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644 页

  上官均马上道:“他这属于犯下斗讼律,是严重伤害到国家和君主的利益,就是依法制之法,也得给予刑罚。”

  蔡卞瞟了他一眼,这么狠吗?

  张斐道:“为什么不先口头警告,同样是虐打,为什么丈夫虐打妻子,就得先口头警告,蔡卞虐打你就直接判刑。”

  上官均愣了愣,道:“因为他们是有夫妻关系,我与蔡卞只是普通同学关系,这不一样的,怎能一概而论。”

  张斐笑着点点头,道:“丈夫和蔡卞的行为是一模一样,但是判罚完全不一样,原因就是在于三纲。

  在德主刑辅下,由于刑是被动的,那么只要你触犯礼法,刑罚将立刻启动,无论你是什么原因。但法制之法是主动的,它的理念是捍卫个人正当权益,妻子受到虐打,个人权益受到伤害,法制之法理应给予保护,但同时又要捍卫家庭和睦,导致它的判罚同时也要以三纲为参考。”

  以三纲为参考?

  众人皆是一愣。

  这怎么越说越不像似德主法辅。

  说到这里,张斐稍稍一顿,“对了!你们知道我的成名之作吗?”

  蔡京不太确定道:“老师指得可是登州阿云一案?”

  “正是。”

  张斐点点头道:“那你可知道,最终我是如何帮阿云脱罪的?”

  司马光听到这里,嘴角直抽搐,你的成名作是建立在我的屈辱之上。

  “孝道。”

  “不错。”

  张斐点点头,道:“官司的过程,我以后再讨论,我们现在主要讨论朝廷为什么给出这么一个判罚。阿云砍伤韦阿大就是事实,依法不是死刑,这活罪也难免。但朝廷最终判她属于自卫,惩罚就是登州坐了大半年的牢。

  原因就在于朝廷考虑到了三纲中的孝道,而判罚理由,就是维护孝道。当然,也要维护韦阿大的利益,但由于韦阿大已经在方家得到合理的补偿,朝廷也就没有再另给补偿。

  此案就是一个典型的德主法辅案例,阿云是不是违法,绝对违法,她绝对侵犯了韦阿大的权益,但是判罚却是参考了三纲之礼,最终给予比较宽容的惩罚。”

  司马光越听越恼火,什么鬼,不都是让你逼得吗?

  他恨不得让张斐说说打官司的过程,那才是最精彩的部分。

  张斐当然不会说,因为那是更高级别的理论,回到木板前,指着“德==法”,道:“现在我们应该可以准确判断出,法属不属于礼?”

  “不属于!”

  “法属不属于德?”

  “不属于!”

  “都不属于!”

  张斐点点头,道:“因为法只是一个保护者,一个捍卫者。德刑结合,刑就是隶属于德,隶属于礼,就是只要你违礼,那我就罚你,这是没得条件可讲的。

  但是德法结合,德成为法的一个保护目标,法的入罪标准,是判断你是否伤害君主、国家、私人的利益,这是法制之法自身的理念所在,他的内容不是礼。

  但是他保护的核心对象是礼。

  因为三纲之礼是整个国家的秩序,是核心利益,是在法制之法之上的,那么法在判罚之时,就会去参考三纲之礼,一方面惩罚那些严重违法三纲五常之人,但另一方面,也会要求宽容对待那些遵守三纲五常之人,即便嫌疑人侵犯了别人的权益。

  就好比说,城里不准跑车,但你要是为了救父,急着驱车去找郎中,即便了撞伤了人,也会得到法制之法一定的谅解,比如免除刑罚,但肯定也要补偿被你撞伤的人。

  德主刑辅,就是要告诉你,违礼的后果,而德法结合,不但会告诉你违礼的后果,同时也会告诉你守礼的好处。”

  “说得好啊!”

  文彦博头回点头称赞。

  曹太后听得也是频频点头,小声嘀咕道:“这么听来,德法结合显然是要更好啊!”

