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烂柯棋缘 - 第 419 页

 这只纸鸟的样子鹤姑并不陌生,虽然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只,但应该是一位了不得的大神通高人的妙法所成的纸鹤,所以这纸鹤代表的意义非凡。

 看清了是纸鹤,鹤姑便不敢怠慢,赶紧现身出来,几步之间就走近了大石块,见鹤姑来了,纸鹤也停下了嘴上动作,抬头看向了她。

 鹤姑对着纸鹤拱了拱手,询问道。

 “请问你可是专程来我玉怀山的?”

 纸鹤点点头,拍打着翅膀飞起来,落到了鹤姑的肩上,扭头看了她一眼之后就不动了,鹤姑估摸着意思应该是让她带着它去玉怀圣境。

 鹤姑也略作查看,没发现纸鹤上有什么邪气,便飞天而起,带着纸鹤穿入玉怀山大阵,朝着玉怀圣境而去了。

 计缘派遣纸鹤前来传递消息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如今舒云楼值守的大真人耳中,并直接让鹤姑带着纸鹤进入了舒云楼顶。

 一段时间之后,舒云楼顶不但有两位值守的大真人,还有包括裘风等人在内的一众修士,而纸鹤就在任大真人掌心。

 纸鹤看着这个安然盘坐的宽袍仙修,记忆中闪过一些零碎的片段,似乎这人当初想拿火烧它来着。

 “计先生的意思我已知晓,现在说给你们听,据这纸鹤……呃……”

 任真人话说到一半,似乎觉得这纸鹤正以一种奇怪的眼神顶着自己,虽然明明这纸鹤连眼睛都没有,眉头一皱便顺口说道。

 “据这纸鹤童子带传神念,计先生过一阵子会来我玉怀山拜访,这是计先生首次登临我玉怀圣境,需要好好招待,并且计先生似乎要去北境恒洲九峰山的仙游大会,有意同我们一起前往!”

 任大真人下意识低头看看掌中纸鹤,觉得在他说出“纸鹤童子”的时候,小纸鹤那死盯着自己的怪异感觉也消失了,或者说柔和了很多。

 下面盘坐的阳明真人几乎立刻就道。

 “师叔,仙游大会的请帖虽然早已发来我山门,但我们玉怀山可是两个甲子没去参加那大会了。”

 “可是计先生要去啊!”

 下面另有仙修插嘴。

 “嗯,因为计先生想去,我倒觉得我玉怀山这次也可以去,甚至也算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那大会虽然无趣,但到底同道众多,接着计先生的光露露脸也好!”

 裘风这番话说得似乎很俗气,但却和很多人心里想的不谋而合。

 “裘师侄说得不错,任师弟,百多年前的事也是紫玉师叔祖的事,都这么久了,应该也没什么问题了,不若我们传讯玉铸峰,征求一下意见?”

 边上的另一位大真人说话,也令大家点头,很快这消息便又传入了玉怀山静关之地的玉铸峰。

 玉怀山上除了决定这一次前往九峰山之外,还认为既然计先生回到了居安小阁,于情于理都不该就这么等着他上门,玉怀山也该前往拜访一下。

 思前想后之下,这重担最后落到了裘风、阳明两位仙修身上,他们也会各自带着一名子弟前往,正是魏元生和尚依依,此外修为高深的居元子也会一同前往。

 小纸鹤已经提前一步离开玉怀山,朝着宁安县的方向快速拍打着翅膀飞去了,身上计缘施加的法力还没有完全耗尽,所以这会翅膀依旧扇得飞快。

 此时的宁安县夜深人静,头顶繁星点点,计缘就着庙外楼的糕点,坐在院中喝着花雕酒,小酌之间面露笑容。

 ‘白日遇乡民,夜里见鬼神,我这回家一趟就和上辈子过年回家一样啊……’

 这么想着,院门已经被敲响。

 “咚咚咚……”

 “计先生,宋世昌来访,可方便一见啊?”

 院门外的宁安县老城隍说话间还抬头看着头顶匾额,显然这是今日新写的,字里行间书法的韵味十足,但似乎也就是一个名头,并无神异之术蕴含其中。

 计缘快步到院门前亲自为老城隍打开门,双方见面相互拱手致礼。

 “老城隍别来无恙啊?”

 “计先生好!”

 “快请进!”

 “好!”

 计缘借花献佛,正好拿之前朱言旭带来的东西招待老城隍。

第406章 转世之谜

 宋世昌走入居安小阁,下意识望了一眼院中那口水井,不由回想起当初这井中的邪鬼之物,随后才看向院中枣树的树干。

 “这枣树常年灵气汇聚灵风环绕,更是能涤荡浊气,先生的居安小阁可真是不简单呐。”

 计缘关上院门笑着回答道。

 “是这枣树不简单,并非我这居安小阁不简单,老城隍请坐,你我正好具备邀星月而共饮。”

 “哈哈,计先生邀请,宋某不敢不从命!”

