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41 页

显然,后金对于东江军的突然发动,以及实力的暴涨,是出乎意料,且没有明确的判断。

 

而且,只把沿海十几里变成无人区,以便提高预警时间,对于变强的东江军,显然是不够的。

 

所以,在东江军发动之初,后金军是措手不及的。

 

东江军相继占领的樱桃涡、涡站、旅顺、昌城、满浦,驻守的后金人马并不多,旅顺更是被弃守的空堡。

 

但在伏击战中,毛承禄、孔有德所部的火枪兵,再加上掷弹车,借助于地利和预设工事,却展现了很大的威力,杀死杀伤敌人上千,几乎全歼了这支傻傻撞来增援的敌军。

 

除了津镇外,这是辽、登、东江三镇首次的联合行动,策应、佯动、牵制、虚实、袭攻结合,立刻使后金陷入了四面皆警的紧急状态。

 

恐怕连后金也没想到,辽西战略收缩,并不意味着明军的畏敌怯战,反倒是开辟了新的战场。

 

而且,时隔大半年的时间,明军反守为攻的战线竟是如此广阔,力度亦是超乎意料,战术打法也有了新的改变。

 

但四面闻警,建奴的损失也并不算大。老奴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分兵抵挡明军的攻袭。

 

大贝勒代善率正红、镶红二旗,带着岳讬、萨哈廉等将领,扑奔满浦、昌城;

 

二贝勒阿敏率镶蓝旗,带斋桑古和济尔哈朗等将,扑奔金州旅顺;

 

三贝勒莽古尔泰率正蓝旗,及部分蒙古附庸军,前往盖、复二州增援;

 

八贝勒皇太极率正白旗,移师岫岩,以作各军策应;

 

老奴则以三旗人马坐镇沈阳,指挥各部行动。

 

第六章 旅顺大战之序幕(求订阅)

 

这个时候就看出后金的弱点了,兵力不足,全部动员也绝不会超过十万。而能出动的最大机动兵力,则在六万上下。

 

也正因为如此,朱由校基于上帝视角,才有五年平辽的计划。说不上是自大吹牛,在当时确实有实现的可能。

 

只要稳住战局不冒进,只要不让太多的蒙古诸部投向后金,只要不给后金有抢掠的机会,耗下去也能把建奴逼得去啃树皮草根。

 

当然,这需要财政支撑得住,需要内部相对稳定,不能爆发大乱。

 

用朱由校的话来讲,就是老子暂时要闭关修炼,猛升级憋大招,才不跟你玩儿大的。但还要时不时地捅咕几下,不能让你消停了。

 

而辽镇、登镇、东江镇也切实地贯彻皇帝的意旨,把这种袭击攻打当成实战练兵,也折腾折腾建奴。

 

但也不是所有的袭攻都是敌来我走,张盘关于金州的作战计划便得到了毛文龙和登莱巡抚袁可立的赞同,也得到了朱由校的支持。

 

所以,东江军看似多点进击,其他地方闹腾得挺厉害,但真正的重头戏却是在旅顺,就看后金上不上当了。

 

此时,旅顺堡外的野外工事已经接近完工,壕沟、胸墙、鹿砦密布;城内的粮草物资也囤积得差不多,城墙的修复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这些工作可不是左协独力完成的,一万多广鹿岛辽民乘船而来,参与了此次土木作业。

 

而直接参与旅顺堡作战的,也不是左协的六千人马(包括两千火枪兵)。

 

现在,赶来并肩作战的,有辽镇的一千五百火枪兵,由参将何可纲统领;

 

还有津镇火枪兵一千五百人,由新晋游击贺赞率领;登镇的一千五百火枪兵,由新晋参将张榜统率。

 

贺赞在历史上不是很出名,其父贺虎臣,接替沈有容,现任登莱总兵。

 

历史上贺虎臣最后是在宁夏与蒙部插汉虎墩兔部作战时捐躯;

 

贺赞则积官至京营副将,在李自成打到北京时,京军六大营皆不敢战,贺赞独率部卒迎击,中矢牺牲。

 

参将张榜则是在镇压徐鸿儒造反中,表现勇猛,而被提拔重用的。

 

相比于贺赞这个年轻游击,还有名声不显的张榜,何可纲的名头可是比较大。历史上的辽东四大猛将,在坚守锦州时拒不投降,被祖大寿所杀。

 

可以说,现在几位忠勇将领齐聚旅顺,这样的布置连朱由校也觉得信心十足。

 

除了兵强将勇外,登镇、津镇、辽镇还为旅顺之战支援了大量的粮草弹药,光掷弹车就有两百多架,炮弹三千多颗。

 

“这里再挖深半尺!”张柱子跛着脚,走得却不慢,用手中长长的标尺插在壕沟内,监督着防御工事的挖掘。

 

“嗯!”故意显出沉闷的声音回应着,壕沟内戴着笠子的辽民用力地掘出泥土,堆在沟沿上,还用力地拍了拍。

 

张柱子身上穿着红胖袄,但与正规军有所区别的,是衣袖上缝着的一圈黄布条。这是东江镇特有的后备军的标志,是按照皇帝要求建立的。

 

听到应声,张柱子便转身要去继续巡视监督。可走了几步,他又停了下来,疑惑地转过头。

 

那个挖掘的人以为张柱子走了,轻轻长出了一口气,把锹立在沟边,伸手脱下鞋子,磕打着,倒出里面的泥土。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3:31 , Processed in 0.033511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