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043 页

皇帝垂下眼帘,心中恍然。三位重臣觐见,是来劝谏自己的。显然,最近一段时间的表现,让他们有了自己怠政的感觉。

 

嗯,倒也说得过去,自己和以前数年相比,确实偷懒了,但绝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明白了重臣的来意,皇帝思索了半晌,大殿内陷入沉寂,不知是风暴前的宁静,还是宁静是爆发的压抑。

 

“众卿赐座吧!”皇帝终于开口,语气和熙,让三位垂首躬身的重臣稍微松了口气。

 

皇帝已经斟酌好了句辞,缓缓说道:“朕今年确实不如以前那般勤于政务,但却不是怠政,而是另有深意,你们想必还不清楚。”

 

“微臣等恭聆万岁教诲。”三重臣躬身受教。

 

皇帝摆了下手,示意宫人上茶,这已经是很高的礼遇。毕竟只有三位重臣在殿内,稍微有违礼数,也不算什么。

 

“传承,朕是为了大明帝国的传承。”皇帝喝了口水,沉声说道:“不是江山,而是模式和理念。朕百年之后,不希望人亡政息,大明帝国重又走上老路。”

 

“万岁春秋正盛,不可轻言不祥之事。”

 

皇帝笑了笑,对着年纪最大的毕自严摆了摆手,说道:“什么万岁,人活七十古来稀,朕说在年,又有何不祥?”

 

向下压了压手,皇帝继续说道:“朕只与你们三人说,今年的怠政其实是放权之举。制度已日趋完善,官吏也日渐精干,所处理的政务甚得朕心,或者说是符合朕制定推行的国策,朕心甚慰,又何必事必躬亲?”

 

皇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激荡着三重臣的内心,“因皇帝的贤愚、明昏而决定帝国的兴衰,这是朕最担心,也正在着力加以预防的事情。朕的继承者是个什么样子,谁也难以预料。甚至有前明后昏,以致误国误民者。”

 

“扩张为民的国策已经成形,开拓进取的理念再深入人心,我大明帝国就算有衰落之时,亦有再兴之日。朕看似轻闲,却是在观察,在考察,以确保一任接一任的臣子能领会朕意,体会朕心……”

 

第五百一十六章 朕的大明,华夏永盛(完结)

 

新书《逆天换明》已有二十余万字,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本书完结,感谢朋友们不离不弃的支持。中间个人有些琐事,或断更,或少更,请大家多多谅解。别的不多说,希望和大家在新书继续在一起。

 

…………………………….分隔线………………………………………….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求新求变,只为一个目标,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致落后,至少不要落后太多。

 

但国际上,或者国家之间,亘古不变的道理只有一个,弱肉强食,丛林法则。

 

从泱泱上国的迷梦中早些清醒,从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的自信中,找到开拓进取的动力,才是皇帝最终要让大明子民明白的道理。

 

通过报纸,让子民们知道;通过钦定的教材,从小培养具有新知识新思想的新一代。

 

通过战争使国家强盛,通过扩张使子民受益,利之所在,人皆往之。

 

大灾害还在持续,但已经无法阻挡大明帝国继续强盛,继续扩张,继续开拓进取的脚步。

 

婆罗洲除了坤甸总督,又增加了沙巴、古晋、山口洋三个领主;

 

淡马锡总督则上奏朝廷,把巴淡岛划为自己管辖下的领主之地;

 

与葡萄牙人共享的马六甲则在海军和人力的填充下,大幅扩张,明国开始向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渗透……

 

吕宋总督李旦上奏请设棉兰老岛、民都洛岛、宿务岛领主,皇帝允准,交与“华夏龙腾”公司商议解决。

 

同时,皇帝特意恩准李旦之后,可以指定继承人,并推荐一位领主,报备朝廷即可。

 

在印度东海岸,明国海军先是借助于葡萄牙人的据点,再逐渐渗透扩张,与大举攻入的土司联军取得联系,夺取了沿海港口,从而稳固地得以扎根落脚。

 

随着军队的侵略扩张,再加上掠夺,战争债券的稳定收益,使其成为最受大明国民欢迎的投资品种。

 

五千万十年期债券,在天启十九年发行,预购溢出三倍之多,不得不摇号抽签。

 

由此,大明的扩张不再受到朝廷财政的限制,而得到了全体子民的支持和赞助。闻战则喜,皇帝的希望成真,大明走上了一条良性循环的道路。

 

而天启十九年,正是大灾害最严重的时期。从西北到华北,又向南扩大到皖、苏等省。

 

陕西、山西、河南、北直隶,南直隶……灾害的持续和蔓延,使这些受灾严重的省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之多。

 

不是饿死的,也不是逃荒,十几年来的有序移民,疏散了人口密度,也减轻了赈灾的负担。

 

得益于土豆、玉米、黑麦等抗寒耐旱作物的种植,得益于南方、海外的反哺,中原地区的社会得以保持稳定,百姓得以温饱度日。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0:05 , Processed in 0.08153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