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433 页

  张斐道:“我之前曾与范检察长交流过青州事业署的情况,据他所言,青州事业署发展不错,其中很多有才华的官员,改进制盐术,以至于滨州海盐的产量得到提升,同时他们还改善了冶炼术,而这部分官员,多半都是学士出身。

  但可惜只有青州目前是在这么做,这还是当地债务重组导致的。”

  赵顼点点头,“学士乃职名,不同于官名,这些学士都是进士出身,本身都有才干,只不过我朝取士,远胜于唐朝,但职位有限,只能安排他们在诸阁充当学士。”

  张斐道:“既然如此,何不将以他们的兴趣为主,将他们统统划分到事业学院去,让他们去研究这些技术,不管是产粮,还是产盐,还是冶炼。”

  赵顼道:“但朕有时候也得与他们议事。”

  这些人全都是备选官员。

  张斐道:“他们只是在学院担任学士,陛下还是随时召他们议事,若想要财政进一步增长,并且无限增长,他们是至关重要。”

  青州事业署的成功,让张斐认为,想要提高技术,还得依靠他们文人,光凭工匠还是不行的。

  苏轼在京东东路治水,就非常成功,他还只是友情相助。

  赵顼惊喜道:“还能无限增长?”

  张斐笑道:“我朝水稻产量是唐朝的两三倍,为什么就不能是三四倍?”

  赵顼点点头道:“言之有理。”

  说着,他又道:“对了,朕最近确实要召开一场会议,继续官制改革,到时你也得来,因为有许多官员对于政法分离表示不满。”

  张斐诧异道:“是吗?”

  ……

  关于官制改革,乃是赵顼主持朝政的一个标志性政策,虽然那场天灾,让他们有些抑郁,也做出一定的妥协,但也只是妥协,还是要继续改下去。

  过得三日,赵顼就在垂拱召开会议,商量如何深化改革。

  赵顼率先说道:“关于针对冗官的改革,目前来说,是非常成功的,朕不是要求裁官,而是希望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朝廷已经没有多余的财政,去养一些闲人。”

  这时,户部侍郎邓绾就站出来,道:“陛下,关于官制改革,臣以为朝廷并未做到真正的政法分离,更像似集权于法,如今行政官署已经是形同虚设。

  就比如说那税法,这理应属于行政权力,但仓库税却是检察院提出来的,这怎么能叫做政法分离。”

  此话一出,顿时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支持。

  富弼暗自皱了下眉头,他已经意识到,这些权贵都反应过来,开始要针对他们公检法了。

  忽听一人言道:“那是你们失职。”

  大家回头看去,说话的正是张斐。

  赵顼抬头瞧了眼,“张检控出来说话。”

  “是。”

  张斐站了出来,道:“陛下,臣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邓侍郎。”

  赵顼点点头。

  张斐又向邓绾问道:“邓侍郎,新税法是不是朝廷定的?”

  邓绾犹豫了下,才点点头。

  到底税务司也是隶属户部。

  张斐又问道:“邓侍郎事先可知道商人和地主抱怨新税法不公?”

  邓绾又点点头。

  张斐立刻又向赵顼道:“陛下,其实邓侍郎说得很对,税法本应由户部或者三司来定,就如新税法,也是朝廷决定的,不应该由公检法来定。

  但问题就在于,当初新税法爆出重复收税的问题,引发商人和地主的不满,可当时户部在干什么,三司在干什么,他们都无动于衷,好像这跟他们没有关系。

  但我们检察院向来恪尽职守,我们不想干预财政,我们递交那两份法案,纯粹是为了维护税法的权威,到底新税法里面确实存有不公的地方。”

  王安石立刻站出来道:“陛下,当时户部与三司正在重新划分财政权力,故此有所疏忽。”

  赵顼点了点头。

  邓绾又向张斐质问道:“如此说来,税法不归立法会管或者公检法管?”

  张斐道:“财政政策当然是不归公检法管,但肯定是要通过立法会的审议,因为政策也要合乎法律。”

  邓绾就道:“政策还能不合法吗?”

