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489 页

  要是半个月前,王安石都会觉得这是在扯淡,但此时此刻,王安石觉得还真有可能,因为文彦博那边在搞事。

  王安石道:“你这主意,过于大胆。”

  张斐道:“我会先给出判决,迫使朝廷颁布武器出售相关政策,王学士只需要顺水推舟。”

  这要是司马光,非得将张斐骂得狗血淋头,但是王安石不同,他比较喜欢这种主意。

  而且,由皇庭推动朝廷改革,也不是一次两次,这种套路,可以令王安石审时度势,进退自如,你先判,我自己可以看着办。

  ……

  在与王安石谈妥之后,张斐终于给出自己的最终判决,判定海商在海上拥有使用任何武器的权力,而理由是海商也是要向国家缴纳关税的,但是在海外,国家难以给予他们保护,故此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保障自己的权力,但仅限于船上,但凡要上岸检修或者置换,都必须经过申请。

  故此,那些持有强弩的海商,皆属无罪。

  至于生产弓弩的商人,则是念在其只是供应给海商,故从轻处理,查封其店铺,徒刑一年,但可用赎金抵罪。

  这个判决下来,商人是又喜又懵逼。

  既然允许我们出海使用强弩,但又不准制造,这摆明就是在耍我们啊!

  司马光他们也都非常赞成,他们认为张斐是在耍巧。

  这么做是既保障法制之法的理念,同时又避免他们持有强弩。

  而就在这时,王安石突然上奏皇帝,提出军器事业署的概念。

  理由有三,其一。在法律上,本就允许百姓持有刀弓棍棒,而如今国内商人来往规模越来越大,他们都需要一些武器来武装自己,这是一个隐患,如果由国家来出售这些武器,是可以做到更好的控制。

  其二,事实已经证明,在生产方面的官署,就是不如事业署效率,出品也不如事业署精良,这能够促使武器研发得到长足进步。

  其三,这么做,也能够使得朝廷,更好的对武器交易立法。

  ……

  这个建议一出,满朝文武惊呆了,但是革新派那边,立刻给予极大的支持,武器一旦事业化,这其中利润是肉眼可见,而事业署一直控制在他们手中的。

  三司也是非常支持的,事业署是一定能够加速国家财政货币化的。

  保守派那边肯定是反对的,太大胆了,但是文彦博在阻止他们去反对,因为他刚刚上奏皇帝,要求皇帝交出内藏库,王安石是知道这事,但至今他表面上是没有反对的。

  如果在这事上面,去反对王安石,那王安石肯定会在那件事上面,去反对他。要是有相当一部分大臣,支持皇帝不交出内藏库,那皇帝肯定不会交。

  其实王安石没有吭声,也是因为他担心,如果皇帝不交,会影响到税政,目前的税政不要太完美,这在之前都是不敢想象的。

  但如果争斗起来,那王安石可能就顾不得那么多,至少他理由去反对。

  赵顼本就在纠结,一看这情况,不妨先等等看。

  你们要是争斗起来,那朕可以左右平衡,利益最大化。

  但文彦博也不傻,他马上跑去找富弼、司马光他们商量,可否通过立法去限制。

  这当然是可以的。

  其实富弼也赞同王安石所言,这种事业化,更方便公检法监督,现在军器监就有很多盲区,公检法根本无法监督。

  几人一合计,就还是不要去跟王安石唱对台戏,反正后手是可以进行限制的,咱还是以大事为重。

  但保守派也没有出声支持,只是忍着不吭声。

  最终,赵顼还是妥协了。

  答应公开内藏库的账目,而且还主动将内藏库大部分财政划归到三司,用于国家统一安排。

  他知道,只要公开,基本上就被看管住了,干脆就一步到位。

  不过赵顼也是考虑的非常周详,因为经过上回改制风波,导致三司使是直接由皇帝任命,他还是控制着财政大权,只不过是从私有化变成国有化。

  对此文彦博他们也非常满意。

  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而作为交换,沿海港口税全部划到皇帝名下,而这部分账目,是不需要向国家公开的。

