚国是想要先礼后兵,游说我魏国割让城池。若是不愿,其后便可以此当做借口,以此出兵。”

中书左丞洪道文也同样站出来道:“吴大人言之有理,臣附议。”

兵部尚书兼少保于和正说道:“陛下,在我等之协力之下,各地驻军的粮草已经准备充分,三边军队已调动完毕,而任命的各大将军也陆续赶往相应的驻防之地,楚国倘若无礼,只管针锋相对,我大魏无惧楚国。”

吏部尚书兼太师的张千突然说道:“诸位,楚国仅仅想要先礼后兵才派出使节来魏,微臣觉得这个理由太过牵强。”

建安皇帝赵佣煦表情变得认真,问道:“张太师有何看法?”

“自周朝之后,礼乐崩坏,用兵为诡道。诸国喜欢不宣而战,以出其不意。楚国多学蛮夷,不服礼教,还因此而洋洋得意,怎么会想要派一個使团过来,想要先礼后兵?”

吏部尚书兼太师的张千此言一出,其余大臣都若有所思起来。

中书右丞萧伯龄与工部尚书陈谋对此观点不太同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3:24 , Processed in 0.02737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