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946 页

  ……

  而那边蔡延庆也有些坐不住了,因为目前来说,这税权还是在他们官府手里,收不上税,他也得负责人,直接就跑去找张斐。

  “张庭长,你这般收税法,能收上来多少税啊?”蔡延庆焦虑道:“你不能只看地契,还得看户籍啊!”

  张斐忙道:“蔡知府,这是警署的事,不,这不是你们官府要求警署协助的么,你……你怎么还跑来问我。”

  “要不要我将你与元学士那些勾当说出来。”蔡延庆是真心憋不住了,也猜累了,直接就摊牌了。

  关键你们这频率也太快了一点,一事接一事,猜得心累啊!

  张斐心里咯噔一下,眨了眨眼,错愕道:“什么勾当,蔡知府,你在说什么?”

  蔡延庆道:“我早就看出来,不管是盐钞,还是军饷,都是你与元学士暗中商量好的,由你出题,他来解题,你就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干预财政的,我只是不想说罢了,你们还想瞒我到什么时候。”

  张斐一脸懵懂道:“蔡知府,我真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行!”

  蔡延庆站起身来,“我待会就让人去查查,看看你们皇庭是否有在暗中在干预财政。”

  言罢,便往外面走去。

  他是在诈唬我吗?还是说他真的早已经看出来。张斐神情也稍稍有些焦虑,这事可真不能捅出去,不然的话,元绛那边就会很难开展工作。

  要知道元绛来到河中府后,立刻就如鱼得水,完全就是因为他坚决对抗皇庭,这才赢得大家的支持。

  可转念一想,蔡延庆其实也不需要来诈唬自己,他只需要将他的想法透露出去,自然就会引来不少人的怀疑。

  而且,就算他此时承认了,出了这门,他也是可以否认的。

  既然蔡延庆一直帮着隐瞒,而且根据蔡延庆之前的抉择来看,他应该是支持自己的。

  念及至此,张斐赶忙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蔡延庆,“蔡知府请稍等。”

  蔡延庆回头冷冷看他一眼。

  张斐赶紧起身将他请回来坐下,然后道:“方才蔡知府是问自主申报一事。”

  那个话题,自然得避开。

  蔡延庆不做声。

  张斐讪讪道:“其实我也真的有些不知道,蔡知府到底在担心什么?”

  “我担心什么?”

  蔡延庆道:“其实我倒也不想去强征那些穷人的税,但是这税要收不上来,那是会出大问题的,如今警署那边已经放出话,只凭借地契征税,但你是否知道,这秋税里面有多少门道。”

  张斐点点头道:“我都知道,毕竟这又不是什么秘密,许多官田、士绅的田地,都是平摊到百姓头上,其中就包括那些无地百姓。”

  蔡延庆道:“既然你知道,那你还这么做?我也不妨坦白告诉你,我为官数十年之久,但今日是真估不到到底能够收多少税上来,那些地主即便愿意补,也不可能全部补上。

  而明年河中府是急需财政支持,如果这财政不好,你们之前所有的计划,可能都会失败,到时肯定会有人从中作梗,这可能引发极大的混乱。”

  张斐道:“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做到合法交税的,是多少就是多少,如果少一点,那咱们就少用一点。总不能让皇家警察去违法去收税吧。”

  蔡延庆笑道:“如果个个都合法交税,这税是绝不会少的,但你未免有些想当然了。”

  张斐摇摇头道:“我没有想当然,我会脚踏实地的秉公执法,反正事情都到这一步,何不借此,将地契这团乱麻给梳理清楚,顺便普查一下河中府有多少田地,反正以后也要梳理的。”

  蔡延庆道:“那你知不知道,那些大士绅可都是有背景的。”

  张斐反问道:“不知道是哪位王爷?”

  “???”

 

 

第五百七十三章 少数人的斗争

  也真不怪这蔡延庆庸人自扰,他的性格一向比较沉稳,非常沉得住气,只是他发现这个自主申报有一个技术上的漏洞。

  那就是地契。

  秋税简单来说,就是每亩地收一斗,北宋绝大部分地区是没有丁税的,完全看土地收税,但其中还伴随着许多杂税。

  而河中府最恐怖的杂税,就是支移。

  在战争时期,甚至有让河中府的百姓,将税送到延州去,许多百姓直接就跑了,如今就是折算成钱。

  这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若只看地契收税的话。

  你想地主兜底,这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呀!

  然而,张斐的回答,就让蔡延庆觉得自己是一个傻逼。

  那真心没啥可说得了。

  你都这么横了,那……那就静待你的表演吧!

  但与其说静待张斐的表演,还不如说静待那些大地主的表演。

  因为只有那些大地主表演完之后,张斐才有资格出来表演。

  直白一点的说,就是得有人违法,张斐才有露脸的机会,否则的话,张斐只能在家跟夫人玩……

  ……

  而此时,这田里的农作物多半都已经被收割完,放眼望去,就只有一堆堆的稻草,这也预示着,已经正式进入缴纳秋收的时段。

  一般来说,夏税只收一个月,但秋税是要收三个月,从九月中旬到次年正月中旬。

  由此可见,收税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公务,而且这也是官员最重要的政绩。

  但凡收不上的税的官员,基本是得不到升迁的。

  但是与往年不同的是,这都还未进入正式收税期,多半自耕农已经缴税完,税钞都已经拿在手里。

  原因也很简单,他们比往年要少缴纳近三分之二税。

  这能不积极吗?

  而那分署也随之渐渐变得清闲,都开始打苍蝇了。

  府库!

  “库里现在收了多少粮食?”

  韦应方向此库房的主管孟成问道。

  孟成拿着账本念道:“目前我们仓库一共收了两千三百六十一石粮食。”

  韦应方吃惊道:“才这么一点?我听说河东县南部的税已经收的差不多了。”

  孟成点点头道:“是的,地籍册上的百姓,已经有七成百姓已经交了税。”

  “七成。”

  韦应方稍稍点头道:“那倒是还好。”

  孟成忙道:“韦通判,就我们估算,其实只有不足一成的人尚未交税。”

  韦应方错愕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孟成道:“因为这回是按照地契收税的,而不是按照地籍册收税,这剩余的三成中,其实有两成多的百姓是没有地契的。”

  韦应方又问道:“那比起往年,还差多少?”

  孟成道:“我们仓库就还差四千多石。”

  韦应方眨了眨眼,“也就是说河东县南部,剩余不足一成的人要补上四千多石的税?”

  孟成左右看了两眼,低声道:“韦通判,咱们河东县可全都是一些大士绅,地契几乎都在他们手里,他们要不交税,今年咱们的俸禄恐怕都成问题。”

  韦应方一边抹着汗,心想,他们能补上吗?不管了,就是补不上,也不是我们的责任,是警署那边要搞这自主申报的。

  ……

  这潮水退去,那些暗礁也都慢慢浮现出来。

  是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些田地全都在谁手里。

  而那些大地主,大士绅,自是不想这么裸露的站在大家面前,当然,他们更不愿意出这一笔钱。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3:16 , Processed in 0.08407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