  但是税法还是需要经过正常程序,不能你皇帝来决定。

  文彦博他们是迫切的,立法写明哪些钱归皇帝,哪些钱归国家。

  同时,赵顼也决定采纳文彦博的战略,包括领土法在内,以及加强河北的防御,给予士兵更高的待遇,这也是明确了,大宋将改变对辽国的策略,不再一味的做出妥协,做好随时撕破脸的准备。

  当然,赵顼也同意王安石的建议。

  不过这也不是一步到位,王安石是先建设六个事业署的武器生产作坊,由工部、兵部出钱,与一些商人合作,各成立一个武器事业署。

  其余四个,全都归皇帝。

  立法会也对这方面进行立法,之前允许百姓生产刀工短矛,还是维持不变,以普通买卖作坊来看待。

  但是弓弩火器等生产,就必须经过朝廷的允许,地方政府对此没有任何权力。

  这也就是预示着,只有跟朝廷合作才能够生产。

  否则的话,是不可能给你批准的。

  至于领土法么,暂时只是高层确定法定领土将拥有行政、税政和司法三大权力,但这属于最高机密,普通官员都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这主要是怕引起外部焦虑,以及内部羁縻州的焦虑。

  因为这法定领土下,是不可能有羁縻州的。

  不过立法会也悄默默进行了第一次尝试,就是针对河湟地区,之前已经确定整个河湟地区,纳入大宋版图,而这一次是立法会通过立法,明确了具体边界,同时赋予了法定领土的属性。

 

 

第七百九十九章 大庭长何故谋反?

  其实朝中许多权贵,内心还是希望赵顼不要做出妥协,只要皇帝不妥协的话,那他们迟早就能够翻回来的。

  这上行下效。

  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赵顼并没有拖太久,就决定交出内藏库。

  这个信号是非常明显。

  因为这不是一句口头的妥协,而是将真金白银给交出去。

  所以大家也都非常清楚地收到这个讯号,这时候谁要还敢叫嚣的话,那可真是厕所里面点灯,找死。

  但也没有人说让皇帝交税。

  道理很简单,如果皇帝都交税了,那他们可能连汤都没得喝,他们可还都是有特权的,只是说法定特权外的收入要交税,还有就是一些盐铁酒等特权,也全部都折算成货币。

  其实文彦博他们也没有这么想过,因为让皇帝交税纯粹就是形式主义,可以作为表率,但实际意义其实并不大。

  但内藏库交出来后,是意义重大。

  因为封建社会也不是说,国库里面的钱就是皇帝的,要是这样的话,那皇帝还要什么内藏库。

  皇帝交出内藏库,就代表着国家财政得到统一,并且是存放在国家制度之下。

  而这也使得人心开始凝聚起来。

  这些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

  尤其是在这个时刻。

  这也是赵顼愿意做出妥协的原因之一,其实他的理智告诉他,这么做是能够获得巨大的回报,只是人性令他十分纠结,要不是受外事所迫,他还真不会交。

  ……

  这一系列操作也引发了大家对于出海行商的关注。

  因为这个判决是有利于出海行商,甚至可以理解为,朝廷给予政策鼓励,甚至于皇帝自己都将港口税收入囊中。

  足以证明,这里面是有利可图的。

  不用想也知道,这未来出海行商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然而,朝廷其实对此事并未给予多高的重视,这回都没有几个人去质疑大庭长的判决,因为朝廷更关注的是财政统一,是武器生产,是领土法。

  目前权力划分的非常清楚,政事堂、三司忙于财政统一和武器生产,而立法会则是修订领土法。

  虽然大方针已经定下,但这里面还有这多细节值得探讨,故此富弼今日邀请张斐、赵抃、许遵、司马光等人来到这里商议。

  “今日请各位前来,是有一事要与各位商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1:31 , Processed in 0.0780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