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160 页

皇帝可以回宫了,今天他就是出个场露个面儿而已。

 

接下来,诸进士、王公百官皆随榜而出,至东长安门外(今天安门东侧)张挂。

 

状元率诸进士等观榜,然后就是御街夸官等活动,以激励学子们的上进心,彰显朝廷对科举取才的重视。

 

当然,对于京城老百姓来说,又是一次围观看热闹的好机会,对此是相当地热衷。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古代的读书人出路很少,多数都是苦读苦读再苦读,就为了有朝一日登科中榜。

 

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最好的时光就花费于此,梦想实现后的狂喜可想而知。

 

明天,礼部和兵部还会举办“琼林宴”、“会武宴”,为文武进士们庆贺。以吃喝的方式庆祝,大概也是全世界最通用的形式了。

 

但这些热闹喧嚣,已经跟朱由校关系不大。进士们能张扬放荡两天,他却还有一堆事情要处理。

 

同样忙碌的还有几位新晋阁员,孙承宗、李起元、陶朗先、毕自肃、徐光启,皆是朱由校信任看重的臣子,负责把少年皇帝的改革落到实处。

 

“新进士入部观政?”朱由校想了想,颌首应允,“那就由众卿从中挑选吧,不能太多。”

 

尽管朱由校想让进士们从地方官做起,但官缺不够,一时也安排不下。先去各部实习,倒也可以。

 

孙承宗拱手禀奏道:“万岁,昨日有贡士向兵部投书自荐,有封狼居胥之志。微臣看过之后,觉得可堪造就。”

 

哦,朱由校甚是惊咦,殿试结果未出,怎么就转向武将了,难道是看着武进士也受重视?

 

孙承宗见皇上疑惑,不由得苦笑一声,解释道:“崇文抑武实是过矣,可若以进士之身再转武将,却是不同……”

 

文尊武卑,大明的积习弊病。同品阶,武将亦要向文官行礼,自居其下。甚至是武将上书,也常遭到文官斥责。

 

名将俞大猷早年上书给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恼怒地说“:军校怎配上书言事?”

 

于是将俞大猷一顿乱杖,并剥夺了他千户的武职。沈有容也有这样的遭遇,虽然没那么惨,也可见武人地位之低。

 

在文官看来,你们这帮粗鲁武人,领兵打仗就得了,上书言事那是你们能做的嘛?你们要能干,要我们干嘛?

 

但一个有功名的武将就不一样了,那是儒将,是文武双全,文官也不敢瞧不起。

 

而沈有容在从戎之前,其叔父沈懋学乃是万历五年的状元,便劝这个侄子先考科举。但沈有容没听,从武举开始,走上了武将之路。

 

当然,沈有容因此也是一路坎坷,屡受打击。

 

原来是这样,朱由校听了孙承宗的说明,明白了这个进士的心思,可也没责怪,而是饶有兴致地问道:“此贡士何名,想得倒是长远。”

 

孙承宗笑道:“此人乃陛下钦点的传胪,常州卢象升。”

 

“卢象升啊?”朱由校稍微愣怔了一下,便笑着颌首道:“确实可堪造就,孙师就多费心栽培吧!”

 

孙承宗说道:“微臣便是要选他入部观政,然后去武学深造。”

 

“如此甚好。”朱由校表示赞同。

 

第一百二十五章 中央储备粮直属库?!

 

户部尚书李起元拱手奏道:“户部已做好在即墨青岛湾(青岛)、崇明(上海)、明州(宁波)、厦门、广州开市舶司的准备,所派官员可即刻启程。”

 

朱由校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普通货物进出口贸易的税率便暂按两成收取,生丝、丝绸、瓷器、茶叶、白糖、棉布的出口税率为五成。”

 

这个税率在朱由校看来并不算高,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可是全世界的俏销货,运至欧洲就是数倍的利润。

 

而且,这是大明能够保持垄断地位的拳头商品,不使劲收税,那不是傻了吗?

 

除了商品出口税外,还有引税(出口资格证)、船税(出口税)等,和以前差不多,但收取的力度并不一样。

 

不管走私多猖獗,开放海禁,增加海关,都是势在必行。有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总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科学的。

 

何况,朱由校还有后招儿,会逐步开始施行。

 

比如控制主要出口商品的产地,收购商采取官府授牌制,或者收取抵押金。

 

若是海贸,在哪个海关出口,便在哪个海关交税拿证明;若是内销,也要在运到后向地方官府报备。拿着回执证明,就能继续领牌,或是取回抵押金。

 

这与后世的粮食收购证是一个道理,只有在内地有家有业的商人才授牌,或者你就不要抵押金铁了心走私。

 

这样一来,就差不多能从源头上控制住走私。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02 , Processed in 0.030914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