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594 页

“辽东多木,虽不是金丝楠,松木拼接亦可支撑……”

 

“不求奢华壮丽,木不求全,石不弃瑕,用料可大为节省,所耗钱财也可大为减少……”

 

听着王三善的讲述,朱由校觉得相当可以。比如不求奢华壮丽,这是委婉的说法,也就是建议三大殿的形制规模进行缩减。

 

这是有先例的,嘉靖年间修建三大殿的时候,因为缺木材,只能用“中心一根,外辏八瓣共成一柱,明梁或三辏、四辏为一根”的包镶工艺。形制规模上,比正统年间的三大殿几乎缩水一半。

 

而从辽东采松木代替金丝楠杉,也是可行的。做好防腐和拼接工艺,一样的能用。

 

现在辽东战局形势不错,能采木的地方也比较多,这还不算荒僻无人烟的原始森林。

 

“王卿有心了。”朱由校觉得不错,却没有马上决定,而是慰勉了老臣王三善,表示将交部计议,再最后定夺。

 

和王三善又说了些前去南京察查的事情,朱由校便让王三善告退了。

 

修三大殿确实有振作国势的象征意义,因为宫殿的存废与否,也是国运盛衰的一个体现。对于外邦来使,也确实能够起到震慑的作用。

 

但古代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却有着不可回避的致命弱点,那就是防火问题。这和欧洲的石头建筑,是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别以为有了避雷针就万事大吉,火灾的原因很多,可不光是雷击起火。

 

所以,木结构建筑很难长久保存,中国现存最早的也不过是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而且,三大殿在设计上也有问题。各建筑间都有斜廊相接,很容易导致火灾蔓延,一下子就烧了三座。

 

朱由校沉思良久,终于还是觉得不能着急。三大殿工程巨大,就是再节省,恐怕几百万两银子是打不住的。

 

而这几百万两银子,就差不多能够支持一年的西南和辽东战事。只要外患消除了,三大殿想怎么修就怎么修,拉动大明的GDP嘛!

 

反正现在的三大殿也不是残垣断壁那般的难看,安置辽民时,以工代赈,废墟都被清除,换上了平整的青砖,还修了花圃,还算能看得过眼。

 

朱由校自我安慰着,暂时打消了大兴土木的念头。

 

其实,皇帝还有别的想法。木结构建筑难以持之久远,那石头的,钢筋水泥的行不行呢?

 

偏殿内,李成成在逗弄着小毛团,煮熟的鸡肝,小猫咪很爱吃。

 

旁边的范小慧已经偷看了闺蜜好几眼,几次张嘴欲言,却都强行憋了回去。

 

李成成终于发现了好友的异样儿,转头望着她,笑着说道:“今天怪怪的,有什么事情想说又不说的,咱俩不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啦?”

 

范小慧抿嘴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沉默了半晌,还是开口问道:“今天早上皇爷责罚你了?”

 

李成成有些诧异,反问道:“为何这么问?你听谁说的?”

 

范小慧垂下头,嗫嚅着说道:“是我自己听到的。你在里面服侍皇爷更衣,我隐约听见你在呻吟,很痛苦的那种。”

 

李成成的脸登时泛起了红云,有些心虚地别过脸去,轻咬着嘴唇,半晌才敷衍着解释道:“不是皇爷责罚,是,是我不小心,脑袋磕在了床沿上。”

 

范小慧有些恍然,关切地问道:“现在还疼嘛,我给你揉揉。”

 

“不疼了,早好了。”李成成避开好友的眼神,显得有些慌乱。

 

…………………………

 

第一百八十八章 五月的心愿,科研的成果

 

早上嘛,容易冲动,这不怪朱由校。

 

漂亮的丫头,天热穿得较为单薄,在身边给他穿衣系带,贴得那么近,正常的生理反应,真的不怪朱由校。

 

当然,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冲动了。那天晚上,夜高风黑,朱由校干了坏事儿,使李成成变成了他的女人。

 

所以,李成成说不疼倒不是说假话。

 

敷衍过去了好友的疑惑和关心,李成成的眼神还有些闪躲,幸好有猫咪分散范小慧的注意力,解除了她的不少尴尬。

 

正好宫人前来通知,万岁要去少英院,召李成成伴驾前往。

 

“小心点呀,莫让皇爷责罚了。”范小慧觉得好友说碰头是说谎,肯定是皇爷责罚,还关切地提醒着。

 

李成成脸又红了,胡乱答应着,逃也似地出了偏殿,真是怕好友老说这事。

 

外有科学院,内有少英院,青少年和儿童,朱由校并不放松,对他们也寄予厚望。传统观念太难改变,从娃娃抓起,应该是个不错的办法。

 

而要想在民间提高教育普及率,光下圣旨喊口号是不成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提高,哪有余钱供孩子读书识字?

 

所以,朱由校也想好了解决之道,那就是把减赋税同教育挂钩,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会有让孩子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2:49 , Processed in 0.05054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