 宋世昌站在石桌前,等着计缘关好门回来,才自然而然的同计缘一起在桌前坐下,后者已经替宋世昌摆好酒盏,倒上了一杯酒色浓郁的花雕酒。

 “宋城隍请!”“计先生请!”

 共饮一杯之后,宋世昌略微的紧张感也消失了,计缘还是那个计缘,反倒是他自己有些着相了。

 “宁安县几十年来风平浪静,除了阳间稳固,阴间的看顾也至关重要,老城隍同样居功至伟啊。”

 “哪里话,独阳不成独阴不长,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老城隍谦虚一句,拿起一块糕点品尝起来。

 计缘倒是不太清楚这老城隍今天造访是为了什么,毕竟不是凡人,时间观念不同,十几二十年没见也没什么,不过他也不急,反正总会道明来意的,说不准也真就是串个门拜访一下呢。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宋世昌说了一下宁安县的不算太大的变化,计缘则挑了一些不算太夸张的见闻讲了讲。

 等到不知不觉时近午夜,宋世昌抬头看看天星,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有天星之力垂落,恍惚间更是感受到计缘身上也有点点星辉索绕,但运起法眼细看却又毫无特殊了。

 “计先生,我宁安县偏安一隅,身为县中城隍,宋某眼界小见识浅,天地之大所知甚少,万般瑰丽只见一斑,您算是宋某所识之人中最为神通广大之辈了。”

 这话计缘并没反驳,不需要谦虚,因为这确实就是事实。

 “此番宋某上门,其实是想请教计先生一个问题。”

 “宋城隍请讲。”

 “嗯!”

 宋世昌点点头,缓缓开口说道。

 “我宋世昌当宁安县城隍已经时日不短了,前朝覆灭也侥幸得存,如今也有三百多年了,虽然修为浅薄,但也知足常乐,庇护我宁安县一方阴阳便是宋某志愿。”

 “城隍大人高义!”

 计缘拱了拱手表达敬意,宋世昌不敢就此受礼,也在计缘拱手之刻立即以礼相迎。

 “先生谬赞了,城隍司职不就是如此嘛,讲这些并非想说宋某如何了得,而是道一道岁月,这几百年城隍当下来,目睹无数人的生死,也见证了无数鬼魂的消散,逐渐也心中有惑。”

 宋世昌看着计缘逐渐严肃的样子,组织了一下言语继续说道。

 “常人死后入了阴司,有家人祭祀能安度阴寿,无家人看顾则稍显凄凉,但若无特殊情况,魂魄迟早都要消散,阴寿尽则魄先消而三魂分,人魂湮灭,地魂天魂入地升天,消弭于天地。”

 “嗯。”

 计缘点头应和一声以示自己在听,实际上他听得非常认真,比较起这种专业知识面来,他肯定是不如老城隍宋世昌的。

 宋世昌并没有直接一下就问出想问的问题,而是细细的将这些年来一些有代表性的魂魄作为例子同计缘讲述了一下阴司的记录。

 其中有恶人有善人也有平凡的人,甚至也有不少最终还是难以持久存续的鬼卒鬼吏。

 计缘也是首次同一个阴司鬼神如此详细的聊到一个个阴间的普通魂魄,人虽身死,但在阴间依然是一个社会,并且生活中还很依赖阳世,但最后的归宿还是一样的。

 讲了许多,计缘一点都没有不耐烦,听久了甚至隐约能觉出老城隍想问的问题

 “魂消如灯灭,人魂熄灭天地二魂本就常系天地,升天入地本也正常,可宋某却无意间发现,偶然之刻竟也有天魂携人魂残存气息共走!”

 计缘正襟危坐,首次开口打断。

 “敢问老城隍,见过此等事情几次?”

 宋世昌回忆了一下道。

 “此等事极其罕见,自两百多年前偶然间发现一次之后,宋某一直有留意阴间鬼魂消散,甚至在再次见着一回后,派遣两名主官常驻鬼城,专门监测此事,连上最初一次,两百多年来共有七次,当然我等也不敢说无有遗漏。”

 “七次。”

 计缘皱眉思索着,两百多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死多少鬼,如此庞大的基数,又在阴司有意观察之下只见到七例,说明这现象真的算是非常非常罕见了。

 “其实还不光如此。”

 宋世昌再一次饮尽杯中之酒,酒气吸走水汽消散,好似有了一分醉意,随后才继续说道。

 “大约六年前,宋某在城隍庙见到了一个人。”

 “修行之辈?”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9:32 , Processed in 0.04132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