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我真是大昏君 - 第 819 页

明军在寨墙下,就停留在火枪的射程之内,与建虏展开对射。铅弹如雨,打得寨墙碎屑横飞。

 

野战炮和佛朗机也推了上来,火力骤然加强,压得建虏抬不起头。

 

“怎么还没过完?损失太大了,这边要顶不住了。”皇太极暴怒地嚎叫着,又派出士兵去催促。

 

明军不再后退整队,而是撤下伤员,换上士兵。这意味着攻击的持续,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

 

野战火炮的实心炮弹不断砸在寨墙、寨门,尽管寨门已经堵死,可寨墙能够坚持多久,皇太极也没有太大的信心。

 

而且,明军后队正往前搬运云梯,准备猛攻。按照寨中的兵力,以及敌人的火力,皇太极知道坚守不了太久。

 

界藩城外,毛文龙亲自指挥着进攻。经过两天的消耗,他已经看出建虏撑不了太久。

 

“曹将军。”放下望远镜,毛文龙冲着骑马赶来的曹文诏微笑颌首,随意地问道:“粮草物资都准备好了?”

 

曹文诏拱了拱手,说道:“足够人马七天之用。”

 

七天!也就是能追杀三天,还够返程之用。

 

毛文龙微微一笑,说道:“三天追杀,二百里应该有了。建奴的军民大队,行动缓慢,定然损失惨重。”

 

曹文诏信心十足,点头微笑,说道:“纵是不能灭亡建奴,也要杀他个人头滚滚。”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周将军的骑兵,满将军的骑兵,再加上我部,已不是建奴能够抵挡的。”

 

光是飞骑,辽南、辽东、辽北三个集团,就已经达到了一万三四千,再加上从各部抽调出来的枪骑,近三万铁骑,足够把建奴追杀得狼狈不堪。

 

第三百二十四章 壮士断腕,壁虎弃尾(除夕快乐)

 

大年三十,祝朋友们阖家幸福,万事如意,财源滚滚,心想事成。

 

只要突破建奴死守的两处要地,铁骑纵横,势难阻挡。

 

而唯一制约明军骑兵穷追灭奴行动的,就是粮草物资的补给。

 

什么一人多骑,喝马奶行千里,那是蒙古人的绝活儿,明军肯定是做不到的。

 

所以,算上返程的消耗,自带粮草就只能追击三四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但熊廷弼和毛文龙都预测到建奴虽能逃过灭族之灾,但至少在十年之内不会再威胁到大明。

 

海西是什么地方,林海雪原、人烟稀少。建奴逃到那里,就算能抢掠也是杯水车薪,粮食物资的匮乏,将使大批建州女真人冻饿而死。

 

建奴将后退到靠渔猎苦苦求生存的原始社会,处于封建社会顶端的大明,还怕他们干啥?

 

这是皇帝的想法,所以他也没豪情万丈地剽窃“宜将剩勇追穷寇,莫要沽名学霸王”,来激励众将。

 

运输和道路的制约,自然环境的恶劣,在隆冬来临之际结束平辽大战,应该是理智的选择。

 

来日方长,正好借着不断剿杀残余建奴,向北拓展疆域,磨砺军队。

 

其实,皇帝还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穷途末路的建奴,不排除向蒙古诸部发动进攻,抢掠牛羊马匹。

 

且不管实力已经大损的建奴是否能打败蒙古人,这两个反正都是敌人,打生打死也不关大明的事,倒是可能逼蒙古诸部归化,以求得庇护。

 

皇帝并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如实告诉熊廷弼和毛文龙,但这两人的智商,以及多年以来对皇帝思维行动的揣摩,或许也能猜出一些。

 

更何况,已经是胜利在望的时候,来场败仗不仅让皇帝扫兴,还要背上个轻敌冒进的罪名。

 

皇帝并没有催战,明显是有更长远的考虑。你何苦放着到手的功劳不要,非要冒那个险呢?

 

所以,尽量地削弱建奴的实力,摧毁其东山再起的可能,也就成了熊廷弼和毛文龙的首选。

 

界藩城的进攻,已使建虏难以应付,却又不能再过多地投入兵力。代善和多尔衮都清楚,明军的追击是肯定的,不保留些力量,如何抵挡阻遏?

 

尚间崖失守,建奴也没敢进攻再夺回来,而是挡住明军,使明军无法继续行动切断其后路。

 

在严令下,在军队的严格督促下,不管是建奴的高官,还是平民,都尽量抛弃物品家什,轻装加速撤退。

 

迁徙、撤退,说得不好听就是逃跑,不是大搬家。你开始布置就没有这样的认识,形势危急了,才想起扔掉坛坛罐罐。不得不说,有点晚了。

 

晚了就要付出代价,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太多的例子可以证明。

 

为了乱七八糟的物品家什,建奴付出的是已经大损的兵力。可到了这时候,说什么没用了。

 

界藩城告急,尚间崖倒是挡住了满桂所部,可身后追来的明军再一次突破了阻击,又杀了上来。

 

“汗王。”岳讬裹伤驰来,向着多尔衮躬身施礼,“我军再分兵阻遏,已经不可行。某愿带兵接应,将界藩城和尚间崖的部队撤下来,在大路上重新组织防御。”

手机版|搜书书小说论坛

GMT+8, 2024-6-10 21:18 , Processed in 0.052772 second(s), 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