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北宋大法官》作者:南希北庆 - 第 993 页

  蔡延庆是面色严肃地向张斐说道。

  言下之意,你要这么搞的话,那我也不能坐视不理。

  张斐叹道:“蔡知府,我也不想,但我也没有办法,那些恶霸仗着在衙里的关系,是欺民霸市,这种现象已经是非常严重,自从我开庭以来,就一直收到各方的密讼,我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决定这么做的。”

  蔡延庆道:“这我能不知道吗?但是你得先拿出解决之法,目前官府运作,全依靠那些胥吏,如果他们都不干了,那我们还怎么去治理。”

  他们就三年任期,没有能力去培养自己的班子,就只能用现有的吏,他们是最熟悉州府事务,经验丰富,知道怎么去管理。

  张斐道:“我们不是要至他们于死地,我们只是打击这种犯罪行为,同时我们也会为他们争取到合理的报酬。

  目前这种方式是绝不可行的,因为这必然会引发行政和司法的冲突。道理很简单,放权让他们去收过税,多收的就算是补助,那不用想也知道,这吃亏的肯定是商人,这就是一种敲诈行为,而我们公检法是要捍卫百姓的正当权益,一旦商人来我们这里提起诉讼,我们是不可能不理会。”

  蔡延庆听得是眉头紧锁。

  以前是政法一体,那大家可以有默契,而如今政法分离,官府继续放权给他们,让他们为朝廷敛财,但这显然与司法冲突。

  商人肯定也会上皇庭告状。

  那怎么办?

  这种默契是必然维持不下去了。

  过得片刻,蔡延庆道:“那你怎么能保证,不会引发混乱?”

  张斐道:“这我还是有些把握的,我有调查过,大多数官吏已经聚敛了不少财富,他们可不是亡命之徒,他们也会有所忌惮的,只要我们不给于太重的惩罚,他们应该不会铤而走险。

  而下面那些没有吃饱小吏,他们通常是没有背景的,亦或者是新加入的,给他们一份丰厚的报酬,是他们更加需要的。

  此外,就是皇庭刚刚判决乡绅胜诉,那些大地主、乡绅多半不会选择立刻与皇庭作对,至少不会公然反对,他们已经得罪官府,不会再得罪我们,这些人会帮我稳住乡村,如此一来,大局可控也。”

  蔡延庆沉吟少许,道:“但前提是,官府得拿出足够的财政给他们发放俸禄?那边军费还未弄清楚,这边又给官吏增加俸禄,官府能够负担得起吗?”

  张斐道:“收税。”

  蔡延庆道:“你们打算增税?”

  “不!”

  张斐摇摇头道:“就只是依法税收,同时打击偷税漏税,如此一来,是能够补上这部分财政的。”

  蔡延庆恍然大悟,这羊毛到底还是出在羊身上。

  只不过这只羊不是百姓,而是那些大地主。

  张斐道:“蔡知府,一个国家是否能够良好运转,就是看这个国家能否依法收税,尽量做到收支平衡,就是这么简单。而如今这种行为,那就是一种强盗行为,朝廷与恶吏,利用权力去剥削百姓,然后大家五五分账,那税法就如一纸空文,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是我们公检法所不能容忍的。有道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第六百章 拨乱反正

  这宋朝可以说是封建王朝中的一个奇葩,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商税大规模超过农税的封建王朝。

  根据统计,这北宋的商税是后面那明朝的数十倍之多。

  而这一切首先是得益于宋太祖最初颁布的《商税则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商业税务法规。《商税则例》规定了征税商品的种类、税种、税率,以及对偷税、逃税的处理等内容。

  这不但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商税乱象,同时还将北宋的商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未曾想象过的高峰。

  由此也可见,这法制的重要性。

  然而,随着宋王朝财政危机的爆发,这商税也出现各种问题。

  在古代收商税是非常难的,没有谁会傻乎乎的会将钱送到你面前来,这必须得花钱请人去收税,这属于必要支出。

  可是在面对财政危机时,国家想得就是既要减少支出,同时又要增加收入,但这两者是非常矛盾的,因为目前国家的收入,主要是收税,而主要得支出,则是战争军费和官吏俸禄,军费是没法减的,那么要减少支出,就得裁人,可一旦裁人,收税的人就会变少,这税就收不上来。

