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235 页

  “这……这行吗?”

  东升一看这两边全是大官,心里到底有些忐忑。

  张斐道:“没关系,你说就是。”

  “那……那好。”

  东升又照着图纸说了一遍,洼池在哪,疏通点在哪,洪水一来,这水势又会怎么走。

  韩琦、司马光他们也渐渐听得入迷。

  饶是生气的王安石,不禁也是全神贯注。

  等到东升说完后,张斐又问道:“东二叔,你既然对水势走向如此熟悉,那你可有办法,让新河道的水回到旧河道。”

  东升直摇头道:“这俺可没有办法,这就好比你往坛子里面倒水,水满了就会溢出来。”

  张斐笑道:“但可以在坛子下面在放一个木盆,比如说开条新河道分流。”

  东升直摇头道:“这人能挖出多宽的河道,有河水冲得快么?运河挖了那么多年,能跟黄河河道比么。俺爹就跟俺说过,这水要往哪走,自有它的原因,可是改变不了的。”

  张斐道:“那你可有跟上面说过这些?”

  东升想了想,“好像是说过,但谁听俺这个小巡卒的。”

  张斐点点头道:“非常感谢东二叔能够出席,你先下去歇息一下,若有需要,我再请你上来。”

  “好!那俺就先走了。”

  “慢走。”

  东升走后,检察院又传上一个名叫罗坚的人。

  此人打扮跟东升差不多,年纪稍大一些,生得两撇八字眉,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张斐问道:“罗叔请坐。”

  “多谢。”

  罗坚坐了下去,神情呆滞。

  弄得张斐都觉得多问一句,都是罪孽,略显尴尬地问道:“罗叔可否告诉我们,你是哪里人,又是干什么?”

  罗坚道:“我曾是馆陶县的一名堤坝巡吏,现在是一名修船工匠。”

  “堤坝巡吏就是负责巡视堤坝?”

  “还有负责修建堤坝。”

  “那你干了多少年?”

  “二十年。”

  “那你对近几年河北河防工事有何看法?”

  罗坚偏头,呆呆地看着张斐,“我……我只懂得修建堤坝。”

  张斐笑道:“那咱们就说说河防工事的堤坝。”

  罗坚想了一会儿,“那堤坝修得倒是很坚实,而且技术也很高,就是没啥用。”

  程昉原本听着还挺舒心的,听到后面,当即怒视着罗坚,你丫懂不懂,不懂就别瞎说好么?

  张斐问道:“为何?”

  罗坚道:“因为河道太窄,根本防不住,那漳河刚刚开浚一年,不就又决口了么。

  其实堤坝也只能防止一些小水患,亦或者延缓水势,真要来了大水,也是防不了的,这防水也跟防火一样,修好堤坝,养护河道,做好警示,若水势上涨,就应该通知百姓赶紧逃跑,等水患过了之后再回来。”

  一些官员听得是连连点头。

  这人岂可胜天啊!

  张斐看了眼文案,道:“根据我们检察院所查,你曾有效的预示过一场水患,并且让当地的百姓赶紧去往高处避难。”

  罗坚点了下头。

  张斐道:“但可惜并没有成功,还是有很多百姓遇难。”

  罗坚又点了下头。

  张斐道:“你还因此丢掉堤坝巡吏的职位。”

  罗坚点点头。

  张斐道:“为什么?”

  罗坚道:“因为大家认为我是在散播谣言。”

  “但事实证明你不是。”

  “可我要不负责,那县官就得负责。”

  两边的官员,略微遮遮脸,毕竟外面还有不少百姓看着的。

  “这倒也是。”

  张斐笑着点点头,“那你又是如何预测水患的?”

  罗坚道:“我是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一些经常决口处,只要河水涨到一定的位置,就有可能发生水患,因此我就在附近的堤坝,刻上刻度,当河水涨到刻度上,我就跑去告知百姓,得躲避可能到来的水患。”

  张斐点点头,又道:“如今朝廷疏通二股河,引水东流,馆陶县可免于水患,并且百姓可获良田。”

  罗坚直摇头道:“我认为这反而更危险。”

  张斐问道:“这又是为何?”

  罗坚道:“我家就住在新河道边上,其实新河道行水数年,都已经趋于稳定,只是朝廷一直都放任河水自行,未有加固新河道的堤坝,这才显得河道不稳,只要修固新河道的堤坝,之前那几场水患,都不会伤及太多百姓。

  如今将水截往东去,使得馆陶县的新河道又遭破坏,一旦洪水重返,只怕谁也不能幸免。”

  张斐道:“所以你认为,回河东流是做不到的?”

  罗坚点点头,道:“只要天老爷心情不好,好多下几场雨,那边河道承受不住,这水还是会往这边来的。”

  “多谢罗叔出席。”

  这罗坚下去之后,检察院又立刻传上一位名叫李拓的证人。

  张斐是不厌其烦地询问他是哪里人,又是从事何事。

  “下官乃是滑州人士,在修河司担任公事。”

  “不知李公事担任此职位多久,平时又负责什么?”

  “大概十五年,平时负责清理河道淤沙。”李拓回答道。

  张斐问道:“那你可有参与近年来的河北河防工事?”

  李拓点点头,“有的。”

  张斐问道:“对此你怎么看?”

  李拓道:“下官并不看好。”

  “为何?”

  “因为自古以来,故道难复,其因就在于河水若另择它道,多半就是因为下游淤泥太多,致上流决口。若要解决问题,那也应该去下游清淤,而非上游分流河道,而且这可能会适得其反,根据我多年经验,这水流缓就淤淀。

  如今北流水势渐缓,就能看到河道上积淀淤泥,出现壅塞,朝廷应该赶紧清除北流淤泥,否则的话,将覆水难收。”

  “依你多年的经验来看,这淤泥该如何清理?”张斐问道。

  李拓道:“最好的办法,就是持之以恒的维护,不可懈怠,我朝水患之所以恁地频繁,就是在于唐末乱世,河道疏于治理,同时遭到严重的破坏,应该加固两岸堤坝,栽种树木,及时清淤,不求消灭水患,但求能够减轻水患。”

  堂中赵顼听得是频频点头,一个公事的话,都比那些大臣顺耳多了,唐末乱世,河道几乎走遭受破坏,导致水患不断,我们老赵家是来收拾残局,可不是老赵家导致的。

  李拓下去之后,张斐又连传数人出庭作证。

  无一例外,全都是小吏小卒,但都是在河防建设中担任一些技术官吏,且至少都有十年以上的经验。

  但跟他们的供词,就无一人认为回河东流是能够成功的,全都认为,北流是大势所趋。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技术官吏,政治跟技术是两回事,政治是有目的性的,不单单是治水,但在技术方面,只有做得到和做不到。

  之后,张斐终于将文彦博给请上来。

  众人不禁又打起精神来,这是有套路的,到底文彦博也是东流派,只不过他跟司马光一道的,建议缓行,慢慢治理,不能急于一时。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9:44 , Processed in 0.10520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