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190 页

  司马光抚须一笑,环顾四周道:“苏轼,你看看,他这刚刚开张,可是连一个宾客都没有,就知道一般人可不敢来找他打官司。”

  哇……嘴都这么毒吗?

  张斐尴尬地瞧了眼司马光,竟不知如何反驳。

  苏轼疑惑道:“可是我听闻你为那史家打官司,是未收分文。”

  “那是我夫人。”

  “还有你为那李四打官司,也是未收分文。”

  “那是我小弟。”

  “曹衙内……?”

  “哦,衙内花了两千贯。”

  “……?”

  苏轼想了想,我这是当他叔叔好,还是大哥好啊!

  这价钱真是过分了呀!

  苏轼刚刚守孝归来,哪有这么多钱,他稍一沉吟,“这集聚贤盗我诗词贩卖,不得赔我损失么。”

  张斐点点头道:“当然。”

  苏轼道:“我要索赔一百贯。”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合理。”

  苏轼立刻道:“这样,集聚贤赔给我的钱,你就拿去当酬劳,我是一文不要。”

  张斐刚准备点头,突然反应过来道:“这不合理吧!就是输了,你也得给钱啊!毕竟我付出了劳动。”

  苏轼呵呵笑道:“你若输了,是多少,我会如数补给你。”

  “好吧!”

  张斐无奈地点点头,这苏轼的脑子转得就是快,要是输了,他张斐何止损失一百贯,但是这么让苏轼占便宜,身为清照粉的张斐是心有不甘,沉吟少许,道:“既然苏先生对我这么有信心,那我也不能令苏先生失望,这样,为表我必胜之心,我不收苏先生一文钱,但是这次官司所得赔偿,要尽归于我。”

  苏轼打量了下张斐,犹豫了起来,又偷偷瞄了眼司马光。

  司马光好心规劝道:“这种事你是玩不过他的,就别瞎动脑筋了。”

  苏轼笑道:“看来司马先生上回是输得心服口服。”

  司马光瞪他一眼,“好你个苏子瞻,可真是一点也没有变啊!”

  “抱歉!抱歉!是晚辈失言了。”苏轼赶紧拱拱手,又向张斐道:“我还是给钱吧。”

  张斐笑道:“也行啊。”

  嗯?

  苏轼见他答应的如此爽快,不免又想了想,“还是依你所言吧!”

  司马光忍不住哈哈笑道:“你这真是班门弄斧,自讨没趣。”

  苏轼尴尬了笑了笑。

  “张三!张三!”

  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叫嚷声。

  只见曹栋栋、马小义、符世春三人大摇大摆了走了进来。

  “哎呀!司……司马伯父也在啊?小侄就不打扰司马伯父了,小侄告辞。”

  这刚刚露头的几人立刻又跑了。

  哪个纨绔子弟可也不愿意跟司马光这种老头待在同一屋檐下。

  那纯属自虐。

  司马光只是笑着摇摇头。

  张斐也没有在意,立刻让人备上笔墨,准备与苏轼签订一份正式的雇佣契约。

  “还用我动笔?”苏轼诧异道。

  张斐讪讪道:“我知苏先生学问很高,小店所写契约,只怕入不了苏先生的法眼,不如苏先生你自己写。”

  苏轼笑着点点头道:“好吧!”

  很快,苏轼就挥墨写了两份。

  当然,这可不能写成豪放派契约,张斐也提出一些硬性句式,剩余的,苏轼可以自由发挥。

  “两份还不够?”又见张斐递上一张黄纸,苏轼不免诧异地看向张斐。

  张斐道:“这个,嗯,我们事务所是合伙人制,书铺一份,我个人还得要一份。”

  苏轼也没有在意,又挥墨写了一份。

  张斐小心翼翼的拿过来,心中暗喜,这份可得保存好,留给咱得后世子孙,也好让他们能够跟同学吹吹牛逼,想当年苏轼也找过我先祖打官司。嘿嘿……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你个假粉

  签完三分契约之后,苏轼便与司马光离开了。

  “呀!苏先生回来了。”

  “苏先生。”

  “苏先生有空的话,可不要忘记上我这里坐坐。”

  “苏先生,我刚好谱了一首曲子,可否帮妾身鉴赏一番?”

  ……

  录事巷半条街都是烟花之地,这苏轼虽没有柳永那般软饭硬吃的境界,但也不是说他做不到,而是他没有这个需求。

  苏轼其实也是青楼的常客,很多歌妓也都是他的老相识。

  故此苏轼一出现,两旁青楼上的歌妓顿时就疯狂起来。

  不过苏轼本人却有些尴尬。

  因为他身边的司马光是最不喜欢这些,这一点朝中唯有那王安石与他最像似。

  文人不风流,其实很罕见的。

  所以别看这两人经常斗嘴,但在生活习性上,二人又是高度像似,其实现在他们也是很好的朋友。

  只不过后来当变法演变成党争,他们才决裂,那就另说了。

  党争为什么可怕,就是里面已经没了是非对错,也没了道德伦理,就是纯粹的战场,你支持的一切,无论好坏,我都反对。

  苏轼很是尴尬的朝着姐妹们招招手,目光却一直瞟着司马光。

  司马光只是面带微笑,倒也没有打扰他们叙旧。

  不管是司马光也好,王安石也罢,在私人生活方面,他们很少去干涉别人。

  出得录事巷,司马光才问道:“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苏轼答道:“晚辈今日回来的。”

  他之前在为父守孝,今年刚好满了三年,于是回京。

  说真的,这苏轼也真是够背的。

  刚刚及第进士,意气风发时,他母亲去世了,就回家守孝,守孝完后,回到朝中,刚刚通过院士考试,结果他父亲又去世了,又回去守孝,再来回时,又迎头撞上王安石变法。

  结果就被卷入党争,差点因乌台诗案嗝屁了。

  司马光一愣,“今日?”

  “对。”

  “你今日回来就跑来这里找张三打官司?”司马光惊讶道。

  苏轼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瞒先生,晚辈去年就听闻了这张三的大名,又听闻他竟以祖宗之法状告朝廷,故与胞弟快马赶回京城,可不曾想,还是没来得及,正好又遇到那本词集,于是就想着借这词集,见识见识这张三的本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7:40 , Processed in 0.03382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