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340 页

  如果此时,陛下派一名监军前去,只会让王韶变得畏手畏脚,熙河拓边只怕到此终止。”

  “大学士说得是。”

  赵顼轻轻拍了拍脑门,道:“朕……朕都忘记之前让人在当地建设公检法。”

  说到这里,他突然看向王珪,“不如就由大学士来担任枢密使?”

  王珪忙道:“陛下明鉴,臣之所以支持王韶继续留在熙河,乃是为大局考量,并非是觊觎枢密使一职,臣举荐韩绛担任枢密使,目前朝廷主要用兵都在西北,而韩绛近年一直在西北地区,是深知当地的情况。”

  赵顼点点头。

  正当这时,蓝元震突然出现在门前,“启禀陛下,欧阳相公在一月前于青州去世了。”

  “什么?”

  赵顼倏然起身,眼中满是哀伤。

  很快,赵顼就下达圣令,公布欧阳修去世的消息,辍朝三日,赐欧阳修谥号“文忠”。

  但朝中大多数官员,对此表现的很冷淡,趁着这机会,他们还在想办法争夺官职。

  只能欧阳修这嘴炮,得罪了太多太多人。

  唯有富弼、韩琦、文彦博、司马光他们聚在一起,怀念欧阳修,并且为他写文章、悼词。

  ……

  而在接下来几场重要会议,全都是在商讨的二府三司六部的人选问题。

  革新派和保守派也展开激烈的交锋。

  但争得并不是六部,因为根据六部的职权,只要赵顼不傻,也不可能让吕惠卿去管刑部,让刘述去管户部。

  关键的博弈是在三司、枢密院、御史台,这三个职位上,此外,王安石还打算帮曾公亮造势,让他去当庭长。

  但是曾公亮不想再卷入其中,目前赵顼走向前台,已经是板上钉钉,但也因此打破朝中均衡的局势,曾公亮也不想晚年不保,故此以年迈为由,铁了心要致仕。

  同时陈升之也以病为由,请求致仕。

  他们其实这也算是为赵顼让开道路。

  最终,赵顼还是让赵抃担任大庭长,其实不管从各个方面看,都没有更合适的人选,而且赵抃人称铁面御史,但却能够在朝中担任这么久的宰相,即便他是非常反对新政,可见他跟皇帝的关系,还是比较稳固的。

  但是,接下来就有些尴尬。

  二级和三级皇庭,都找不到人来担任。

  不是说,大宋没人才,而是这些人才,不太懂公检法。

  更要命的是,之前司马光就已经决定,将京畿地的骨干成员,调去东南六路建设公检法。

  留下的庭长,全都是副官,资历太浅,真就一个人都找不到。

  于是,就有人提议先不设二级皇庭,然后将张斐升上去当京畿地大庭长。

  从这个提议就不难看出,很多投机倒把的官员开始拍皇帝的马屁。

  但被司马光给拒绝了,因为检察院正在带新人,张斐要去当庭长,检察院势力大减。

  又有人举荐许遵,但立刻被文彦博给反驳了。

  如果许遵出任庭长,检察长肯定就是张斐,倒不是说张斐不够资格,而是你们翁婿,一个当检察长,一个当庭长,公检法被你们家给垄断了。

  许遵自己也不答应,我女婿这么厉害,不是我当庭长,他也能赢,要是我当庭长,他天天赢,这不是黑幕,也成黑幕了。

  最终,还是决定暂时都不设,还是全由赵抃来管。

  由此可见,公检法真是外强中干,人才全在外面,京城连一个稍有资历的庭长都选不出。

  更有趣的是,这涝的涝死,旱的旱死。

  公检法空缺这么多,愣是找不到人来补,但二府三司六部的官职,却竞争非常激烈。

  经过整整一个月的反复争论,终于确定好人选。

  其中最具争议的,就是三司使的职位。

  王安石举荐的是薛向,但是文彦博、司马光他们是坚决反对。

  最终还是被薛向拿下。

  这主要是赵顼也偏向薛向,这其实是因为上回听证会,薛向表现的非常不错,赢得赵顼的欣赏。

  而枢密使则由韩绛出任,这是皇帝亲自点名的。

  与以往大不一样的是,以前同平章事是没有固定数量,三四个,四五个,都有可能。

  但这回就只设立两位。

  一位是王安石,另一位则是文彦博。

  而且根据规定,同平章事后面是要加荣誉职衔,这个职衔就是区分首相、次相、末相。

  加昭文馆大学士,就是首相。

  兼修国史就是次相。

  集贤殿大学士就是末相。

  在此之前,有富弼、曾公亮、文彦博、赵抃、陈升之担任同平章事,首先就是富弼,曾公亮和文彦博是次相,赵抃、陈升之是末相。

  王安石和司马光是参知政事,副相。

  这回就只有两个,且不加荣誉职衔。

  并且还收回了富弼等人的同平章事,因为要任命富弼为立法会长,政法分离,富弼自然就不能再待在政事堂。

  这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就是左右仆射。

  只不过这是一个过渡阶段,没有明说罢了。

  王安石对此稍有不满,他宁可面对老冤家司马光,也不愿意面对文彦博,一来,文彦博更加保守,二来,文彦博权谋更加厉害,三来,差着辈分,王安石遇到文彦博,还得尊称。

  而御史中丞,则是被富弼的女婿冯京拿下,这其实也算是对富弼的一种补偿,也是变相加强立法会长的权威,因为根据制度,主持立法会的是立法会长与刑部尚书和御史中丞。

  如今刑部尚书铁定司马光,御史中丞是女婿,对富弼的制衡是很小的。

  当然,这也是确保,立法会在初始阶段,能够更顺利的立法。

  同时,设六名参知政事,分别掌管六部。

  刑部、户部、吏部是毫无悬念的。

  吕公著掌管吏部。

  司马光掌刑部。

  吕惠卿掌户部。

  至于工部,则是由曾巩来担任。

  原本王安石还打算让曾巩以知开封府,去掌工部,哪里知道赵顼是铁了心要改制,就不可能以开封府兼掌工部,于是王安石又推荐了章惇出任知开封府。

  但是章惇到底资历不够,直接就被文彦博他们给否决了,最终是由王安石的亲家吴充出任知开封府。

  但是王安石这一圈亲戚,没几个支持他的,吴充也是反对新法,并且非常推崇欧阳修的那一套理念。

  兵部尚书,则是由身在熙河地区曹评担任。这个职位,那必然是赵顼钦点,因为兵部掌管皇家警察。

  礼部,则是交给王珪。

  这六部尚书,全都是副相充任,随时可以进出政事堂,其实也是对两位同平章事的一种制衡。

  至于那些被废除的官署,能力出众的,则是进入六部当侍郎,还有一些,则是调往地方上。

  至此,所有官员的任免,全部安排。

  赵顼准备大展身手。

  然而,一场半天小雪,犹如当头棒喝,令赵顼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

  都说瑞雪兆丰年,之前就已经有三个月没有下过雨,人们都在盼着一场大雪。

  结果,就落了半天小雪,到了下午,地面上都已经干了。

  这尼玛妥妥的凶兆啊!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23:11 , Processed in 0.079524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