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79 页

看着丫头喜不自胜又强忍着的模样儿,朱由校颇为心动,但他还是忍住了。

 

媳妇儿易求,铲屎官难觅啊!

 

朱由校发出无奈的感慨,提笔给吴铮写了回复。

 

同时,也告诉李旦和颜思齐,赚多了就去做善事,象收养孤儿的福利院,舍药助老等等。

 

什么叫回报社会,这就是。对弱势群体多些体恤关照,也是减轻国家的负担。

 

这边写完,朱由校又拿起吴大章的上书,沉吟了一下,提笔回复。

 

对江南士绅商贾的失望,使朱由校更加倚重已经被收服的通州商帮。当然,也这也与他重视北方的发展稳定有很大关系。

 

还是那个宗旨,不会让商帮白白地出钱出力,朱由校也给他们提出了一条生财拓展之路。

 

商业的发展,会倒逼很多行业兴起和扩张。最直接的,朱由校能一下子想到的,就是物流仓储运输,还有邮政。

 

朱由校的设想是依托驿站,朝廷出土地,商帮建客店货栈,自主经营,按规纳税。

 

没有比这更省事更快捷的办法了,驿站的设置是按照距离,又都是官道之上。等于是现成的规划选址,甚至有一些房屋和人员也是现成的。

 

说到古代的驿站,还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产物。不仅是朝廷的邮政通讯系统,还是公立的招待所和物流中转站。

 

因为官员可以凭借勘合或者火牌免费吃住,并更换马匹。在特殊时期,驿站还要为朝廷转运粮草、军器物资。

 

在元朝后期,随着腐败体制的加重,驿站也成为权贵官员白吃白住的免费福利。甚至是商人、僧侣等人,也可以用钱卖到在驿站吃住的证明文书。

 

这无疑增加了朝廷的财政开支,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太祖朱元璋开国后,就明确规定驿站只能供给朝廷要办事出差的官员,其他人一律不能使用。

 

为了警诫官员百姓,为了证明此项法律的权威严肃性,朱八八甚至还处死了一个朝中权贵。

 

但到了明朝后期,驿站制度同样重蹈了元朝时的覆辙,只不过是严重程度上还有些差别而已。

 

当然,驿站的腐败还不值得让皇帝亲自出手。毕自肃的督察院,已经把滥用驿站作为考核官员的项目。

 

严格控制勘合,确定招待标准和人数,驿站采取登记上报制度。这三管齐下,再加上重惩严治,改变目前的状况还是很见成效的。

 

现在,再把客店货栈建起来,加强物流运输,推出邮政系统,增加民间通信。获得的收益不仅会改善驿丁的生活,更会使老百姓受益。

 

小李子,这回你丫的还会造朕的反?老老实实当邮递员吧!

 

朱由校放下了笔,露出了得意又有点狡黠的笑意。

 

……………………………分隔线…………………………

 

贵阳。

 

破围之后已有两个多月,战乱造成的创伤还未全部恢复,但已经显出了新的气象。

 

招流移,广开垦,恢复经济,贵州巡抚王三善坐镇贵阳,很快就开始了安定社会、重振地方的一系列举措。

 

有赖于皇帝所拔的金花银,买粮安民,招兵实军,王三善又是勤政实干的官员,地方很快就安定下来。

 

而明军在陆广河、鸭池河与叛军对峙,因为缺少水战官兵及船只,并未急于渡河作战。

 

围城叛军损兵折将后,又有一些少数民族土目归降投靠于明军,安邦彥自觉势弱,亦不敢过河进犯,沿河深挖堑壕,增兵防守。

 

陆广河乃是乌江上游鸭池河流经修文、息烽两县境内的一段,在水西南境。

 

《志》云:水西之河,最大者曰陆广,其上流曰鸭池,下流东注,曰黄沙渡,会于清水江,又东会于涪江,鸭池或曰即鸭池河。”

 

敌我双方都以河为防线,加紧准备和布置,等待着下一次作战交锋的时机。

 

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是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宦海沉浮几十年,已是快六十岁,还是不附权贵,刚正不阿。

 

同时,他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党争倾轧甚是失望,数次告假回家,并逾期不回。万历四十七年,他借着为妻子回原籍奔丧的理由,就再也没有回朝。

 

直至明泰昌改元,光宗皇帝即位,封王三善为太常少卿,他才无奈又回到京城。

 

奉命平叛以来,王三善殚精竭虑,集兵积粮,终于在京营援军的力助下,三路猛攻,击败叛军十万,解了贵阳之围。

 

以少胜多,王三善颇有些志得意满,但令他感到不悦的则是京营官兵不肯听他号令。

 

准确地说,是不执行他要渡过陆广河,趁胜攻打叛军的命令。可对于防御叛军卷土重来,京营官兵倒是布置严密,无隙可乘。

 

等到朝廷任命朱燮元总督五省军事,王三善也接到平叛方略后。他才明白,京营是按照圣上旨意行事,非是胆小怯战。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27 , Processed in 0.036557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