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104 页

  范纯仁道:“还是欧阳叔父考虑的周详,侄儿这就写信给司马学士。”

  于是,他赶紧写一封信,快马送去京师,一方面谈论冗官之事,另一方面,则是要求司马光再多派一些人来。

  ……

  这青州离汴京也不是很远,快马加鞭,很快信就送到京城。

  司马光看到这封信时,头都是大的,“他这是想效仿张三,借机消除冗官之祸。”

  文彦博道:“就怕纯仁是在东施效颦,为何张三建议裁军,而不是裁官,就是他也知道,裁官将会使得他的努力,付之东流,目前时机尚不成熟。”

  三冗之祸,谁不知道,但也不敢轻举妄动,王安石也是另辟蹊径,他的新法中就没有提到过这一点,只是悄摸摸的去减一点,都不敢明说。

  可见这其中的阻力有多大。

  司马光道:“那现在怎么办,范纯仁也必须遵从张三的判例,可若是不削减支出,青州财政就无法给予这些判决支持。”

  吕公著不禁都质疑道:“到底是公检法的成功,还是张三的成功,还真不好说啊!”

  富弼睁开眼来,“恰恰相反,这不是张三的成功,而是张三闯的祸,他那些判决,太过出色,自古都未有之,你们可有见过哪朝的官府,对百姓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赔偿,如果没有张三的判决在先,纯仁他们也是能够处理的过来,当然,也没有那么多人去告状。”

  吕公著又点点头。

  确实,那种赔偿,确实吓人,真的就是盐债、盐钞给兜底,但青州可不具备这些条件。

  富弼又道:“如今唯一之策,就是将张三调回来。”

  司马光忙道:“可是我们已经在官家面前,承诺不用张三。”

  富弼瞧他一眼道:“君实啊,你真是死脑筋,不用张三,是不让他去青州,但可以调他回汴梁,如此他就可以借用京官的特殊地位,去影响青州的公检法。正好张三也快三年,本也应该调任。”

  司马光还是想赢得堂堂正正,也是对公检法充满信心,又道:“但这远水救不了近火。”

  文彦博道:“富公说得一点没错,你真是死脑筋。案子不得一桩一桩的审,让纯仁他们先审一些容易处理的,我们还是有足够的时日。”

  司马光纠结半响后,不情不愿地点点头。

  富弼又道:“还有,这人手可得马上安排,他们两个人,是寡不敌众,你可别又拖着。”

  司马光赶忙道:“这人选我都已经安排妥当了。”

  文彦博诧异道:“这回你为何又这么快?”

  司马光讪讪一笑,道:“当初这一批人本是要调派他们去河中府的,结果张三自己培养一批庭长,那些人也得到官家的应允,故此我就没有再做安排。”

  富弼问道:“都有谁?”

  司马光回答道:“刘挚、粱焘、孙固……!”

  他一连报了三十多个名字。

  全都是进士,三分之一是出自嘉佑年间,三分之二是出自元祐和熙宁的进士,反正就是一个一个年富力强的带上两个后起之秀。

  文彦博呵呵笑道:“你真是慢工出细活啊!”

  这些人都是无可挑剔,道德、才华都属上佳。

  在识人方面,司马光确实比王安石要强上N多个档次,唯一一个看走眼的,还就是张斐,他生平做过最心虚的事,也全都是拜张三所赐,无一例外。

 

 

第六百四十五章 三年之期已到

  这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直在立法会研究张斐判例的富弼,心里是深知,张斐在河中府的成功,也并非大家想象中的那般简单。

  不是说审得有多么精妙,判得有多么精妙,而是在于最终的执行。

  谁不知道那些案子,都是官府的错,官府应该承担主要责任,最合理的办法,就是官府进行赔偿,但是天下没有几个人,敢于让官府进行赔偿,也包括他富弼在内。

  因为他明白,即便判了,官府是不可能赔得,让朝廷吐钱出来,你可真是想多了。

  如果赔不了,你又这么判,那公检法也完了。

  但张斐却做到了。

  窍门就是寅吃卯粮,发布盐债、盐钞。

  范纯仁非常清楚,他也想寅吃卯粮,但青州那点点海盐规模,自给自足都够呛,是发不了盐债的。

  故此,他是建议裁官,只要能够缩减明年的开支,就能够寅吃卯粮,而且对于这宋朝而言,意义将是深远的。

  但是问题就在于,这块蛋糕,谁敢动?