  可瞧了瞧周围的大臣,只见他们个个是满头大汗,不禁稍稍蹙眉。

  那些老夫子们能不急得满头大汗吗。

  这么一搞的话,这礼法合一都没了呀!

  礼就成了一个参考物。

  这不是在削弱尊卑阶级吗?

  你这偷梁换柱玩得可真是溜啊!

  只见一个士大夫突然站出来道:“若依你之言,臣也可以告君。”

  你老是拿夫为妻纲在举例,我们弹劾你的理由可是君为臣纲,你有能耐倒是将这个说透啊!

  此话一出,方才还窃窃私语的人,立刻停止下来,大堂里面立刻变得安静下来。

  张斐摇头笑道:“这位大夫还是没有听明白啊!”

  “老夫听得很明白。”

  “是吗?”

  张斐又向自己的学生道:“我方才说妻告官案例在法制之法下,是属于一种什么行为?”

  蔡卞道:“寻求保护。”

  “对啊!”

  张斐道:“法制之法只是保护妻子的权益,为得还是捍卫夫为妻纲,而不是在于破坏夫为妻纲,也不是怂恿妻子天天去告丈夫。

  正如我方才所言,判罚依据也是要参考德礼的,德礼的目的,是为求国家安定,家庭和谐。

  对于君为臣纲,亦是如此,法制之法目的是捍卫君为臣纲。

  其实在德主刑辅下的君为臣纲,对君主不利,对大臣也不利,因为中间只有惩罚,没有保护,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关系,道理就跟夫为妻纲是一样的。

  如果大臣们不是跑路,就是自杀,那这国家也是不可能长存的。”

  此话一出,大臣们的脸色稍微好看许多,但心里却多多少少有些患得患失。

 

 

第三百八十五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这患得患失间,更多人觉得很是失望。

  这小子真是太能说了。

  虽然张斐被放出来,但他们都认为事情并未到此结束,所以之前不少人都非常期待这一课。

  因为这个法制之法和三纲五常的矛盾,那真是肉眼可见的,里面就是不平等关系,而且符合统治者的利益,你偏偏要平等。

  在他们看来,这就没法去解释。

  可不曾想,张斐竟然将法制之法解释为三纲五常的保护者。

  明知道他这是要削弱礼教,甚至可以说是在颠覆礼教,因为根据法制之法,礼法是剥离了,但你可以反对,真不能说他是错的。

  “那……那你倒是具体说说,这德主法辅下的君为臣纲。”

  只听那人群中突然有人开口说话,但却有些躲躲闪闪。

  赵顼只是微微一瞟,虽未看到是谁说得,但却是笑而不语。

  而大臣与学生们倒是不在意谁说得,而是期待地看向张斐。

  “具体我可就不知道了。”

  张斐摇摇头,道:“首先,虽然我现在是官员,但并不是那种能够与官家坐在一起论国事的大臣;其次,在我打官司的生涯中,也并没有遇到君臣矛盾,我也不太懂这些。”

  蒋之奇立刻道:“既然你什么都不知晓,那你又在此说什么。”

  “上课之前,我就解释过这堂课的原因,那是因为我的法制之法引发了歧义,甚至连累到这些学生们,不得不解释清楚。”

  说着,张斐又看向学生们,“现在你们应该非常清楚,法制之法与三纲五常的关系了吧。”

  学生们先是点点头,但旋即又摇摇头。

  听是肯定听明白了,但他们还是希望张斐再多讲讲,总感觉还是零零散散,有些东西就没有进脑。

  为什么一说到法制之法,他们的脑子就开始转不过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自秦灭亡之后,儒家思想统一天下,任何关系逻辑,都是以家庭为基础单位,是没有个人的。

  故此他们思考问题时,容易忽略个人,第一反应就是家。

  这也是为什么张斐上课,时不时就要问他们一句,法制之法的理念,就是在提醒他们这一点。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9 16:57 , Processed in 0.04790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