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68 页

从收养安置,到安排宫人照顾,再到教材编订等工作,这帮孩子有的已经在此住了两月有余。

 

进来时的面黄肌瘦,到现在的干净整洁,吃饱穿暖,还是皇帝亲自收养,让很多懂事的孩子如同做梦一般。

 

按照朱由校的指示,少英院也分为两部分,年龄在六岁以下的住在一起;按时授课的则是六岁至十岁的孩子。

 

孩子们叩谢起身后,似乎少了一些畏怯。皇帝和皇后又令宫人分发糕点糖果,气氛便更显宽松。

 

“这些小丫头,真是可爱呀!”张嫣在皇帝含笑颌首的鼓励下,走到了女孩子中间,摸摸头,捏捏脸,显得亲切又和蔼。

 

觉察到裙裾有人拉动,张嫣转头去看,却是一个大眼睛的女娃,天真无邪地仰脸望着她。

 

第二十章 反守为攻,主动撤退

 

今天有些琐事儿要处理,只有一更四千字,请朋友们多多谅解。

 

.....................分隔线…………………………………

 

接触到张嫣的目光,女娃咧开小嘴,嘴角还沾了点心渣,有些奶声奶气地问道:“你是皇后千岁,天天吃啥呀?”

 

张嫣咯咯笑着,用绢帕给女娃擦了擦嘴角,反问道:“那你天天都吃什么呀?”

 

“我呀——”女娃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早晨喝的粥,吃的花卷,还有香香的小咸菜;中午吃的米饭,还有肉汤和炒菜;晚上,晚上——还不知道呢!”

 

被这天真幼稚的回答给逗得,张嫣笑得花枝乱颤,伸手叫过宫女,抓了好些糖果给这女娃,还嘱咐道:“多吃饭,快快长,授课时也要认真学哦!”

 

小丫头乐得直点头,脆生生地说道:“谢谢皇后千岁,我都能识二十,二十多个字了。”

 

“嗯,好厉害呀!”张嫣摸摸丫头的小脸蛋儿,又把她的新衣服整理了一下。

 

另一边,朱由校还在交代着秉笔太监刘克敬。要说现成的老师,宫中的太监便能充任。

 

孩子们学识字、算术、地理、历史这四门基础学科,一般是六年学制,考试合格后,便要去高等学校,进行专业细分,继续学习。

 

“皇爷尽管放心,奴婢亲自挑选的宫人授课,按皇爷送来的教材教。”刘克敬恭谨地回着话,“只要他们认真学,定会让皇爷满意。”

 

朱由校点了点头,沉吟着说道:“这五六年时间,着重是基础学习,不可宽松,亦不需太过严厉。朕觉得还有尚待完善之处,刘伴若有建议,亦可提出。”

 

“奴婢省得。”刘克敬躬身应承。

 

朱由校目光一扫,看到刘若愚匆匆赶来,知道是有紧急公务。不知哪里又出了变故,他微皱起了眉头。

 

那就是皇帝呢!可真是年轻,比我也大不了几岁吧?

 

朱由校没有注意到,在孩子们中间,有一双秀目时不时地投注过来,打量着他这个九五至尊。

 

…………………分隔线……………………

 

辽东,岫岩。

 

几张《大明论坛》放在桌案上,皇太极手里拿着一张,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

 

自从明军战略收缩,与后金脱离接触,并对各边关加紧盘查后,使后金的情报搜集陷入了困难的境地。

 

以归附的辽人为间谍,以逃难的身份倒是能进入关内。但进易出难,怎么再潜回后金却是个大问题。

 

而登镇、东江在海上封锁得也极为严密,又断了后金一条打探消息的通道。

 

对于明军的这一重大战略调整,皇太极思虑之后,不仅心惊,更是钦佩不已。

 

多大的魄力,才能作出这样重大的决定。只是一个主动收缩,便使己方陷入两难境地,更为日后的攻城掠地制造了极大的困难。

 

首先,中间空白地带的存在,使明军的预警时间大大提高,建奴的快速奇袭几乎失去了效果;

 

其次,宁远、觉华皆为军守,不留百姓居住,但有逃出后金占领区的辽民,连城都不准入,直送关内。这一招儿,使后金惯用的内奸破城术失去了作用。

 

而这几份《大明论坛》报,乃是李永芳所派的蒙人间谍潜入明地,通过重金贿赂山西商人得到,又费了很多辛苦,才从张家口出关,送回后金的。

 

不管怎样,这样一条情报路线算是基本确定下来。不怕花钱,只要能得到情报,打探到明廷的动静。

 

好半晌,皇太极才放下报纸,若有所思地对一直静静等待的罗绣锦说道:“某越看越觉得明朝的小皇帝不简单,你怎么看?”

 

罗绣锦是辽阳人,以诸生身份投降后金,为皇太极所重,留在身边听用。

 

听到皇太极询问,罗绣锦想了想,说道:“贝勒爷未免高看他了,长于深宫妇人之手,又能有何见识?在下以为,这些策划是另有其人。”

 

皇太极挑了下眉毛,问道:“另有其人?你指的是谁?”

 

罗绣锦摇了摇头,说道:“在下不知,但自觉猜测无错。”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20 , Processed in 0.036709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