  张斐在河中府也只是裁军,他甚至都不敢动官员的特权,他扬言不清算旧账,其实就是不追究官员的责任,那些责任全部算在官府头上。

  当然,这也是为元绛改革送助攻,如果是人的问题,那把人弄走就行,只要证明是制度问题,才有改革的理由,那些官员心里也清楚,不是制度问题,就肯定是我的问题,逼得他们必须支持元绛。

  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他们都认为,目前还不具备裁官的基础。

  谁要裁官,那就是与所有官员为敌,那边革新派正在收拢人心,你这时候这么做,可真是给对方送上大礼。

  可不这么做,范纯仁就无法遵循张斐的判例,那些案子都没法审,那就正应了王安石的话,公检法没有新政支持就是玩不转。

  唯一的解法,就是赶紧将张斐叫回来。

  你将牌坊立得太高了一点,你的判例,别得庭长也得遵循,那只能你来解决。

  于是司马光与富弼是分头行事。

  司马光加紧调派人手去青州,富弼则是去找赵顼商量,这两三年来,河中府皇庭创造出上百个基于法制之法的案例,许多案例,都是存有争议的,我这搞不定,还需要张斐亲自回来解释一番,正好张斐三年任期将满。

  赵顼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但此事很快就传了出去,当日就有二十多道奏章,阻止张斐回京。

  表示张斐在河中府干得很不错,而且公检法还未在陕西路彻底完成建设,他的任务还未完成,过些时候再叫他回来。

  这京城的权贵想得很简单,反正陕西路已经让张斐给祸害了,就别再回来祸害我们,就用那块地圈着张斐,慢慢耗着他。

  以前那小子是个珥笔,就能弄得他们焦头烂额,如今他已经是庭长,他要是回来,谁都不好过啊。

  关键目前局势,对他们是非常有利的。

  富弼也非常精明,他表示,不需要撤掉张斐陕西路大庭长的官职,回来只是立法会的需求,因为这些判例,一旦通过立法会,就需要全国普及,这可不是小事,不能因小失大。

  最终,赵顼还是采纳了富弼的建议,下旨让张斐先回来一趟,配合立法会的工作。

  ……

  制置二府条例司。

  “恩师,他们此番要求调张三回来,定是为了青州。”

  吕惠卿道:“听说范纯仁他们在青州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当初可是说好的,他们不能在此事上面用张三,虽然此番只是调张三回京,但是张三一旦成为汴京的大庭长,那就有权管辖青州,他们这简直就是在作弊。”

  王安石点点头:“我如何不知,但是我们也已经尽力,况且此事是富公开的口,名义上又是立法会,这我也不好拒绝,不过我相信张三还是忠于我的。”

  吕惠卿道:“虽然张三一直忠于恩师,但他能有今日成就,都是依赖于公检法,如果废除公检法,对他也毫无益处,恩师也不得不防这一点。”

  王安石问道:“那你说该怎么办?”

  吕惠卿道:“恩师可书信一封,让他慢点回,我看范纯仁那边也坚持不了多久,拖得越久,对我们越有利。而且,他慢点回来,也不至于让他又夹在恩师与司马学士之间,左右为难。”

  王安石思索一会儿,点点头道:“好吧!这封信就由你亲自来写。”

  “是。”

  “不过……”

  王安石突然若有所思。

  吕惠卿道:“不过什么?”

  王安石若有所思道:“不过这事倒是可以拿来,气气那司马君实。”

  “???”

  ……

  翌日。

  司马光刚刚来到皇城,就见到一个他最不愿意见到的人。

  王安石。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9:29 , Processed in 0.06437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