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680 页

“皇爷——”范小慧可怜兮兮地抬起脸,看皇爷的脸色没有通融的意思,吭吭哧哧地说道:“天,天凉好个秋是吧?天凉好,天凉个秋,欲说还休?”

 

朱由校都愣住了,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连“天道好还”的问题都给忘了,还整出“天凉好个秋”了。

 

见皇爷脸色怪异,范小慧咧嘴嘿笑,岔开话题道:“皇爷,奴婢陪您去看朝鲜美女吧,她们等得都着急了呢!”

 

哼了一声,朱由校翻了翻眼睛,迈步出殿,后面跟着愁眉苦脸的小慧。

 

………………………

 

朝鲜绫阳君李倧即位后,马上派奏请使赴明京师,请求册封。

 

当时,明廷在朝堂上争议颇大,竟有应予“声罪致讨,以振王纲”的提议。

 

最后是基于毛文龙的奏报,以及袁可立态度的转变,以及辽东形势的需要,才最终决定承认李倧对王位的继承。

 

但承认是承认,朝鲜所派的奏请使却只带回明廷承认李倧为朝鲜国王的诏书,明廷没有派出使臣前往朝鲜举行册封典礼。

 

包括朱由校在内,都不是很了解朝鲜国内的情形,也不清楚李倧想要得封的迫切性。

 

没有天朝上国的承认和册封,李倧就不能完全洗白篡位的嫌疑,国内的敌对派就不会善罢干休。哪怕是程序上有暇疵,也不会令人信服。

 

明廷的诏书一到朝鲜,立刻引起朝鲜臣民的疑惑不解,认为:“二百年流来旧规,必遣诏使,即颁诰命、冕服,而独于此封典,分为两件事,非徒小邦听闻疑怪,有违天朝列圣之典礼。”

 

所以,李倧不得不再次派使臣前往北京,向明廷奏请尽快派使完成对其的封典大礼。

 

这次李倧所派的奏请使不仅携带了大量银、参、宝物,还向皇帝进献美女四名,都是没整过容滴。

 

看看这个时代的朝鲜美女与后世有什么区别,皇帝带着强烈的好奇,在乾清宫懋勤殿予以召见。

 

四位美女被礼部官员引领着先在殿外等候,朝鲜奏请使汉城府判尹李德泂、书状官洪翼汉先行入内,跪倒叩头,拜见天朝上国大皇帝。

 

朱由校抬了抬手,命外使平身,自有王体乾上前接过奏文转呈。

 

按照明朝的程序,朝鲜使臣抵京后先往礼部主客清吏司呈送所进文书(奏文或咨文)。

 

然后,文书需经礼部议覆后,转送内阁票拟,再呈送皇帝御览,经皇帝朱批,发送到相关部门处理。

 

上次奏请使前来,礼部官员在议覆朝鲜文书的过程中,无论所请之事大小,大肆索贿,丢尽了天朝上国的脸面。也因此令皇帝大怒,对礼部官员一番狠辣清洗。

 

这次奏请使再来,礼部官员便无人再敢如此,两次都随团而来的书状官洪翼汉对此极为感慨。

 

皇帝对奏文内容已经知道,这只是做个样子。这件事情如何处置,已经确定。朝鲜也答应了全部的条件,没有必要再拖下去。

 

何况,今时不同往日。辽东形势的扭转,使得朝鲜的作用大为降低,训练朝鲜兵的计划费时耗力,暂时已经被搁置。

 

但要说朝鲜完全失去作用,还不至于。建奴未灭,朝鲜因为地理位置,总是不能不考虑到的一个因素。

 

打开奏文象征性地扫了几眼,皇帝缓缓开口道:“待朝议之后,朕再作处置。”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使臣万里跨海再来奏请,朕意以准封典,待差遣官员议妥具奏即可。”

 

“外臣谢万岁隆恩。”奏请使汉城府判尹李德泂、书状官洪翼汉喜不自胜,跪拜谢恩。

 

皇帝说得挺明白了,册礼之事在走程序,他是没什么意见,估计朝议也没什么问题。等到朝议定下诏使人选,他一定准奏。

 

赶紧的,把美女叫进来让朕看看。要不是有美女,谁稀罕召见你们?

 

………………….

 

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力难抵,皇太极的决定

 

战争的进程,并不会单纯被人的意志左右。你想赢就能赢,哪有那么简单。

 

辽东的形势扭转,但要说明军已经具有碾压优势,还为时尚早。

 

所以,皇帝虽然让前线将领戒骄戒躁,不要轻敌冒进,但却没有阻止他们展开行动。

 

如果能在明年冬春大反攻前多消耗建奴的实力,岂不是更好?

 

其实,皇帝是有些多虑了。

 

熊廷弼和毛文龙可不是没头脑,都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术,把战线稳定而坚决地向建奴的地盘推进。

 

原因很简单,数年来明军虽然很少主动进攻。但依靠防守,却让建奴损失不小,也算是一场场的胜利。

 

而在占优的形势下,谁要是打了败仗,不仅仅关系到日后辽东战场指挥权,秋天入京述职多丢面子。

 

况且,返京的时候差不多也赶上了万寿节,你不拿捷报贺喜,却拿败绩给皇帝添堵?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19:59 , Processed in 0.050616 second(s), 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