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287 页

“你们没有考武进士的想法?”赵辉祖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最后停留在张军能脸上,“能能,你书读得不错呀,不照量照量?”

 

张军能对赵胖子叫自己的小名甚是不满,翻了翻眼睛,可也没斥骂,随口说道:“没出身的想出个名,夺个彩儿,咱们用不着。”

 

张宗宝点头赞同,说道:“在武学,考上武进士也没大用。这是万岁抬举武人,主要是给民间或卫所的那些人增加条出路。”

 

赵胖子明白了,笑道:“也是这么回事。要想晋升,还是得凭真本事儿。军功啊,打仗不就是为了这个。”

 

三人继续吃喝谈笑,张军能忽然若有所思,偷看了一眼赵胖子,然后象是随意地对张宗宝问道:“东江军那边怎么样儿,还吃那种大锅的饭食嘛?老百姓呢,过得咋样儿?”

 

张宗宝愣了一下,但注意到赵胖子投过来的目光,有些明白张军能的意思了。

 

略微想了一下,他便开口说道:“朝廷的供应还是满充足的,我回来时,便有从南洋运粮的海船靠岸。不仅给军队用,还要分给各岛的老百姓呢!”

 

“那就好,那就好。”张军能举起酒杯,笑道:“来,喝酒。”

 

“喝酒。”赵胖子举杯,似乎轻松了不少。

 

“喝酒。”张宗宝和张军能暗地交换了个眼色,三只酒杯碰到了一起。

 

…………………

 

“是时候大量装备鹰铳了,单兵火绳枪的王者,能在较远距离击穿一切甲胄。”乾清宫御书房,朱由校坐在御椅内,提笔给孙元化写下最新的指示。

 

燧发枪的研制已经现出曙光,火绳枪的制造便可放缓速度,并将大部分产能转向鹰铳。

 

而早就从葡人手中订购的两千枝鹰铳,已经完成并运到了六百枝,将先分配给辽镇和东江镇。

 

新式武器除了手榴弹外,还有改成拉发延时引爆的开花轰天雷,以及加装火油的燃烧轰天雷。

 

在现有的武器上进行升级改造,使其具有多样的效果和威力,无疑是最为经济且快捷的办法。

 

红夷大炮多要装备水师,野战炮的产能就要压缩,大明现在的军工制造产业还处在发展壮大期,朱由校着急也没用。

 

在全国多建几个兵工厂呗,朱由校也想啊!可摊子铺得太大,资金、技术人员、人力、质量等等,怎么保证?

 

好吧,好吧,和灭建奴、平西南叛乱一样,不能急,得稳住,一步一步脚踏实地。

 

不是五年平辽嘛,现在还不到一年,已经把建奴打哭了呢!

 

王体乾进来禀告,巡抚宣大的兵科给事中朱童蒙奉召晋见。

 

朱由校没有应声,头也没抬,直到写好才放下笔,对躬身肃立等候的王体乾说道:“宣他进来吧!”

 

时间不大,相貌魁伟的朱童蒙进到御书房,跪倒拜见。

 

“免礼,赐座。”朱由校打量着这个堪称文武全才,且为官刚介,敢于在朝中东林势力正盛时为熊廷弼分辩的官员。

 

“微臣谢万岁恩典。”朱童蒙施礼已毕,在绣墩上坐下,眼帘微垂,不敢直视圣颜。

 

朱由校沉吟了一下,说道:“朱卿的题本,朕都看了,很有见地。整饬宣大军务,也做得甚好。”

 

皇帝的话停了下来,朱童蒙躬身拱手道:“蒙万岁夸赞,微臣愧不敢当。”

 

天启元年,奉命去辽东调查熊廷弼的朱童蒙,回京后为熊廷弼辩解,并弹劾冯从吾等建“首善书院”,一下子得罪了东林党,在兵部的日子可不好过。

 

而就在他将被排挤出京,去就任苏松兵备时,朝廷突然降旨,给他加衔,并命他去巡抚宣大。

 

朱童蒙虽然蒙圈,但忠于国事,也没推托,带着几个护从离京上任。

 

在宣大,朱童蒙实心任事、兴利除弊。对挟赏要索者,坚决拒绝;拖欠者,及时查补。使宣大两镇的明军,呈现了新的气象。

 

这些政绩都被少年皇帝看在眼里,也使他有了判断,做出了决定,把宣大总督这个重任交给朱童蒙。

 

宣府,即张家口,九边重镇之首,有京师北大门之称;大同,也是边关重镇。

 

自嘉靖时弃守河套后,宣大的地位便愈发突出。所谓精兵劲卒多聚于此,又分设两镇,以责专成。

 

为了统一指挥,密切协调两镇的行动,明廷又设宣大总督,以统一重大军政权事宜。

 

由此可见,宣大总督不是一般的封疆大吏,而是肩负国防重任、京师安危的朝廷大员。

 

从品阶和资历上看,总督则是超越各级总兵,兵部尚书以下最高级别的军事长官,只有最富军事经验的将领或官员才能担当此任。

 

“宣府、大同两镇官兵,每镇兵员暂定三万。”

 

少年皇帝命宫人给朱童蒙上茶,拿出一份文件看着,交代着,“朱卿此去,严格训练军队,半年之后,朕要看到六万强军。”

 

朱童蒙赶忙躬身道:“微臣定竭心尽力,不负皇恩。”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5:37 , Processed in 0.040008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