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415 页

接到命令,佟养性纵马离开。时间不大,便率领着汉兵推着火炮,向宁远城下开进。

 

此时,宁远城头突然爆发出一阵轰鸣,火炮火枪猛烈开火,对进攻的敌人进行迎头痛击。

 

努尔哈赤皱紧了眉头,但随即又慢慢松缓。他猜测这是火力掩护,使城外的明军能够顺利退进城内。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明军放弃了城外阵地,没给建奴以近身肉搏的机会,全部撤进了城池。

 

但撤退不意味着失利,更不意味着危险;对建奴来说,也不是胜利的曙光,反倒是更残酷血腥的噩梦的开始。

 

…………………分隔线………………………

 

轰,轰,轰……

 

连续的爆炸声如同晴天响雷,在闪耀的火光中,一团团黑烟升腾。

 

“吁!”萨哈廉口中轻唤着,伸手抚着马头,安抚着躁动不安的战马。

 

战马的蹄子刨着地,喷着粗气,很快安定下来。但萨哈廉的心情却难以平静,甚至比战马还要焦躁。

 

按照努尔哈赤的布置,代善率正红、镶红二旗,并蒙、汉附庸兵数千,进驻复州,兵压旅大明军。

 

而所谓的兵压,就是威慑,让明军不能趁后金主力出动而趁虚深入辽南。

 

所以,代善将主力驻扎新金,前锋则由儿子萨哈廉率领,前出至石河驿。

 

这是比较稳妥的布置,既威慑旅大明军,又能顾及到明军在东部沿海的登陆袭扰。

 

代善以为明军多半会利用水师之利而登陆袭扰,却没料到旅大明军竟敢于正面出击,先占金州,然后又攻打石河驿。

 

萨哈廉感到很意外,但他知道己军擅野战,守城却是弱项。所以,得到探骑报告后,他便率军出城,迎战明军。

 

按照萨哈廉的意思,明军防御是挺厉害,可野战不会是铁骑的对手。

 

但事实上却让萨哈廉很是郁闷。明军沿着官道慢慢逼近,以车炮为先,步步为营,且战且守,在几次接触战中接连小胜,逼得萨哈廉所部不断后退。

 

几次小失利本来不算什么,可萨哈廉却看出明军兵力甚多,大众集前,难以抵挡。

 

在历史上,明军最少两次使用过这种战术。虽然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但在开始,却都获得小胜。

 

一次是大凌河之战的张春率军援锦州,初战获胜,却被后金军的仿制红夷大炮所击败;

 

另一次是松山之战的洪承畴援锦州,开始也是屡获小胜,却让皇太极看出“重前权、轻后守”的破绽,被抄了后路、断了粮道。

 

历史上是相似而不尽相同的,萨哈廉所率的人马少,正面难以挡住明军,也不知道明军的后守是不是薄弱?

 

大迂回绕袭嘛,凭自己这五千人马,萨哈廉根本没想过。在随父亲代善增援满浦、昌城时,他可是见识到了明军的火器威力和新战法。

 

分兵势弱,再遭遇到明军的伏击,萨哈廉认为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第一百一十二章 野战厮拼

 

所以,他率军且战且退,并急报父亲,把明军的反攻路线作了详细说明。是派兵前来支援,还是直接绕袭明军,他等着父亲代善的决定。

 

再有十数里便是石城驿,萨哈廉挺着急。一旦被明军占领,等于有了坚实的落脚点,能继续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

 

视野蓦地宽广,一大片开阔地带展现在人们面前。萨哈廉精神一振,这里就是他选定的反击之地,能否击退明军,就看这里的战斗了。

 

显然,明军也对地形地势比较熟悉。沿大路推进的车营放慢了速度,部队以营为单位开出在开阔地逐步展开列阵。

 

镇、协、团、营、总旗……这是明军新军的编制,东江镇额兵两万八千,每协战兵为六千;每协三团,每团两千;每团分三营,每营六百多。

 

而新军所练的战阵以营为主,取其人数相对较少,摆兵列阵比较快速。

 

按照东江军各协的武器配备,长枪和刀盾兵约占四分之一,其余则是配备刺刀的火绳枪兵。

 

也就是说,一营战兵有近二百的冷兵器。不用解释,长枪刀盾自然是在战阵最前方,后面是火枪兵。

 

具体到各支部队,比例又稍有不同。象张盘的左协和孔德的右协,因为长期协同作战,编制比较相近。

 

因为张盘读书识字,孔有德羡慕之余也甚是尊重。张盘在每营减少冷兵器,却增加掷弹车,孔有德也学了过去。

 

开阔的原野上,以大路上的车营为中心,明军展开了四个营,每营相距不过百米。鼓号声一起,又重新向前推压而去。

 

三排长枪斜指向天空,在太阳照射下闪着寒光;盔甲齐备,铁面铮狞,脚步铿锵,数千明军如墙般推进,给人一种压迫之感。

 

萨哈廉观察半晌,知道不能再等待。

 

大路上的车阵不好惹,上面载有佛朗机,能喷出成百上千的弹丸;再加上车后明军的火枪攒射,他试过冲击,已经吃了亏。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00 , Processed in 0.042787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