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22 页

英子撇嘴,转向张柱子问道:“张大哥,真有那么大的鱼嘛?”

 

张柱子点了点头,说道:“俺也是第一次看见,也没敢靠近,但那鱼真的很大。”

 

海洋岛是我国北温带寒流交汇的水域,既是海珍品生存的好地方,又是我国重要的捕鲸基地。

 

有时能在海上巧遇鲸群,那洁白的水柱冲出海面,珠沫飞溅,在阳光的闪射下,色彩变幻,称为长山列岛奇景之一。

 

英子眨着大眼睛,觉得不可思议。鱼嘛,比船还大,那不成精了?

 

在姑娘的印象中,既然是鱼,再大又能有多惊人?她看过最大的也不过跟人差不多,凭她的力气,应该能抱得动。

 

所以,英子觉得人们在逗她,故意这么说,也就并没在意。

 

“张大人过来了。”有人出声提醒着。

 

张盘带着几个亲兵大步而来,对着人们和熙地笑着,没有什么架子,连连打着招呼。

 

看着张盘和亲兵所穿的军服,张柱子眼中闪过几丝黯然,上前躬身施礼道:“见过张大人。”

 

张盘伸手扶了一下,拍了拍张柱子的手臂,说道:“以后不要轻易出海,既然已经熟悉了航路,就让别人去嘛!”

 

张柱子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这回不是有十几家要在海洋岛住下嘛,总要安置好他们,俺才放心。”

 

张盘点了点头,扫了一眼抬上码头的鱼筐,笑着对张柱子说道:“兵部有行文,要东江镇实行全民皆兵,这岛上军民的训练哪,我就交给你这个老军伍了。”

 

全民皆兵?!

 

张柱子还不太明白具体的含意,但带个“兵”字,又要训练,立刻让他眼睛闪亮,赶忙躬身答应。

 

……………………

 

第一百七十二章 皇帝是个技术宅

 

乾清宫。

 

朱由校看着孙元化眼巴巴的样子,不禁轻抚额头,装模作样地作思考状。

 

皇帝可聪明啦,很多工艺制造的难题都能想到解决办法。比如坩埚炼钢,比如焦炭冶铁,还有炼钢中添加石灰石……

 

这是徐光启、孙元化等人逐渐生出的感觉,纵然觉得奇怪,可不敢细问,只能以天姿聪慧来解释。

 

其实,这都是少年皇帝在前世从浩如烟海的网络知识中学到的,很多也是一知半解。

 

但就是这一知半解,对于困扰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技术难题,却往往如灵光一闪,有开窍顿悟之能。

 

坩埚炼钢是成功了,因为其技术本身不复杂,核心就是粘土坩埚的制作。用不同的配比多做试验,解决起来也不是很难。

 

硬度高的钢能炼出来,再调整碳的比例,造出弹性强的钢片也只是时间问题。

 

也就是说,燧发枪的制造已经现出了曙光。

 

但孙元化所提出的困难是坩埚炼钢的速度和效率问题,也就是想将现在熔融铁料的时间从三个时辰大大缩短。

 

朱由校倒是去看过首都炼钢厂的生产,觉得产量低就多造坩埚好了。可这懒人的思维,却被孙元化的负责和好学给打败了。

 

“这个,朕觉得吧——”朱由校终于从自己前世的参观体验中找到了办法,缓缓说道:“鼓风是为了使焦炭更好地燃烧加热,但吹进去的冷气,反倒不好。”

 

孙元化眨巴着眼睛,觉得摸到点思路,试探着问道:“万岁的意思,是把冷气先加热,再吹进坩埚炉中?”

 

朱由校点了点头,说道:“嗯,孙卿很聪慧,朕就是这样想的。在鼓风的通道上加个预热的装置,吹进去热风,可能会有效果吧?”

 

那肯定有效果啊,炼钢厂都是有蓄热室的,吹冷风是降温,和热风又哪能一样?

 

孙元化若有所思,问道:“要是在铁料上面也吹热风,应该也能加快速度吧?”

 

耶?这有点顶吹炼钢的意思啊,就是不知道吹空气和吹氧气有啥区别?

 

朱由校不置可否,勉励道:“孙卿尽管去试验,才能知道成不成嘛!

 

停顿了一下,朱由校赶忙岔开话题,问道:“孙卿,你说兵器火药局有工匠建议铸造铁芯铜体的大炮?”

 

“回万岁,确实如此。”孙元化拱手道:“微臣觉得可行,已经组织人手进行实验。先铸铁胎,待其冷却后,再有泥范法或失蜡法制模……”

 

朱由校连连点头,伸手打断了孙元化的长篇讲述,说道:“不管成不成功,先重赏此工匠。嗯,孙卿,若无他事,你先行退下,朕还有要事处理。”

 

孙元化赶忙起身,施礼已毕后,退出了宫殿。

 

呼,朱由校往椅中一靠,长出了一口气。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01 , Processed in 0.038845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