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716 页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对烟草专卖寄予厚望。而实际情形也不出意料,随着种植面积的增长,烟厂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提高,烟草税也是连年增长。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毫无问题的。但和亡国之祸,和小冰河期的大灾害相比,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如果能够平辽成功,也省下了大笔军费,明年或许能见到金花银了。

 

朱由校摇了摇头,不由得苦笑起来。

 

举国之力平辽灭奴啊,朕的工资都不要了,不成功还有天理吗?

 

第二百五十六章 辽人盼归

 

说到举国之力,皇帝已经多次提出这个概念,但大明的百姓并没有太过强烈的感受。甚至是,感觉日子比以前还要多过了。

 

因为战争,因为财政不敷,而向平头百姓增赋加税,历朝历代都不鲜见。

 

但到了天启朝,却完全反过来了。朝廷是缺钱,可把针对的目标放在了贪官污吏、权贵藩王、地主豪绅身上。

 

几年来,在一波一波肃贪的行动中,落马的官吏数都数不清;清丈田地、重修黄册、惩治偷漏,又干翻了很多地主劣绅奸商;权贵藩王的日子也不好过,折俸之后,所有封地和盐铁等特权全部收回……

 

而这就是皇帝所说的“举国之力”,不是向平头百姓索取,而是从富人身上搜刮。

 

没错,贪官污吏、权贵藩王、地主劣绅和奸商,都可以定义为富人。打翻一个,比压榨一千个、一万个老百姓得到的还多。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皇帝真的做到了这一点。

 

没有增加老百姓的负担,仗该打的打,建设该搞的搞,屯粮备荒也没耽误。不从有钱人身上抢,哪还有别的办法?

 

谁让那帮家伙为富不仁、违法乱纪呢?再说了,朱由校担心平头百姓揭竿而起,却一点也不认为富人会冒风险造反。

 

既然没那个胆子,朕的皇位就稳稳的,那还怕什么,逮住了狠劲宰就是。

 

正因为皇帝不薅老百姓的羊毛,专砍富豪的羊肉。几年来的平辽战争并没有给老百姓增加负担。

 

现在,到了决战的时候,多数老百姓的生活还比以前更好了些。

 

二丫她爹大早就赶到了京城外的指点地点,几天前就贴出了告示,今天是放牌租车的日子。

 

那四轮马车在京城里已经见识过了,有一匹马拉的,更多的是两匹马的。车厢象个小房子,里面有一排或两排座椅,后面有个车斗能装行李箱笼。

 

新生的事物都是有权或有钱人先体验,新式马车也不例外。

 

皇帝就赏赐了徐光启、孙承宗、李起元等重臣,装潢精美,车厢上都有标记,与富豪们买的又有不同。

 

金属的车轴,有弹簧减震的车厢,小窗户上还镶着透明的玻璃,从路上驶过,就显得那么尊贵不凡。

 

可谁能想到,这样好的马车,竟然会成为一个行业,会成为皇帝扩大就业的选择呢!

 

也没几个人会想到,这是皇帝把科技应用于实践的又一个尝试。

 

而且,精钢车轴、减震弹簧能够应用于车辆,更是煤钢联合体在生产技术和产量上的大幅提升。

 

“钱带了吗?保人的担保文书呢?”旁边传来了压低的询问。

 

二丫她爹下意识地摸了摸怀里,硬硬的是银币,还有担保文书,他的心才算安定下来。

 

尽管来到京师后,有亲戚帮衬着,二丫也懂事儿能干,又是烤地瓜,又是卖渴水,没饿着,也没冻着。

 

但一个大男人也不能老干街头吆喝的小贩,眼看着老婆的身体也将养得差不多了,和二丫一起也能撑持起小买卖。

 

二丫她爹便干起了别的活计儿,跑西山运煤,上通州码头卸货,还打过别的零工,也攒下了几个小钱儿。

 

可这么东干几天,西干几天,他总觉得不踏实。而且,老是在外面,他也不放心妻女。

 

所以,告示一贴出来,他就动了心。尽管他不是很明白这个邮政的运作,只知道是赶着马车送信和包裹,只到京城周边的城市,工钱给得也不少。

 

关键是这个活儿长久啊,跑一趟回来,还能歇上三天,又能帮着妻女,让她们轻快点。

 

摸到怀里的银元和文书,二丫爹放下心来,又注目于刚才说话的两个人,熟悉的辽东口音让他备感亲切。

 

那好象是父子俩,中年汉子和半大小子,都很壮实的模样。

 

迟疑了半晌,二丫爹笑着拱了拱手,说道:“二位,听口音是老乡啊!”

 

中年汉子脸上现出喜色,拱手还礼道:“这位老哥也是辽东人啊,有礼有礼。”

 

半大小子拱了拱手,似乎对老乡这个词不太感兴趣,稍向后挪了一步,也不说话了。

 

二丫爹和中年汉子打过招呼,便攀谈起来。等中年汉子拿出烟荷包相请,二人吞云吐雾,立刻又亲近了很多。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1 01:27 , Processed in 0.07075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