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334 页

但他们可都是乡宦徐廷教的义男,倚仗主人势力,收租勒索赠耗,放债逼写子女田房,可谓是劣迹斑斑,造孽多端。

 

而象徐廷教这样的豪强士绅,他们的万贯家财,也多是靠这些豪奴恶仆从百姓那里掠夺勒逼来的。

 

可以说,胡成、张瑞就是主人的鹰犬,是乡宦作威作福的打手,也是他们敛财掠地的工具。

 

“胡成、张瑞放债勒索,逼死良民董大分。”刘理顺重重地拍了下惊堂木,朗声说道:“现在证据确凿,人犯已认罪画押,尔等鼓噪……”

 

“冤枉啊,冤枉啊!”胡成鬼哭狼嚎,打断了刘理顺,“草民放债是实,但董大分之死与草民无关。认罪画押是因受刑不过,屈打成招。”

 

“屈打成招啊!”张瑞得到了提示,立刻撅起屁股,哭叫道:“不招就要被板子活活打死了。”

 

生员周文攘上前一步,拱手道:“县尊大人。胡成、张瑞乃徐乡宦的仆佣,徐乡宦向来驭下极严,想必案情有些曲折,还望大人为民作主,重审此案。”

 

刘理顺冷冷地看着这个本县有名的讼棍,沉声道:“案情清晰明了,本官依法而断,又何来曲折?若是认为本官断案不公,可诉至府衙。聚众鼓躁,屑越纪纲,尔等不畏国法乎?”

 

周文攘并无惧色,大声说道:“大人说得轻巧。诉至府衙,长途奔波告状而耗费资财、延误劳作的损失,谁人承担?明明是冤案,大人一意孤行,不惧张贴檄文之讨乎?”

 

刘理顺大怒,指着周文攘斥道:“大胆狂生,巧舌诡辩,哄闹公堂。来人,与本官拿下。”

 

这不仅仅只是两个豪奴犯法的事情,还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矛盾。

 

刘理顺心里清楚,此事绝不能退让。否则,自己威望大降,这帮家伙得寸进尺,之些整顿政务的努力将全部付诸东流。

 

第五十六章 哄闹公堂,辽东激战

 

在嘉兴府,因为历史原因,各县所辖的田地有互相交错之处,往往户籍在此县,而田地却在别县,造成了地方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以嘉善和秀水两县为例,从万历年间起,一直到现在,争田纳赋的问题二十多年也未解决。

 

刘理顺上任后,与秀水县知县会勘田粮,并召集本县乡宦到衙门,以查册丈田的结果进行通告。

 

本地乡宦则依据嘉善之亏册抽丈嘉善之亏田,并送上公述公书一纸,称田不宜丈,册不宜查。

 

刘理顺反复申明,令乡宦书押。号称“五老会”的五名乡宦拒不书押,回去后鼓动生员贴传帖,欲鼓噪闹事。

 

而刘理顺审结豪奴逼死人命案,则正好成了事件爆发的导火索。

 

几名衙役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上前,便要索拿周文攘。

 

周文攘却是见机得快,急速后退几步,大声鼓噪道:“乱捕滥刑,不公不公。”

 

有备而来的生员和豪民立时响应附和,拥上前去殴打衙役。

 

一时间人声哄乱,杂物纷飞,公堂之上一片混乱。

 

刘理顺气得火冒三丈,“大胆,哄闹公堂,激起民变……”,他大声喊叫着迈步上前制止喝阻,却被衙门县丞书吏挡住,连拉带扯地退到后衙。

 

…………………分隔线………………………

 

地上覆满了白霜,干燥坚硬。

 

横七竖八的尸体倒在几十米长的道路上,流出的血还未冷透,冒着丝丝雾气。

 

柳三端着上了刺刀的火枪,走在刚刚结束的战场上,军鞋踩在地上簌簌作响。

 

噗!面无表情地把刺刀扎进一个建奴的胸膛,垂死者只是手指动了动,死鱼般的眼睛呆住了,无神地望着冷寂的天空。

 

柳屯没了呀!

 

柳三胸中的憋闷渲泄出了一些,嘴中呼出一股白雾,抽出刺刀,又向前迈步走去。

 

柳屯的百姓或死或逃,只剩下了被烧过的一片废墟。

 

据说,只是因为一个女真人吃坏了肚子,便怀疑是有人投毒,召来兵马,屠戮烧杀。

 

没了呀,柳屯,还有熟悉的乡亲们!

 

柳三的眼前似乎闪过一个个面容,有的清晰,有的模糊。

 

有些机械地又补了一刺刀,他也不管是死还是活,从刺刀上滴落的血,才能让他心中更痛快一些。

 

周围的脚步声多了起来,更多的明军士兵过来打扫战场。盔甲被扒下,银两被取走,首级当然也不落下。

 

尽管新军已经取消了以首级论功的规定,但只限于个人。首级的赏银朝廷还照旧拔付,再分发给作战部队,作战勇猛的自然也会得的多一些。

 

这也不是最为合理万全的办法,但朱由校和兵部,乃至武学,也都没研究出更好的。

 

至少这样的规定,杜绝了战场上争割人头造成的混乱。而这样的教训非常深刻,朱由校认为是非改不可,哪怕办法不是最好。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6:04 , Processed in 0.03819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