  张斐道:“首先,政策要遵循祖宗之法。

  其次,不能伤害国家、君主、百姓的利益。”

  薛向不禁好奇道:“这如何判定?”

  张斐道:“比如说增税,这理应是三司或者户部来定,如果因为战争而增税,那当然是合情合理的。

  因为战争威胁到国家和君主的存亡,在这种情况,临时征税,是可以理解的。

  而立法会也会确保百姓基本权益,也就是生存,不能竭泽而渔。

  简单来说,税法当然是户部来定,但必须在立法会充分说明理由,否则的话,我们公检法也难以严格执法。”

  邓绾问道:“如果已经得到陛下答应。”

  张斐立刻道:“陛下只会答应增税,但是具体怎么增,可是你们户部的责任,如果只是写个数目上去,我上我也行,为什么陛下要千万人才中选择邓侍郎,不就是看重邓侍郎有才干吗?不管是增税,还是减税,都是邓侍郎展示才华的时候。”

  邓绾眼中闪过一抹心虚。

  他们说得其实就是这个问题,现在当官太难了,国家、君主、百姓三者的利益就冲突,得同时维护三者,这怎么搞。

  司马光、赵抃立刻站出来,表示支持。

  王安石却道:“户部失职是户部问题,但检察院的职责应该反应问题,而不能取而代之,上回由于制度调整,只能当做特例,但以后还是得遵循政法分离,检察院不得擅自做主。”

  张斐道:“以后若是户部再置之不理,我们只能是直接起诉,我们公检法可是全心全意为陛下分忧,绝不会懈怠的。”

  这顿时引来不少官员怒目相向。

  你太嚣张了吧。

  但是站在最前头的是富弼,有本事将他干掉啊。

  王安石却轻描淡写道:“那是你们的职责。”

  他有才干,他就不心虚,不就是理由吗,他就怕被司马光他们死缠烂打,什么也通不过。

  冯京突然问道:“张检控,基于祖宗之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谁来监督你们公检法?”

  张斐道:“当然是你们御史台啊!”

  冯京立刻向赵顼道:“陛下,臣建议在御史台成立监法司,专门监察他们公检法。”

  要对付公检法,得先准备一把利器,放眼望去,唯有御史台。

  但是监察公检法,这需要很多人力,必须扩张。

  张斐道:“臣附议。公检法也会出现害群之马的,必须给予监督。”

  不少御史立刻偷来鄙视的目光,什么害群之马,你们整个公检法都是害群之马。

  你这不按套路出牌。

  官场斗争,讲究就是以偏概全,一个贪污警察,就是整个警察团体都有问题,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你这害群之马真的是……?

  赵顼点头道:“准奏。”

  彭思言突然道:“既然是专门监察公检法的,自然不能交予皇庭审理。”

  司马光站出来道:“皇庭是一种制度,又不是一个人,公检法本就是互不统属,且相互制衡,而且根据上回公检法改革,有专门审理此类案件的皇庭,实在不服上面还有大庭长,倘若不交予皇庭审理,那又如何做到政法分离。”

  赵顼点点头道:“这大小案件都必须要交予皇庭审理,御史台若有铁证,不需要为此担忧。”

  彭思言见皇帝都这么说了,只能退了下去。

  赵顼又道:“关于官制改革,诸位有何建议?”

  王安石立刻站出来道:“陛下,如今司法官署已经得到整合,那么行政、财政,也都应该整合,臣建议将差遣官名权合一,至于那些闲散官员,则是让他们先去事业署或者公检法应试,择优取之,如此才能做到政令通达,有责必究。”

  不少官员站出来支持,他们以前是很反对这么干,因为这可能要裁官,但今时不同往日,司法权太强大了,行政、财政若得不到整合,怎么去与司法抗衡。

  当然,这也是基于事业署,目前很多人其实都想进入事业署,那些闲散官员可不是自己想躺平,他们也想摸一摸权力,是朝廷不给他们事干。

  赵顼稍稍点头。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4:55 , Processed in 0.12615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