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23 页

朕是来过皇帝瘾的,不是来当技术宅的好不好。

 

当然,要是能赚钱的话,朕也不介意。嗯,说到赚钱,好象快了呢!

 

朱由校的目光一转,停在了桌案上的一块玻璃上。

 

没错,就是玻璃,还是透明的,是孙元化等人奉命与几个老外费了数月工夫鼓捣出来的。

 

玻璃的制造技术,在西方已不是什么秘密,很多国家都能造。但论玻璃品吹制的精美璀璨,还要数意大利的威尼斯。

 

可朱由校不是要在“吹”上跟威尼斯工匠较量,而是要另辟蹊径,从威尼斯人另一项发大财的制造工艺上进行超越。

 

现在嘛,还差那么一点。

 

朱由校摆弄着这块不算大的透明玻璃,抿起嘴角,露出财迷般的笑容。

 

透过玻璃,朱由校看到王体乾捧着匣子走进殿内。放下玻璃,少年皇帝干咳了一声。

 

“皇爷。”王体乾上前跪倒,呈上密奏匣子,“东厂提督魏忠贤的密奏。”

 

朱由校伸手取过,从桌案的抽屉内找出一把钥匙打开匣子,取出密奏阅看起来。

 

魏大爷汇报了清退藩王赐田和借钱建银行的工作,后面又说到了南阳唐王府,并附上了唐王世孙朱聿键的上奏题本。

 

唐王朱聿键,嗯,现在还是世孙,没承袭王爵呢!

 

朱由校对这位殉国的明室藩王还是印象不错,可也没用心去找。但现在朱聿键上了题本,他就不能置之不理了。

 

虽然朱聿键在题本中没敢说自己和老爹被爷爷囚禁,但魏忠贤的密奏中却有说明。

 

这个老唐王是真够狠心的,为了个小老婆,竟把亲儿子和亲孙子当犯人般囚禁虐待。

 

朱由校沉吟着,思索着,觉得不能象朱聿键题本中说的那样做。只是将他和老爹召到京师宗学,倒是摆脱了囚禁,可自己并没啥收获呀!

 

朱聿键算是个有志气的,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件事情,在宗藩处理的工作中,打开一个突破口,或是树立一个榜样呢?

 

朱由校思之再三,提笔给魏忠贤写了回复,准备另外派人处理此事,然后封入匣中交给了王体乾。

 

“皇爷。”王体乾没有马上退下,而是躬身谄笑道:“城内的商铺已经开始经营,这几天来卖得还不错。”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头,说道:“王伴辛苦了。也别瞧不起这小买卖,只要不亏本,积少成多也能干些事情。”

 

停顿了一下,皇帝又想起件事情来,说道:“建立英烈祠和名臣阁的资金还没凑齐吧?”

 

王体乾如实答道:“回皇爷,还差十多万,倒是不影响现在的施工建设。还有几个月,总能凑够的。”

 

朱由校微微颌首,抬手示意王体乾退下,心中却是怨恨京中权贵吝啬。

 

正琢磨着啥时下手整治这帮铁公鸡,刘若愚抱着一撂题本走了进来,打断了皇帝的思绪。

 

喝着茶水,朱由校听着刘若愚念着大臣们的奏疏和题本,又开始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的来说,整个形势还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各项改革正在落实贯彻。关键是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手头宽裕了不少。

 

主要就是借着闻香教造反的余波,皇帝动用厂卫和军队,狠狠地收拾了拖欠赋税钱粮的江南士绅,还有一些侵占军屯的地主劣绅。

 

谁也不是傻子,杀鸡儆猴还看不出来。可在谋叛造反的大帽子下,也没人敢为这些人鸣冤叫屈。

 

反倒是震慑显示出了极大的效果,江南拖欠钱粮的士绅痛快地缴齐,北方数省那些侵占军屯的地主劣绅,多数也麻利地退还屯田。

 

都是贱皮子,不抽不老实。

 

第一百七十三章 建奴的猜测

 

朱由校看着户部所收钱粮的报告,以及清屯的数据,再想想抄家所得,还忍不住要骂上几句。

 

意识到朝廷的强势,皇帝的铁腕,文官武将们的自查自纠也进行得比较顺利。

 

当然,心存侥幸者有之,继续欺瞒的也有。但等着他们的,则是接下来的严惩不贷。

 

朕给了你们机会,不珍惜就别怪朕无情了。

 

朱由校放下茶碗,开口说道:“蓟辽总督吴用先实心任事,赐玉圭、犀带,赏银百两。”

 

起初任命吴用先,朱由校还不是很满意,但事实证明,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这个吴用先上任以来,督率军队修理边防要塞,颇见成效。又组织军民开矿创收,解决蓟辽粮饷缺乏的状况,为朝廷节省了不少支出。

 

对于贪官庸吏,以及没有实际工作能力的官员,朱由校是不留情面的。但对于实干的,却也不吝赏赐晋升。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2:09 , Processed in 0.033863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