  目前很多大臣批评王安石的新政,其中也涉及这个问题,王安石要开源,开源就需要招人,招人就会增加财政负担。

  比如说青苗法,要执行好青苗法,必须得请一批人去催债,这显然就会增加财政负担,这与司马光的节流政策,是非常矛盾的。

  但地球是圆的,只要你够贪婪,总会想到办法的。

  如何做到这一点,很简单,就是以奖励、抽成去代替固定的俸禄支出。

  其实以奖励和抽成,去激励工作人员收税,也是一种很合理做法,但是去代替固定支出,这一定会出问题的。

  朝廷的钱是不能少,就只能默许他们不按照税法去收税。

  一旦没了法,那就是拳头说话。

  比如说过税,根据《商税则例》,全国过税规定就是百分之二,但是目前河中府很多地方的过税,已经达到百分之二十。

  他们甚至于直接封闭那宽阔,不好收税的商道,迫使商旅过桥,或者走狭隘的道路,然后在那里设立关卡,盘剥商旅。

  直白来说,这就是一种强盗逻辑取代法律原则,以求能快速获得财富。

  这就是为什么当检察院控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是理直气壮的反驳,是朝廷允许我们这么干的,你们现在这么做,反而是在卸磨杀驴,极其不厚道。

  但这种情况显然是不利于商业发展的,而且张斐是要振兴司法,他怎么可能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发生下去。

  此外,王安石也意识到这个问题非常严重,因为官员不管事,真正管事的是吏,但他们都不拿俸禄,就只有一点点福利,他们有权,但无钱,你说他们会怎么干?

  王安石治吏的第一步,也是要给吏发工钱,只是说他没有单独拧出来说,而是放在免役税里面一块执行。

  可见王安石在宣传方面,可真是一塌糊涂。

  这一条法令其实应该大书特书,青苗法反而应该低调宣传,因为一个是发钱,一个是收利息,当然是该侧重于发钱,如此才能收获民心。

  或许王安石对此也没有太多信心,毕竟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为国敛财。

  但不管怎么说,张斐与王安石在给吏增发俸禄这一点上,是有着共识,故此张斐才有底气让苏辙去跟他们谈判,表示愿意为吏争取俸禄。

  因为破坏司法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发俸禄,一定要将俸禄给补上。

  但是财政可不归公检法管,而是转运司的职权。

  目前官府还在与检察院交涉中,但双方都不肯让步。

  下面那些吏见检察院不让步,是闹得更凶,但他们也非常狡猾,专门在一些涉及到收税的事务上面,选择罢工,目的让官府收不到钱,看咱们谁耗得更久。

  目前整个河中府的过税,都是处于瘫痪的状态。

  这些官吏心里非常清楚,只要朝廷收不到钱,就会妥协的。

  这也是为什么蔡延庆会这么着急。

  但检察院方面还是非常强势,只是表示可以不清算之前的旧账,但是这种行为是决不允许继续存在,如果朝廷拖欠俸禄,你们可以来告,但不能用这种方式去敛财。

  你们罢工就罢工,跟老子没有关系,非但如此,检察院见对方不肯妥协,似乎也渐渐失去耐心,开始针对那些被逮捕的人进行起诉。

  外面的官吏还在负隅顽抗,但里面的人顶不住,因为检察院谅解协议中,惩罚是非常轻的,只是将霸占别人的还给别人,然后再罚点钱,就不会涉及到刑罚。

  他们现在都是有钱人,不愿意冒这风险。

  再加上那些珥笔也在游说他们,检察院方面是证据确凿,打官司是肯定打不赢,闹到皇庭上去,必然是要受到刑罚的。

  与此同时,警署方面也没有消停,突然又以府狱缺乏管理为由,直接派人过去,接管了河中府的牢狱。

  就那几个牢头,根本就挡不住数百名装备精良的皇家警察。

  这在官府又引发极大的震动,你们这是要将我们都给替代了吗?

  府衙。

  “卓主簿,他们怎么说?”

  见到卓群入得堂来,韦应方立刻问道。

  卓群道:“警署方面表示,目前检察院正准备起诉,到时犯人的数量会增加,但是府狱方面一直不配合他们,并且近日还以人手不足,将府狱给关了,迫于无奈,他们才选择这么做的。

  同时他们还出示了朝廷的公文,根据朝廷的规定来看,这警署中本就包含狱警,到时警署将会分离出一个专门管理牢狱的官署。

  而且,他们还决定关闭府狱,将府狱的物业改为警署的临时监司,用于关押那些还未被审判的嫌疑人,同时会在城外建立一座牢狱,专门用于关押囚犯。”

  这一番话下来,韦应方他们是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警署原来有这么大的权力。

  警署招这么多人,不完全是为治安,到时就会分家,税警、狱警、庭警,以及部分检察员,都会从警署里面分出来。

  刘大兴突然站起身来,“蔡知府,元学士,你们也都看见了,如今这警署也要骑在咱们头上,到时整个河中府都将听从他们公检法的,谁还会将我们放在眼里?”

  他身为县尉,相当于公安局局长,在面对警署的咄咄逼人,他是最为着急的,一旦警署彻底接管治安方面的公务,那他就失业了啊!

  “这是一个阴谋。”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08:56 , Processed in 0.08257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